第810章 最难破格之人
张峦夫妻二人还未出宫,这边李荣就急忙慌地追了上来。
“我说什么来着?跑不掉啊!”
张峦一脸懊恼之色。
金氏皱眉问道:“你本就在朝为官,见到宫里人,你躲什么躲?当官这么可怕?那你还挤破头往前冲?”
“你懂什么?”
张峦无奈道,“儿子不在,很多事我应付不了,怕露怯啊!”
金氏扁扁嘴道:“到底是延龄当官,还是你当官?”
张峦面色不善:“你有个好儿子、好女儿,能让你下半辈子有着落,比有个好相公强多了!怎的,儿子有能力你还挑起毛病来了?”
金氏一想,似乎是那么回事。
说话间李荣已经走上前来,气喘吁吁地道:“张先生,可让咱家好一顿追啊……您不是上奏,请增阁臣人选吗?好像您还有自己中意的人跟陛下提报……这不,陛下要找您过去商议此事呢。”
金氏茫然地问:“什么意思?”
自家男人当官都不积极,居然还有心思举荐别人?
图什么?
张峦随口道:“我是举荐徐琼,也就是我那妹夫……你个妇道人家就别打听了!你在此等我,还是与我一同去乾清宫?再或是自行打道回府?”
金氏不满道:“来接一场,最后就这么个结果?”
“知足吧。”
张峦道,“为父能亲自来迎,已算是给足了你面子……夫妻之间,别计较那么多。晚上咱一家人吃顿饭,老二不在家,叫上老大……唉,身边总归还有个喘气的儿子,就算啥都不行,至少能给咱老张家传宗接代吧?”
金氏听到这里,就不说什么了。
如果自己回到家中,丈夫晚上却不落屋,那才叫真的不给面子。
……
……
乾清宫内。
张峦一来,直接就有座位坐,坐好后马上还有茶水送上,甚至有西瓜摆在一旁,带着股冰冷凉气,甚是周到。
朱祐樘道:“刚入秋,感觉暑气未解……岳父可适应这天气?”
“还好吧。”
张峦擦了把额头的汗水,笑着道,“马上就要到秋高气爽时节,臣可是带着几分期许呢。”
朱祐樘点头:“是啊,秋天确实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刚收到延龄从南方的来信,他已经到应天府了。”
“啊?怎么这么快?”
张峦很惊讶。
儿子是飞过去的吗?
感觉才走没几天,儿子就已经赶到应天府了?
那岂不是说,只要办完事情他很快就能动身折返?
朱祐樘道:“延龄正在龙江港接船……据说自南洋归来的大海船上,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得他亲自去甄别……也不知延龄从何处学来的本事,连不是大明的物产竟然也一清二楚……”
“延龄再三向我保证过,不会出海去冒险,只是……光根据他的描述,还有写写画画,出海的人未必能按图索骥,找到他所说的东西并带回来。”
张峦道:“延龄说过,如果真有他看重的诸如玉米、土豆、番薯、生等作物带回大明,粮食产量将会提高不少,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效果将立竿见影,百姓的日子也将因此改善许多。”
“嗯。”
朱祐樘颔首道,“我听延龄说过,玉米、土豆和番薯都很耐旱,只要一点水就能有产出,连续育种,优中选优,要不了几年亩产就能上千斤。这些作物都是优秀淀粉来源,既可以制成各种能长期储存的粮食,又能酿酒对外销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军饷欠缺问题,利国利民啊!”
张峦一时语塞。
心想,你这个憨憨傻傻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女婿,竟然一门心思琢磨着打仗?
你才刚登基不久,就算有这心思,就不能韬光养晦,把国力发展个十几年再说?
那时候正好我年老体衰,不在朝中给你找麻烦,你们两个年轻人想搞什么就搞什么,我绝对不掺和。
张峦又在想,我还能活十几年吗?
一时竟有些患得患失。
朱祐樘拿出份奏疏看了看,随即瞥向张峦,问道:“岳父想在翰林院众学士中,推荐阁臣人选?”
“未必只限于翰林院,以前在翰林院供职过的也可以,知人善任嘛!”
张峦耐心对皇帝女婿解释道,“臣有一点儿小私心……之前一直未能到内阁做事,总感觉有愧于朝廷,有愧于陛下的厚爱,琢磨着不如找个知根知底且很能干的人入阁,这样算是顶接替臣做事,也让臣可以安心……当几天闲人……”
朱祐樘笑着打趣:“是这样吗?”
张峦学着小儿子的样子,耸耸肩道:“兵部的事,臣的确不怎么擅长,而陛下又需要练兵的将才,拔擢王越出任兵部侍郎,这样就很合适。
“至于此番推举阁臣人选,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
“臣举荐吏部右侍郎徐琼,他本就是翰林学士出身,长期在南京执掌翰林院,威望很高,在朝的经验也比臣丰富许多,由他出任,既能堵群臣悠悠众口,又对陛下掌控大局很有帮助……”
朱祐樘打断张峦的话,一脸怅然地道:“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谁都不如岳父的见识和能力好……要是岳父能回朝辅佐朕就再好不过了!”
“不不不。”
张峦赶紧否认,道,“不管怎么说,我为政的经验还是太过浅薄了,很难服众,而徐侍郎资历和能力都在那儿摆着,更何况……人家可是正经的进士出身。”
一句话,就暴露出张峦内心极大的不自信。
他一直为自己不是进士出身而感觉自惭形秽,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不太敢去出席朝会或者到衙门坐班,整日面对那么多进士出身的朝臣,还活不活了?
朱祐樘问道:“岳父有意愿回内阁做事吗?”
“臣无那能力啊。”
张峦一脸苦涩地道,“未来一段时间,臣倒是可以上朝,帮陛下参详一下政务。至于陛下认为臣有一定见识和能力……那是因为,以往有延龄在旁,办一些机巧之事,他能提供不小的帮助。”
朱祐樘道:“问题是……眼下延龄不是不在京城吗?”
“啊?”
张峦不由尴尬起来。
什么时候女婿说话也这么直接了?
吾儿不在,你才想着让我赶紧入朝,帮你办事?
我张某人现在这么没存在感吗?
哎呀,我这个思路似乎不对!
谁让我成天把自己是个废物挂在嘴上,也一直跟亲近之人推崇我那小儿子?不会是我说着说着,人们都信了,不再把我当回事了吧?
朱祐樘再道:“岳父的资历和威望,都是好的,实在不必妄自菲薄。再者,岳父不是已经入阁了么?跟你推举新的阁臣有什么关系呢?”
张峦心道,嘿,我都快被你绕进去了,原来你也知道我是在举荐人才啊,于是赶忙道:“臣正是怕内阁的差事完成得不好,耽误了陛下的大事,所以才举荐贤才……如果陛下认为不合适,那就这样罢!”
“不。”
朱祐樘道,“岳父举荐得很好,内阁确实需要有个自己人,这样即可以帮到岳父,平常还可以替朕发声。既如此,那就以徐卿家充任翰林学士,先到内阁行走,回头朕拔擢他为大学士。
“还有岳父……我已经准备任命你为文华殿大学士,不知意下如何?”
“啊?”
张峦一时间有些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