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我爹是嘉靖 > 第711章 隆庆六年的决策

第711章 隆庆六年的决策

隆庆六年的春雪来得比往年都晚。

紫禁城内的琉璃瓦上覆着一层薄雪,在晨光中泛着清冷的光泽。

辰时的时候,西苑的勤政殿外已跪满了身着朝服的文武百官。

今日大朝,皇帝将宣布关乎国本的大事。

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冲手持拂尘,站在丹墀之上声音宏亮的宣道:“皇上有旨,今日朝会,议建储之事——”

百官中顿时响起一阵低语。

虽然皇帝登基六年,但储位一直空悬。如今突然提出此议,难免引人猜测。

首辅李春芳跪在最前排,雪水浸透了他的膝盖,却不及心中寒意。

作为首辅,他竟未提前得知此事,这分明是皇帝有意为之。

他微微侧目,瞥见次辅高拱挺直的背影,心中更是忐忑——这位以强势著称的阁臣,近来与皇帝走得很近。

“宣百官入殿——”

随着唱喏声,百官依次入殿。朱载坖已端坐在龙椅上,目光炯炯的扫过百官。

“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声中,朱载坖微微抬手:“众卿平身。”

待百官站定,朱载坖开门见山,也不藏着掖着了。

直接说道:“朕登基六载,国本未立,实为社稷之忧。今皇长子翊年近及冠,聪慧仁孝,可承大统。朕决意册立为皇太子,二子翊钧封福王,三子翊鋡封靖王,四子翊镠封潞王。”

殿内鸦雀无声。

这等大事,皇帝竟直接宣布,未给群臣议论余地。

李春芳知道此刻必须表态,立即出列跪奏:“皇上圣明!太子乃国之根本,早定储位,天下幸甚!”

高拱紧随其后而拜:“臣附议!皇长子天资粹美,正位东宫,实乃社稷之福!”

两位阁臣带头,百官纷纷跪地表态支持。

朱载坖满意地点点头,却又话锋一转:“另有一事。朕观近来内阁票拟,多有迟滞。国事日繁,需锐意进取之人。李爱卿久在中枢熟悉内外,着转任军机处,专司对外军政。内阁首辅一职,由高拱接任。”

这一记闷雷,震得李春芳头晕目眩。

他都不知道军机处是个啥!

还以为这是朱载坖看不顺眼他了,要知道他的年纪可比高拱小多了。

李春芳勉强稳住身形,心中苦涩的叩首道:“臣遵旨。”

朱载坖也看到了李春芳的苦涩和惶恐,但他也没解释什么,继续说道:

“张居正进次辅,海瑞入阁兼都察院都御史。原大学士赵贞吉、胡宗宪等一并转军机处,佐理军务。另,内阁还需再补两位阁员,诸位等朝会结束,可以私下讨论一番,给朕上个奏疏建议。”

高拱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皇帝这番安排,既提拔了他和张居正,又引入清流领袖海瑞制衡,还将李春芳等老臣安置在新设的军机处,可谓一举数得啊。

而且,他也终于媳妇熬成婆了,终于不再是万年老二了。

“臣等领旨!”

百官齐声应道。

退朝后,李春芳独自走在长长的宫道上,雪落在他白的胡须上,也无人为他撑伞。

六年来兢兢业业的首辅生涯,就这样在一道圣旨中结束了。

“元辅留步。“

李春芳回头,见高拱快步追来,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

“如今肃卿才是元辅。”

李春芳苦涩道,“老夫已退了。”

高拱正色道:“李公何必如此?皇上此举,实是体恤老臣。军机处虽非内阁,但专司对外军政,权责尤重。到时,我还要多需李公鼎力相助。”

李春芳摇摇头苦笑,“肃卿不必安慰。说起来我也在首辅位置上有五六年了,也该挪挪窝了,要不然可得遭人记恨了。”

听着李春芳这话,高拱默然不语。

高处不胜寒,可不是说说而已。

李春芳这些的首辅生涯,虽不如之前的严嵩徐阶二人风光,但在他任首辅的这些年里,可都是隆庆朝开朝的重要时期。

而且还发生了不少的事情,这些事情所牵扯到的人或事,也都非常多。

所以,作为首辅的李春芳自然就会被一部分未得利益的人记恨,也会被失去利益的人记恨。

毕竟谁让他是首辅呢?

他拥有了地位和权力,就该承受这些毁誉和压力。

而这就是现实!

文渊阁内,新任首辅高拱主持第一次内阁会议。张居正与海瑞分坐两侧,气氛微妙而紧张。

“今日请二位来,首要议定三事。”

高拱的风格与李春芳不同,而且内阁成员也都大换血了,除了他和张居正,原来的老人都被弄到那个还不知所谓的军机处,或致仕告老了。

高拱直接道:“第一件事是太子册封大典的事宜安排,第二件事是瀛洲岛的商贸走私问题,第三件事是南溟洲景藩岁供的问题。”

海瑞眉头一皱:“元辅,在下以为当务之急是清丈田亩、推行一条鞭法。厘清赋税不均的问题!”

高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不喜欢有人跟他唱反调,“刚峰你初回京师,恐不知朝廷惯例,新法推行需循序渐进,岂能一蹴而就?而且你在江南也呆了那么久,这件事有复杂,你应该很清楚。咱们内阁做事情,一定要分轻重缓急,不能什么都大包大揽的上。要不然到时候,什么都做不好。”

张居正见状,连忙在一旁温和地插话道:“二位所言皆有道理。不如我先拟个折中方案:元辅说的事情分拆给京师各负责衙门具体办理,同时再命各布政司开始清丈试点,稳定新法?”

海瑞还想争辩,忽然有小太监匆匆进来:“三位阁老,皇上有召!”

勤政殿内,朱载坖半倚在榻上,见三人进来,他才坐直身体,淡淡说道:“三位爱卿,朕刚接到急报,说是瀛洲岛内有反民作乱。”

高拱立即道:“臣请立即调戚金部增援!”

朱载坖呵呵道:“远水解不了近渴,戚金正在去探查东洲的路上,给他发旨意,也要几个月。而且也会耽误大事。所以朕的意思是,是时候该成立北洋水师了。”

高拱等人一听这句话,顿时就懂了。

现在朝廷已经有东洋水师,南洋水师,以及驻扎在宣威海峡的西洋水师。

如今再设北洋水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天子富有四海,怎么只能有东南西,而没有北呢?

高拱当即又拜道:“臣领命,臣这就着内阁出个章程,命兵部组建北洋水师。”

朱载坖满意的点点头,接着又和高拱他们聊了聊册封太子的事情,以及未来藩王封藩的问题。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舍弟吕奉先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一拳平风雨,四海无神明 阎浮武事 1444,拜占庭再起 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东京道士异闻录 从流浪者到宇宙主宰 我的概念系地府杂货铺 巫师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