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阿兹特克
“原来这就是玉米啊,果然如珠玉玛瑙一般,晶莹剔透,这生吃起来竟然还有丝丝甜味,就是里面水分太多,吃起来跟果子一样,不当饱啊,应是还没到成熟的时候。”杨惠捧着手中的玉米,一边啃着一边感慨道。
跟着下船的其他人也每人拿着一个玉米啃起来,众人都十分兴奋,陈友谅闻言也说道,“生的不怕,只要能找到就行,大不了咱们在这里等到它成熟就是。
“这下有了粮食,咱们也不用担心补给的事了,真等船上的粮食吃完的那天,咱们大不了在这里开荒种地,怎么也不至于饿死,还能凑够回去的粮食。”
张潮也听的连连点头道,“现在既然真的找到了玉米,就说明陛下给的那黎洲方物图志准确无误,能找到玉米就肯定能找到其他物事,咱们安下心来慢慢收集就是。”
二副王纵则是有些不忿道,“这玉米倒是不赖,就是这里的土人,没想到也不是啥好东西,这的佃户还没咱大明百姓过的好,刚才要不是咱们用一只瓷碗给那主人家赔不是,那伙计险些被这地的主人家给活活打死。”
王纵说的是方才众人刚发现玉米,一时激动之下,情不自禁从人家的田里掰了不少没熟的棒子下来,而看管这一片玉米田的,正好是一个农奴。
然后这片地的地主发现之后不干了,汪大渊他们乘坐那么大的船只,穿着打扮也非这里的常人,身上还配有金属刀剑,那地主不敢轻易招惹,于是就拿那农奴撒气,险些把那奴隶打死。
而这农奴就是最开始回答汪大渊问题的人,见自己这群人的冒失给人家造成了损失,累得那‘佃户’遭主人家毒打,再加上汪大渊他们初来乍到,还要寻找其他种子,免不了要继续与这些人打交道,也不想给当地人留下坏印象,于是就提出用一只青瓷碗赔偿给地主。
当地的阿兹特克土人哪里见过如此精美的瓷器,见到那瓷碗之后顿时两眼放光,当即答应了汪大渊等人的要求,放了那奴隶,还将半亩田的玉米全都给了他们,这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汪大渊听到王纵对那挨打的奴隶打抱不平,这才放下吃了一半的玉米对众人说道。
“陛下曾经跟我说过,这阿兹特克国类似于咱们中国殷商那个时代,最上面有国王和祭祀国师做主,往下就是拥有大量土地的权贵人物,也就是公侯将相那些,同时也是这里的大地主。
“再往下还有士兵,不过这里的兵制有些特殊,有点像蒙元的军户,但又不太一样,他们只是世代为兵,这点像军户,但同时他们又不用交税,种出来的粮食都归士兵所得。
“士兵之下便是平民百姓和商贾,也有自己的土地,也可以经商,但都需要交税。
“平民之下还有奴隶,便是蒙元所说的驱口,多数是从敌国抓来的战俘,也有国内因欠债还不上,最后卖身为奴的人。
“因此刚才挨打的那个,并非你们所知的佃户,而应该是这家地主的驱口奴隶,是人家的私产,这样的奴隶,生杀予夺都在主人家一人之手,他非要把那厮打杀了,咱们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总之,你们都注意点,今后切不可如今天这般冒失。”
“原来如此。”杨惠顿时恍然大悟,接着又吐槽道,“想不到此处还如此原始,当权者都是世代公卿,连查举制和科举都没有,这如何选拔人才?难道就全靠权贵世袭?”
杨惠便是科举进士出身,若是没有科举,他哪里有机会能在朝廷当上大官,作为科举制度的受益者,当然也是要维护科举制度的,因此一想到这里落后的世袭制度,就免不了一阵吐槽。
陈友谅的角度也不相同,闻言当即反问道,“这么说,这个什么阿兹国还有不少世袭的常备军户?也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口,又有多少军队,如果军队很多的话,咱们只在这里留三百人,能守得住港口吗?”
此言一出,纳哈出也面色凝重了起来,汪大渊和陈友谅他们等任务完成就要拍拍屁股走人了,但他和杨惠却是要留在这里好几年的,肯定要经常和这里的土人打交道,真要是起了什么冲突,到时候挨揍的也是他们,不由得他不重视起来。
汪大渊这才说道,“所以这个事还是得从这阿兹特克国的朝堂入手,最好是在两国的外交层面打好基础,才能避免双方发生冲突。
“二来,这阿兹特克允许贩卖驱口奴隶,在这黎洲,对咱们来说倒不是一件坏事,咱们带的货物不少,你们要是觉得咱们带来的人口不多,可以从当地用货物换来一些驱口,挑些青壮土人训练成士卒,以此来增加据点的防御兵力,还能买些驱口当佃户,让他们帮忙耕种土地,这样你们就不用自己干重活了。
“第三,若这阿兹特克国真要打你们,也不是没有办法,我刚才就说,他们这里的驱口奴隶有一些是敌国战俘,既然有敌国,那你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搞平衡嘛.”
汪大渊当即把附近这一片,阿兹特克国和玛雅国的争端介绍了一遍,两国互相攻击,互相抓对方的人作为奴隶,他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搞互相制衡。
历史上的西班牙人是如何怎么轻易覆灭阿兹特克和玛雅的?就是因为当地人的政治体制太过简单,全部的命令都出自国王和祭祀等少数的几人,下面的百姓又大多是刚刚被征服不久,还没有归心的玛雅人,而且国内的自由民和奴隶比例相差不多,本国自由民对奴隶的人口数量没有达到压制级的效果。
这就导致了一旦国王和祭祀等少数核心,被杀或者被抓之后,国家立刻变成一片散沙,失去运转能力,再加上各地的奴隶暴动,一个看起来很庞大的帝国,轻易就被西班牙人瓦解了,阿兹特克,玛雅,印加,中美洲三帝国全都不外如是。
相比之下,什么火枪,马匹,天还都在其次,只能说中美洲的这三个文明还太过初级,扛风险能力太低。
反观大洋彼岸的中国,无论是汉高祖被围白登山,唐太宗被逼城下之盟,这些事且不提,哪怕是靖康耻,国都沦陷,皇帝被俘,或者明朝的英宗土木堡被俘这种极端情况,只要朝廷还能继续运转,就能立刻从宗室中重新挑个藩王继承皇位,还能从残余国土之内继续征兵征粮,补上损失的缺口,虽免不了让国家元气大伤,但至少还能弄个南宋什么的苟延残喘一阵。
而中美洲的三个国家就不行了,只要国王被抓,国家立刻就会崩溃,西班牙总共就那点人,也没能力往美洲派大部队,可他们就靠着用小部队斩首国王这一招,就把三个文明都灭了。
杨惠听完此地介绍,当即捋着胡子琢磨道,“这么说,将此处比作殷商还真没错,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也是奴隶暴动,反戈一击,才致殷商覆灭。
“按汪使君的意思,只要能抓住他们的国王,国内那些大量的驱口奴隶,他们自己就压不住了,就得暴动起来。
“不过咱们只是来收集种子的,没必要灭人家的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