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国战!
能做到赞普这个位置,集合各部落,松赞干布岂是蠢人。
他很清楚,大唐太过强大了,强大到令人窒息。
阿拉伯帝国的强大,虽然有天险阻挡,但吐蕃肯定比大唐更多了解。
那是在疆域,人口上,完全不输于大唐的强大王朝。
甚至于在面对大唐之前,几乎从来没有过败仗。
可谓是自从崛起以来,向来都是战无不胜。
强大的波斯王朝,直接覆灭在了阿拉伯帝国手里。
要知道曾经波斯可是能跟中原王朝比肩的存在,古老又强大,可依旧被灭国了。
但大唐太子的火器,简直太过离谱。
虽说阿拉伯远征有所疲惫,可这战绩也太夸张了,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
还被连着大败两次。
先前听闻太子以火器平定辽东三国,松赞干布就已经很高估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
且当今大唐太子,那可是硬生生从天可汗手里,走玄武门夺权。
这实力的含金量,简直不要太过骇人。
天可汗已经足够强大了,东西突厥都灭在天可汗手里,谁能想到他的儿子比他更加厉害。
所以松赞干布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都不会去动文成公主,因为那是他最后的退路。
吐蕃肯定是打不赢大唐的,但吐蕃地势高,唐人不可能一直统治这里,还是要依赖于当地的统治。
所以哪怕是输了,只要文成公主好好的,他就有退路。
否则吐蕃一败,大唐太子首先就把他给清算了。
不过松赞干布也不愿意就这样认输,在下达了更高对火器的赏金后,便开始跟阿拉伯使者进行联络。
贞观二十五年暮春,逻些城赞普宫殿的偏厅里,酥油茶的热气混着阿拉伯香料的气息在空气中盘旋。
松赞干布身着藏青氆氇长袍,腰间悬着嵌玉弯刀。
对面的阿拉伯使者裹着素色头巾,手指不安地摩挲着腰间的银饰。
他刚听完松赞干布的提议,脸上写满了犹豫。
“使者大人。”松赞干布率先开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恳切:“大唐的火铳已架在焉耆城头,杜荷的先锋军距勃律不过百里。吐蕃若败,下一个轮到的就是贵国的中亚商路。”
“您以为,大唐的火器会止步于雪域吗?当年波斯何等强盛,还不是亡于贵国铁蹄?可如今,能让贵国连输两阵、折损数万铁骑的,唯有大唐的火器。”
阿拉伯使者干咳一声,避开松赞干布的目光:“赞普殿下,哈里发陛下对大唐的火器确有忌惮。可去年怛罗斯之战,我军损失惨重,哈立德将军被俘,阿慕尔的残部尚未休整……若再派远征军,怕是国内贵族会有非议。”
他摊开手,语气带着无奈,“贵国要我们派军,还要帮着建防火器的堡垒,这需投入数万兵力、数千担军械,代价太大了。”
“代价?”松赞干布冷笑一声,起身走到沙盘前,用手指划出从中亚到雪域的路线:“若不投入,代价会更大!吐蕃可为贵国的远征军当向导,带你们避开大唐的烽火台,在葱岭以北的河谷修建堡垒。”
“那里地势险要,可防火炮轰击。我们还能提供粮草、战马,让贵军无需长途转运。”
他指尖重重戳在沙盘上的“怛罗斯”:“贵国只要派一支远征军驻守在此,与吐蕃形成犄角,大唐就不敢轻易西进。否则,等大唐灭了吐蕃,转头就会攻怛罗斯,夺河中地区,到时候贵国的商路被断,香料、铁器卖不出去,损失的何止是数万铁骑?”
阿拉伯使者眉头紧锁,显然被说动了几分。
他当然清楚,中亚商路是阿拉伯帝国的命脉,去年大唐在怛罗斯设护商军镇后,波斯故地的税收已减少三成。
若吐蕃真的战败,大唐的兵锋必然直指中亚,到那时,仅凭现有的兵力,根本挡不住火铳齐射。
“可……大唐的火器太过厉害。”使者低声道:“贵国的骑兵虽勇,却连像样的甲胄都挡不住火铳子弹,我们的远征军即便来了,又能如何?”
“所以才要建堡垒,要学破火器之法!”松赞干布立刻接话:“吐蕃已悬赏千金求破敌之策,若贵国派工匠来,与我们的智者一同研究,总能找到抵挡之法。”
“堡垒用夯土混合铜砂建造,厚达丈余,不信大唐的火炮能轰开!只要能守住葱岭防线,拖到大唐粮草不济,他们自然会退兵。”
他凑近使者,声音压得更低:“使者大人,这不是帮吐蕃,是帮贵国自己。吐蕃与阿拉伯,唇亡齿寒。我们挡住大唐的南翼,你们守住西翼,才能让大唐太子不敢轻举妄动。”
“否则,等他腾出手来,别说中亚,连红海商路都可能被大唐水师骚扰,您觉得,哈里发陛下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吗?”
阿拉伯使者沉默了。
松赞干布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最深的顾虑。
哈里发虽对出兵犹豫,但对商路的重视远超一切。若能借吐蕃之力牵制大唐,保住中亚税收,哪怕投入些兵力,也是值得的。可之前的惨败犹在眼前,数万铁骑倒在火铳下的景象,让他不敢轻易承诺。
“赞普殿下的提议……确有道理。”使者终于开口,语气松动:“但如此重大的决策,我无权做主。需立刻派快马回巴格达,将您的提议与利害关系禀报哈里发陛下,请他定夺。”
顿了顿,继续补充道,“我会在信中写明,吐蕃愿提供向导、粮草与堡垒选址,只求贵国派远征军协防葱岭,共享商路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