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041章 一去三千里

第1041章 一去三千里

第1041章 一去三千里

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未散尽,笼罩著应天城的轮廓。

陆云逸便已起身,简单梳洗后,穿上软甲,

换上一身素色常服,走出房门。

院中的老槐树叶上凝著晨露,

风一吹,露珠滴落青石板,溅起细小水。

陆云逸驻足看了片刻,才继续往门口走去。

巴颂早已备好马匹,见他出来,连忙牵过韁绳:

“大人,马车备好了。”

陆云逸摆了摆手,翻身上马:

“不必,今日要去田间,骑马更方便。”

“大人,还是坐马车安全些。”

陆云逸摆了摆手,笑道:

“我都要离京了,谁会这般丧心病狂来杀我?这不是自寻麻烦吗。”

说罢,他走到战马北驍身旁,

翻身上马,带著一眾亲卫,缓缓离开陆府。

此时的应天城已渐渐甦醒,沿街的早点铺子升起炊烟。

蒸笼里飘出的白面馒头香气混著晨雾散开。

行人们大多步履匆匆,

视线所及,近两成人穿著工坊工衣,看样子是赶去上工。

还有些人推著小推车,拖家带口,

车把上掛著布袋,显然是要去应天商行採买。

行至聚宝门,城门下人流如织,比记忆中热闹了数倍。

排队的百姓一边等候,一边低声絮叨,

“听说商行今日有新到的甘薯干,比粮铺便宜三成!”

“可不是嘛,俺家小子就爱吃这个,顶饿还甜,比啃窝头强多了!”

零星的议论声飘进陆云逸耳中,他嘴角不自觉勾起一抹淡笑。

不管朝堂上如何波诡云譎,

民间百姓的日子总归是越来越安稳。

有甘薯这等作物在,民心必会隨岁月沉淀,愈发稳固。

他勒住马韁绳,驻足看了片刻。

直到晨雾渐散,朝阳透过云层洒下金光,才调转马头,往城外而去。

出了聚宝门,官道两旁的田地渐渐多了起来。

远远望去,成片的甘薯地铺展开来,翠绿的藤蔓爬满地面,在朝阳下泛著生机。

田埂边已有不少农户忙碌著,准备迎接最后一茬收穫。

刚到地头,就听到一声呼喊:

“陆大人!”

转头望去,陆云逸先是一愣,旋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只见一名身著青色官袍的老者正站在田埂上,

鬚髮白,身形微驼,却精神矍鑠,脸上带著温和的笑意。

“高少卿?”

这老者正是农政院少卿高福生。

当年从陆川引入甘薯后,

第一批负责培育甘薯的便是他。

陆云逸没想到,今日负责接待的农政院官员竟是他。

高福生笑著拱手:“陆大人別来无恙?”

“一切安好。”

陆云逸回过神,眼中满是诧异:

“您何时进京的?怎么也没消息传来?”

高福生捋了捋鬍鬚,眼中闪过一丝自得:

“半年前就回京了,农政院的差事,素来不张扬。

倒是陆大人,两年不见,竟混得风生水起,老夫在云南都听闻了不少你的事跡。”

陆云逸失笑:

“不过是做些分內之事,倒是农政院的保密功夫,在下实在佩服。”

“哪里是什么保密功夫,不过是农政院的人常年在田间地头奔波,不被人关注罢了。”

高福生摆了摆手,转而指向身后的田地:

“走吧,咱们边走边看?这最后一茬甘薯,可是新品种,抗寒耐旱。”

陆云逸点头应下,二人並肩沿著田埂往前走。

田埂旁的甘薯藤蔓长得极为茂盛,

叶片宽大厚实,墨绿色的叶面上还沾著晶莹的露水。

偶尔能看到农户拨开藤蔓,露出盘根错节的根茎,

用力一拉,几个甘薯便从土里冒了出来,

外皮呈红褐色,个头比寻常甘薯大了一圈。

走到一块无人的田边,高福生蹲下身,

小心翼翼地拨开一株藤蔓,指著土里半露的甘薯,眼中满是欣慰:

“这品种农政院命名为红皮金刚,是在岭南试种成功的。

只要气候足够温暖,一亩地能收七八石,比普通甘薯多收两石还多。

而且耐储存,冬天存入地窖,能放到开春。”

陆云逸也蹲下身,指尖触碰甘薯外皮,粗糙而坚实。

他点了点头,轻声道:

“今年北方有些地方遭了旱灾,若是这新品种能推广开,明年便能少些流民。”

“正是如此。”

高福生站起身,望著成片的甘薯地,感慨道:

“老夫这辈子跟庄稼打交道,见过太多饿殍遍野的惨状。

若是早有这甘薯,也不会有那么多百姓逃荒。

说起来,能这么快培育出新品种,还要多谢你。”

陆云逸一愣:

“谢我何来?这都是农政院诸位同僚的功劳。”

高福生笑道:

“应天商行每月缴纳的商税,有一成会直接划拨给农政院,用作作物改良、良种推广的经费。

以前农政院钱財紧张,试种一个品种都要精打细算,生怕浪费银钱。

如今有了这笔稳定进项,

农政院才能派人走遍天南海北,多地试种、反覆改良。”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郑重:

“到如今,农政院已培育出一百多个甘薯品种。

有的適合南方湿热之地,有的能在北方贫瘠山地生长,

还有专做薯粉、薯乾的特殊品种,算得上一片欣欣向荣。”

陆云逸有些诧异:“居然有这么多?那岂不是能在大明全面铺开了?”

高福生摇了摇头:

“还早得很,这些甘薯虽能种活,却有不少病虫害尚未摸清。

比如去年在福建试种的一批,

甘薯就生了一种白色小虫,染虫的地里再种其他蔬菜,皆无法存活,

不种这种甘薯,虫害便会消失,这种隱患不得不防。

想要在全国铺开,还需数年时间,

否则一旦爆发大面积虫害导致绝收,天下就是大乱。”

陆云逸面露凝重,连连点头:

“事关粮食安全,的確该慎之又慎。”

他望著眼前的甘薯地,看著田埂上忙碌的农户,轻声道:

“农政院培育良种,百姓有了收成,才有余力去商行交易,

商行生意兴隆,商税充足,

农政院又能有更多经费改良作物,这便是良性循环。

只要百姓能吃饱饭,有了富余时间,大明自会欣欣向荣。”

高福生讚许地点头:

“大人能有这份心思,实属难得。

如今京中局势复杂,大人却能守住本心,专注民生,

这份定力,老夫自愧不如。”

提及京中局势,陆云逸的神色微微沉了沉。

他望向远方的应天城轮廓,轻声道:

“局势不由人,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今日看过这甘薯收成,也算安心了,明日便启程回大寧。”

高福生看出他心中鬱结,忽然笑了笑,指著脚下的甘薯藤蔓:

“大人,您看这甘薯,

刚种下时,不过是一小截薯块,埋在土里不见天日。

可它从不急躁,慢慢扎根,悄悄蔓延藤蔓,等到时机成熟,便能结出满薯块。”

陆云逸看向他,眼中带著疑惑。

“如今的局势,就像刚种下的甘薯。”

高福生缓缓道:“逆党如同田间杂草,看著茂盛,实则根基浅薄。

而大人推行的新政、农政院的粮种,

就像这甘薯,悄悄在百姓心中扎根。

只要百姓能吃饱饭、安稳过日子,逆党便不足为惧。”

他顿了顿,语气带著几分篤定:

“老夫自故元时便在朝中钻研农务,

走南闯北,最懂百姓心思。

这世间九成九的人,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衣食无忧。

陛下与大人所做之事,

看似触动权贵利益,实则惠及万民。

天下百姓,便如这甘薯藤蔓,

看著不起眼,却能爬满整片田地,將杂草的阳光尽数遮蔽。”

陆云逸心中一动,追问:

“高少卿的意思是?”

“逆党倚仗权贵支持,势大但不得民心,

朝廷根基在百姓,只要百姓安稳,朝廷便稳如泰山。”

高福生眼神清明:

“大人不必焦虑,就像培育甘薯,无需天天挖开查看,

只要根扎得稳,到了时节,自然会有收穫。”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鸾凤还巢:锦绣嫡女倾天下 提前通关,然后进入惊悚游戏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重生之2006 半岛的快乐生活 天龙八部剑气纵横 听死者说 斗二:你邪魂师,但慈善大王? 聊斋之问道长生 护花高手在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