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杨行本示威一样看了眼卢杞,他的部众率先表态,不给中郎将多添麻烦,自然胜过卢杞一筹!想到此处,杨行本回头冲着部众大声问了一句:“中郎将要与咱同吃同住,你们说,该则么办?”
其实,这种类似的抱怨军中很多人都说过,不单是杨行本的部下,就连卢杞、裴敬的部众也说过,只不过杨行本被卢杞抓住了小辫子而已。
杜甫忧心之下,便直说在工地的神武军闹了兵变。
杨行本气咻咻的指着卢杞,向秦晋诉冤。
跟在秦晋身后的杜甫见状如此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谢天谢地韦济平息了事态,只要闹事的人不再有接触,便不会演化成兵变,事态自然也不会恶化下去。
杨行本怒道:“小竖子再说一遍?”
卢杞却不再理会,而是冲着部将问了一句:“军中斗殴,扰乱军纪,该当何罪?”
眼见着两个人又打了嘴仗,秦晋不耐烦的怒喝一声:
秦晋也不禁情绪激昂,挥拳也跟着喊了一句:“神武军,威武!”
虽然表面上轻松所以,其实秦晋的内心也颇为紧张,虽然他对自己的部下很有自信,但如果处置不当也很容易伤了人心,伤了的人心再想弥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差点顺嘴喊成了万岁,但到了嘴边也改成了威武,这年月里,万岁还不是可以随便用的。
“不遵军令又当何罪?”
紧接着,他便一五一十的将原委讲述了一遍。
“那今天咱们就彻底说道说道,难道你的人就没说……”
“不知道?那好,我替你说!”
“急,十万火急,宣平坊闹,闹了兵变!”
卢杞的又指向了另一人。
“喝口水,慢慢细说!”
卢杞与杨行本顿时色变,不知说什么好。
但卢杞也是硬气,咬着牙整理好袍服又站了起来,冲着秦晋深深一揖。
“说甚了?我如何不知?”
于是,禁军们又跟着秦晋呼喊:“神武军威武……威武…….”
杨行本与卢杞原本一肚子火,此时竟渐渐消退了。除却此事对朝廷的意义不说,但就中郎将的信任与心意,便让人不得不动容。
秦晋所料没错,工地上的神武军的确是因为不满情绪得不到发泄,才互生矛盾继而转化为聚众斗殴。当他到了工地时,整备使韦济几乎已经控制了局面,至少闹事的双方已经脱离了接触。
原来杨行本的部众有人在休息的间隙抱怨秦晋不公,让他们这些禁军来做贱役的活计,正巧被卢杞的部众听到,便出言讽刺奚落。两家主将的不睦对各自的部众自然也有影响,于是在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之下,一场本不该发生的聚众斗殴便就此发生了。
“中郎将威武,保证如期完工……”
“中郎将快发兵宣平坊吧,再晚一点,没准就要闹出营啸兵变。”
这时,有禁军随从端了粗茶浭水,秦晋亲自为他倒上一碗。
见中郎将如此笃定,杜甫虽然将信将疑,也只能催马跟了上去。
“不敢!”
秦晋倏忽心惊,千算万算,偏偏忽略了此处。神武军的将士们虽然令行禁止,但终究是人,让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戚们去做贱役的活,实在有些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军棍十二!”
杨行本咕哝着,想不到中郎将不但没有因此而责怪他们,反而屈尊要与他们同吃同住,那他们还能有甚话说?
于是,卢杞自行退下裤子,撩起了袍子,趴在地上,自领了四十军棍。
“逢迎拍马之辈,说几句好话谁不会了?”
“足矣!”
但秦晋还是坚信,这些人有点情绪是可能的,但若说是闹兵变却有些夸张了。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都住口!”
平日里卢杞很是瞧不起杨行本,是以便颇多讽刺和刁难,但却从未因个人的龃龉而坏过公事,因此秦晋对他们个人间的恩怨便从不加以干涉。不想一朝放松了警惕,便有了今日的祸患。
“末将违犯军规,已然受罚,诸将士确有情绪,然则都不敢忘神武军肩负责任。中郎将若不信,请问一问诸将士!”
一字一句从牙间挤出,卢杞的双眼里已经噙满了泪。
“天下为任,守护大唐,从不敢忘!”
秦晋在神武军重建之初,便提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口号。虽然这种口号看起来空泛,但只要形成了思维习惯,便会产生难以想象的作用,让所有人都趋之若鹜。
这些神武军军卒的呼喊回应,恰恰就印证了这一点。
尽管秦晋清楚,这么做有洗脑的嫌疑,但除此之外,他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更何况,这么做对时下而言,也未必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