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有自己人很重要
不出竹下雅人预料,山一证券最终以超过90%的赞成票结束股东大会。
随后,野泽正平等人迫不及待的再次登门拜访,敲定双方正式签约时间。
“需要召开记者会吗?”
约定好签约时间后,青年抬头看向眼下暂代山一证券社长职位的野泽正平。
他想亲自站台,为证券公司再添加一层buff。
“啊,这可以吗?”
“当然,都是自家人嘛。”
竹下雅人看着惊喜中带着惊讶表情的野泽正平,直接给出肯定的答案。
他可不想回收一个信誉大幅度降低,用户流失严重的金融证券公司,所以出面撑腰属于必然。
“是,谢谢会长,谢谢会长!”
野泽正平愈加激动,他看到了山一证券恢复元气,乃至超越野村证券的希望。
说不定某一天,自己曾视为一辈子归宿的山一证券,也就是欧美所谓的投行。同样可以发展壮大到媲美高盛、大摩、德银等世界顶级投行的程度。
这也是竹下雅人的野望,将山一证券发展到世界顶级水平。
很快,时间就到了记者会那一天。
双方先是说了一大堆的客套祝福话,然后才在记者的见证下签下正式合约。
“咔咔咔……”
一连串的拍照声伴随着闪光灯频频出现,见证着影响日本金融的重要公司就此转移。
这也是星海集团,第一次在收购公司的时候如此大的曝光度。
不过这也正常,别说是曾经还弱小的日亚化工、史克威尔,就算是这两家公司进入全盛阶段,公司控制权转移也不及山一证券转让的影响力。
山一证券做过一段时间的日本第一证券公司,四大证券公司中的名望仅次于野村证券。
整个日本,都没有多少影响力超越它的公司。
完成协议后,接下来就是自由提问时间,竹下雅人开始挨个记者点名回应。
第一个,自然是出自自家每日新闻社记者。
“竹下会长,您准备如何经营山一证券?”
集团记者自然不会傻到在公开场合为难自家会长,因此问了个非常适宜的问题。
这让青年非常满意,心里给了个识趣聪明的标签。
“山一证券的问题,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为了粉饰业绩隐瞒了一部分债务。”
“但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在星海集团是领导下发生。”
“不理解的,可以翻翻我们公司旗下星海资本,刚刚改名星海金融的旗下子公司收益率。”
“走私募路线的基金,年收益率普遍超过100%。走公募基金路线的银河资本,也有超7%的年收益率。”
“可以说在金融领域,不仅仅是日本,就是全世界都没有大型金融机构有我们的收益稳定、高速。”
“因此山一证券在星海集团的领导下,业绩肯定不会差。多了不敢说,跑赢大盘还是轻松简单的。”
星海金融,已经在10年时间树立起了绝对的金字招牌。
大家可以不信任星海集团的保障,但不能不信服星海金融旗下子公司的数据。
别的不说,单单星海资本旗下基金的开盘,那都是轰动全球的大事。
至于造假,不可能的。
因为就算将星海投资旗下基金年增长率降低一半,那也是世界独一档的超级基金。
竹下雅人的自信,轻易间便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
因为大家知道,青年说的都是实话。
如果不是私募基金的购买条件严苛,他们就算借高利贷都要跟着投一笔。
可惜,除了第一波之外,二期和三期基金已经是普通人没法碰到的存在。
不过星海集团也为普通人开了个口子,那就是银河资本。
虽然赚的没有走私募的星海资本那么多,但也轻松跑赢世界通胀大盘。
现在就有很多普通人,直接将银河资本视为投资收益更高的另类银行。
至于电视机前看直播的普通民众,有的人非常认可,有的人将信将疑,也有的人嗤之以鼻。
但总得来说,还是相信星海集团的比较多。
因为星海集团,是日本少数没有裁员降薪,反而扩招加薪的大集团。
更让日本民众羡慕的是,这家公司竟然还实行8小时到10小时的工作制。
要知道,自泡沫破裂以后,大多数日本公司的盈利能力就大幅度降低。
很多盈利困难的公司,员工降薪四分之一非常普遍,直接辞退也逐渐走向常规。
当然,星海集团也不是唯一表现良好的公司。
丰田本田等汽车公司,索尼松下等消费电子类公司,东芝日立等半导体巨头,都有着非常不错的业绩。
公司员工,薪资福利也有很大保障。
不过,这些公司依旧有不如星海集团的地方。
星海集团员工走的是平时上班8到10小时,周末双休路线。而索尼等公司虽然业绩也很好,走的却是疯狂加班路线。
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长,基本大于等于14个小时。
没办法,大家都害怕被公司劝退失业。
要知道,此时日本社会加班的主力是60后。而60后,却是日本负债最多的一代,平均每人负债2000万日元。
至于原因,很简单。
日本80年代,社会对结婚的理念类似于2020年之前的中国。
男女结婚如果没有房子,是会被大家嘲笑的。
有的地方干脆将租房结婚的男女视为同居关系,而不是结婚。
因此青年男女为了结婚,普遍贷款买房。
而80年代,恰好是日本泡沫经济,房价高涨是年代。
于是乎,结婚的男男女女普遍背上30年高额房贷。
动画蜡笔小新,就清楚的展现了这一时代普通人的特点。
等到进入90年代,日本房价崩盘之后,那些选择高位接盘的男女也只能咬牙还贷。
没办法,日本是信誉社会。社会信誉不仅和乘车等挂钩,还和孩子读书、你的工作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挂钩。
尤其是和工作的关系,可谓是敲骨吸髓。
你信誉不好,公司就可以找借口辞退你。而日本职员被辞退,绝大多数只能找到更差的工作。
甚至年龄大一点,就只能打零工维持生活。
据日本官方统计,35岁之后失业能重新成为正式工的,只有不到20%。
35岁失业能成为劳务派遣职工的,也只有不到50%。
剩下的,就只能打零工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