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逼宫海池龙舟上
武德六年,癸未。
六月初四,这不是一个好日子。百姓都说六月怕初四,这天被视作不吉之日。
皇城,门下省。
庭院廊下,
李逸和魏征、马周他们刚还在欣赏着美丽的朝阳,结果突然就是一道惊雷炸响。
“六月初四,雷公发威!”随着魏征这句话落下,
天地变色,
突然就便飞沙走石、电闪雷鸣,然后倾盆大雨落下。
这天真是变幻莫测、喜怒无常。
侍中陈叔达被淋了个落汤鸡,结果刚跑进廊下,就看到黄门侍郎温大雅正陪在李逸身旁。
陈叔达有点意外,
余光又看到廊下还站着一排擐甲持矛的甲士。
李逸笑着拿出一块毛巾递给陈叔达,“江国公,你来迟一步啊。”
陈叔达接过毛巾擦拭雨水,“这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代王今日想起来自己还是司空兼侍中,记得来门下省了?”
李逸呵呵一笑,“嗯,奉旨行事。”
温大雅上前帮陈叔达擦拭雨水,一边简单的介绍了下李逸奉敕旨接管皇城百司的事。
陈叔达眉头一皱,
“司空,老夫可否看一下敕旨?”
李逸道:“是密敕口令。”
陈叔达望向温大雅,可温大雅一声中吭。
“这不合规矩。”陈叔达摘下淋湿的幞头,目光直视李逸,“代王要做什么?”
李逸看着那接天瀑布,“江国公,变天了。”
陈叔达拢好头发,便叫人拿伞来,他要进宫面圣。
“江国公,皇城已经封锁,只许进不许出,任何人暂时都不得离开。”李逸道。
“你们这是要造反吗?”陈叔达喝问。
温大雅赶紧拉着陈叔达,“大貂,先进公房换一套干衣服吧。”
“你也跟他们一起?”陈叔达质问。
“代国公也是奉敕行事。”
“奉敕?敕令呢?”陈叔达很愤怒,双手捏成拳头,整个人高度紧张中。
温大雅是河东并州人,三兄弟曾被称为河东温氏三雄。
他曾在隋朝做过长安县尉,后来丁忧回乡,李渊出镇太原,温大雅被李渊重礼延聘,入幕后成为李渊记室参军。
为李渊典掌机要,筹划方略,制订兴兵反隋计划,成为李渊心腹。
李渊入主长安后,便成为黄门侍郎,执掌机要,后来他兄弟温大临亦入朝为中书侍郎,兄弟俩同在中枢。
他恐兄弟同掌机要为人非议,主动请辞。
先是调任工部侍郎,后来又出任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也正是调入陕东道大行台后,温大雅与秦王渐渐亲密,最后坚定的站到了秦王这一边。
如今皇帝罢撤陕东道大行台,温大雅入朝,复任黄门侍郎。
陈叔达也很清楚,这是皇帝对温大雅这两年跟秦王亲近的不满表达。
温大雅苦笑,拉着他不放,“江国公,先进屋换身衣服,别着凉了。”
老头执拗的要走,
李逸站那没动,
刘世彻招手,便有四名甲士过来,把陈叔达团团围住。
“李逸,你要干什么?”
“陈大貂,稍安勿躁!”
雨倾盆而下,不时还有雷鸣电闪。
天地一片昏暗。
陈叔达破口大骂,门下省一众官吏,却只敢远远的观望,没有人敢上前来。
李逸的威名,
还有那擐甲持矛的甲士,
再加上那真伪难知的敕旨,
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哪怕有人也跟陈叔达一样,猜到了某种可能,但却没有像陈叔达那样站出来。
这门下外省里不少官吏,有的还是隋朝过来的,他们这些年经历过的事很多,
今天注定又会是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风雨中,
数人从雨幕中奔来。
“代王。”
李逸认出来人,是李世民身边的贴身侍卫队长,曾经武功别院儿时伴侣,跟侯君集、乔轨、段志玄并称为幕府四旧的许洛仁。
许洛仁虽说官职不高,此时也仅是个车骑将军,
可也是关陇将门出身,他兄长许世绪,还是李渊太原元谋十七功臣之一。
许洛仁最擅音律和相马,李世民好几匹名马,都是出身他手。
“代王,”许洛仁浑身被雨淋的湿透,但一脸的兴奋掩饰不住,“代王,秦王让我来告诉代王,宫内已定,
请代王与诸位宰相一同进宫。”
虽然这是李逸预料中的结果,但真听到这好消息,也还是不免长松口气。
他也是赌上全部身家性命的。
他示意许洛仁来到一边,询问具体一些的情况。
许洛仁压低了嗓音,可仍是难掩激动。
听到太子和齐王都已经被控制,并没有死时,李逸点了点头。皇帝也还好,估计受了不少惊吓。
这场玄武门政变最关键的三个目标,皇帝、太子、齐王,太子是拿下的最轻松的,
尉迟恭一只手就把他擒下了,没有流血。
他今日只带了一队东宫侍卫前来,被留在玄武门外,被太子擒下时他们都还不知晓。
事后,李世民派人通知了玄武门外的敬君弘、吕世衡二将,他们带兵直接包围了那队东宫侍卫,缴了他们的械。
兵不血刃。
倒是侯君集和郑仁泰进宫去请皇帝和齐王时,都动了刀兵流了血,而且战斗还很凶险。
好在皇帝的宫禁侍卫中也有不少曾是随秦王征战过的,不少人早就安排好了,关键时候反戈一击,才能迅速控制局面,把皇帝和秦王带走。
不过这点流血,相比起秦王在外起兵带来的伤亡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嗯,我马上请诸位宰相们过去。”
李逸转身来到陈叔达面前,“陈相,你不是要见陛下吗,请吧。”
陈叔达疑惑的看着李逸,又望向许洛仁。
“你是秦王府的人?”
“在下秦王府车骑将军许洛仁。”
陈叔达扶额,差点晕倒,他与秦王关系还算不错,可此时并不想听到这个消息。
“温公,你扶陈公去换套干的衣服再进宫。”
大局已定。
李逸特意让许洛仁带人往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十二卫诸衙通知。
三省的几位宰相,
全都请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