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晋尚书令
黎明,起床。
李逸翻看皇历,
今日七月初四,处暑刚过。
处暑,出暑,酷热难熬的天气也终於到了尾声,只剩下了几只秋老虎要熬。
秋意渐浓。
今日是个大日子,
天子登基。
韦三娘和杜疏影等妾侍们早早起来,为李逸更衣。
今日参加大典,李逸要穿戴最隆重的礼服,七七章的一品袞冕。
全套穿好,对著铜镜,
恍惚间,好像今天他要登基一样,头上那七珠七的冠,跟皇帝的通天冠没啥太大不同,只是珠子数量少了。
怪不得后来取消了臣子的冕服,只用公服常服,確实容易乱了尊卑。就有种大明朝后来,官员太监穿各种袍一样。
韦三娘看著丈夫穿戴好冕服后的这气度,满眼著迷。
“你回头带些礼物,回韦家慰问下韦云起、韦挺两家。”
“嗯。”
韦挺家上次还给韦三娘添了八百亩地、八百贯钱的嫁妆呢,如今韦挺倒霉的死在赦免回朝授官的半路,做为亲戚,该有的礼还是得有的,虽然李逸听到那消息时,都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只是可惜了韦云起,此人能力非常了得。
王妃杜十娘也在妆扮,今日要换上釵鈿礼衣树冠前往宫中拜见,有外命妇品级的李逸,也都同往。
一群妻、滕,满头树珠翠。
世人常说,男儿大丈夫,千里觅封侯,要封妻荫子。
李逸如今爵封郡王,妻子也获郡王妃浩命,还有十名,也得视从六品,
八儿六女,
两个女儿赐封县主,
一儿国公,两儿县侯,还有五个男爵。
这等恩赏荣耀,
足让天下人羡慕。
东宫。
天未亮,
李世民已经沐浴,长孙氏亲自服侍丈夫更换袞冕,
今日登基,李世民昨晚几乎一夜未眠。
不过此时的他却依然精神抖擞,
穿戴好冕服,李世民对镜中的皇帝很满意。
“我打算让辅机入值门下省,侍中兼吏部尚书,你以为如何?”
长孙氏手抖了一下,“陛下已经和外臣们廷议过此事吗?”
“还没有,无忌是你兄长,也一直是我心腹,如今我登基称帝,便让他为相。”
长孙氏摇了摇头,“陛下,臣妾女流,不懂朝政,何况后宫本不该干政。
无忌是臣妾兄长,他还年轻,只怕不能胜任宰相之重任。”
李世民笑道:“朕也才二十四岁,无逸还比朕小两岁呢,辅助还比朕大些呢,年龄不是问题。”
“是,年龄不是问题,代郡王年轻,但功勋著著,战功赫赫,封疆多地,也是政绩隆厚。
可无忌却无代郡王这般军功、政绩,又是臣妾兄长,並不合適。
再则,
门下省如今有代郡王和郢国公为侍中了。”
“我打算让无逸拜尚书令,房玄龄为左僕射、杜如晦为右僕射,你阿舅高士廉和封德彝做中书令,无忌和宇文士及为侍中。”
长孙听了后不由的微微皱眉,“萧相和封相呢?”
“这两人位置要调整一下,萧璃执,总跟同僚不和,这样子怎么能做左僕射?朕打算让他外放一任州刺史,先让他脾气改改。
至於封德彝,朕如今方知,此人奸偽。先前居然暗中依附建成,骑墙观望两边下注。
陛下此前欲改立朕为太子,封德彝却力諫保建成。
如今他和萧璃为尚书省左右僕射,每与萧璃商议政事,都表示赞同,可到了朕面前,他却又说出相反主张。
如此奸诈,朕岂能继续用他为右僕射,让他也外放刺史吧。”
“陛下,如此一来,太上皇的宰相,可就全都罢去,如此会不会太急?
还有,尚书令位高权重,总领百官,过去一直由陛下亲领,那时也多是虚领,此职本朝,实际一直没有实授过。
代郡王確实功高,
可尚书省若由房杜二人分任左右僕射,
若再授无逸尚书令,是否合適呢?”
“而陛下让我阿兄做侍中,让我阿舅做中书令,如此一来,中枢两位宰相,皆是臣妾外戚。
自古外戚掌权,皆是大忌,甥舅同朝为相,更加不妥。
臣妾知道陛下这般安排,是对臣妾,对无忌他们的信任,可若真让他们都在中枢为相,
这只怕对陛下,对朝廷,对臣妾,对臣妾兄长、阿舅都没有半点好处。
臣妾以为,宰相之位非常重要,关乎国家气运,为天下瞩目,陛下为天子,不能如此草率,这样会让天下人以为陛下公器私用。”
李世民愣了下,
他打算登基后调整宰相班子,这个想法也还没对外人说过,没想到长孙居然反对了。
“辅机是你兄长,也是朕心腹,如今朕坐上这位子,可心里其实仍还有几分志芯。
朕骑马打天下,哪怕是对面十万敌军,也从不曾有半点畏惧。
可现在坐江山,朕面对著那些奏疏,说实话,有些心虚。朕怕当不好这个皇帝,
朕甚至有次做梦,梦到自己成了隋煬帝。
武德朝这些宰相、大臣们,朕大都信不过,现在最能信任的也只有无逸无忌玄龄克明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