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赶紧起来,装什么死狗
显德殿上,
有人发出了鬨笑声。
还不止一人。
李神通老脸涨红,他刚才竖耳听了半天,结果长长的实封名单居然没他的名字,
一时恼怒,这才站了出来。
却不料,新皇帝如此不给面子,当眾说他是常败將军。
常败將军,
倒也没错,
李神通当初在关中起兵,也拉起了一支队伍,可打仗还不如侄女平阳公主,后来也是把队伍交给李三娘统领。
等到大唐建立,他得堂兄李渊信任,让他出镇山东,给的权力很大,可他既打不过瓦岗李密,也打不过洛阳王世充,连北上的宇文化及都打不过,更別说河北竇建德,
他几乎丟掉了李唐在山东的所有地图,自己都成了竇建德的俘虏。
李神通不仅是常败,关键是很多败仗本来不会败,比如打宇文化及的聊城之战,宇文化及军粮耗尽派人乞降,可李神通居然拒绝,理由是他要攻下城池,然后宇文化及他们从江都携带北上的所有財物等,就都是他们的战利品了。
打就打吧,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com】
结果贝州刺史赵君德率部攻上城头的时候,只因他是归附的山东农民军首领,李神通不想让他抢了头功,不想多分赏赐,就下令撤兵,
结果就是这么一耽误,竇建德率大军杀到,李神通错失良机,大败而归。
李渊把山东交给李神通,
结果就是他折腾几年,把几乎整个山东尽失,连李世绩跟著他,因此把老爹都给被竇军俘虏了,自己也只能投降。
李世民对李神通的评价是很中肯的,
“玄龄、克明二人,很早就跟隨朕,屡从征伐,房谋杜断,岂是虚言。”
李世民越说脸色越不好看,
乾脆站了起来,
“叔父当初在关中举义旗迎接王师,確实也有功劳。
可太上皇开国后,也是立即加封叔父为郡王,不仅是叔父,叔父的弟弟神符也加封为襄邑王。
而在同年,又加封了你们兄弟的数个儿子为王。
到如今,
你们兄弟二人一共十五个儿子,俱封为郡王。
请问叔父,他们又有何功勋?
甚至他们中年幼者才几岁?”
“既然,今日叔父非要论功爭封,那朕今日便也乾脆把这事再好好议议。
朕以为,太上皇当初分封的宗室太滥了。
不仅本支子弟大多封王,许多血缘关係非常远的李氏子弟,没有什么功劳,也都封王。
这么多的宗室王,没有什么功劳而锦衣玉食,耗费国力。
尤其是那些尚是孩童就封王者。
朕认为,
那些没有军功,血缘关係较远的宗室王,当降其爵位为郡公、县公,
那些还未成丁者,又没军功者,就当全都罢撤其爵位,待將来成丁后,再授封低等爵位,將来有军功,再晋升高等爵位。”
“淮安王,你是朕五服以內的宗室近亲,你於国家就算没功劳也是有过苦劳的,
你和李神符的郡王爵位,朕可以保留。
但你的八个儿子,襄邑王的七个儿子,都还年少年幼,於国家並无功勋,受封郡王,就过了。
將他们通通降为县公吧,你以为如何?”
李神通站在那,
脸早已经涨成了猪肝色,他怎么也没料到,自己一时愤怒,站出来反对这封赏,
结果最后会换来这么个结果,
不仅被皇帝指责的毫不脸面,
现在还要把他兄弟俩的十五个儿子的郡王爵全给降为县公。
郡王到县公,
那是直接降了三级爵位。
“陛下,
李逸虽有军功,可他终究不是真正的皇族宗室,他一旁族,附属宗正,为何却能封王?
反倒是自家宗室,陛下却这般见外?”
“你要和无逸比?你拿什么比,你比不了。
你不仅比不了无逸,你就是跟义安王孝常,燕郡王李艺,你都比不了。”
“叔父若非是太祖景皇帝之孙,凭你的功绩,能封一个郡公就不错了。”
“以后只有皇帝的兄弟、子侄,才能直接封王,其余宗室旁支,都需要有足够的军功才能封王。”
这话含义,你淮安王李神通和襄邑王李神符兄弟俩,朕给你们保留郡王爵就已经是非常优待了,你们也別想要什么实封食邑了。
甚至你们兄弟的十五个儿子,都降为县公,也属於特別优待,否则以他们的年纪,还有他们的功勋情况,都可以不封爵。
借著这机会,
李世民拿李神通做典型,
挥刀向著那些皇族宗室旁枝们砍去,
李渊以前对李氏子孙非常豪爽,几乎太祖景皇帝李虎的孙子、曾孙们,几乎都封王了。
李渊不仅是对自家人大方,对所有人都很大方。
他那时是打江山,爭天下,到处封官授爵也属於很正常。
而如今,李世民即位称帝,天下只剩下一个梁师都在苟延残喘了,他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爭天下,而是如何治理天下。
这些大量的宗室王公,无疑也是个巨大的负担。
李世民狠起来自己亲兄弟都砍,还会在意这些旁枝么。
李神通也没想到,自己这几乎是捅了马窝蜂了,心中后悔不已,可又有何用。
这只出头鸟被打了后,
刚才殿上还有许多对那封赏名单不满的,这会也不敢跳出来了。
谁能想到,李神通这样的宗室郡王,也算较有资歷威望者,都能被皇帝驳的体无完肤脸面全无,其它人上去,还能有好?
其实名单虽长,
可也终究只有部份大臣能上榜,
没上榜,得不到实封的才是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