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到底谁才是主菜
但最后一根稻草,还是来自于那份“国家方便食品研究中心”的部分经营权承包合同。
让卫东想的是只要我咬定不接手什么房地产开发公司就行。
他迄今都只有和池世明那个江港地产,也是用这个地产公司承接了商州的北较场新城开发,沪海的国际社区。
然后施工的江州城建公司,他只挂名年薪一块钱的董事长。
连平汽在市中心的这块地建设,都是老耿带着城建公司从汽车总公司的地产开发公司手里承接建设,最终赚到的楼底商业门面,也属于平汽。
他是一点没沾手。
也就郊外工业园区,才全资掏钱修出来免费租借给平汽用二十年。
只要没执掌房地产开发公司,最多就是个顾问职责。
结果没想到白天尤启立已经跟这边谈妥的部分经营权承包合同,上面赫然罗列:主营业务涵盖方便食品加工、食品储运、农产品销售及运输物流等领域,并拓展房地产开发、进出口贸易等多种经营!!!
什么时候方便食品研究中心还能拓展房地产开发的活儿了?!!
让卫东看到这份合同的时候惊呆了。
主管部门都能审批通过吗?
主管部门领导就在旁边坐着说,我们觉得可以尝试下,特批的。
八十年代就这样,办个公司就能啥都做。
所以才有皮包公司打天下的说法。
更别提平京了,什么都能特批,特方便。
尤启立这会儿温顺得跟大猫似的坐在旁边,对他这张承包合同就是火箭助推器,没什么他不敢做的事。
但现在他只能签总经理经办人,人家认的是让卫东来担任这个研究中心法人。
让卫东坐在那看着合同,心头萦绕的就是签不签?
这个模式其实跟老耿那套城建公司的基本类似。
让卫东这么忙他才不会守着做这些事,具体都是总经理去干,但必须要他这个董事长来担保兜底。
但老耿做事他绝对放心,尤启立嘛……
让卫东转头看向大神,四年前他当做大神想追随,没想到兜兜转转四年下来,居然成了他当主公。
现在尤启立的眼中全都是炽热,希望拿到尚方宝剑的那种急切在拼命按捺。
虽然没开口说话,但眼底写的都是可以,只要能拿下来他甘愿俯首。
按说让卫东还是可以不签的,这货太能折腾……
偏偏就是这句把让卫东拖住了,仿佛只有他才知根知底的能钳制住尤启立,让他起码别那么离谱。
能力这位是真的不缺。
而且和金卓群有别,尤启立的道德观其实不差,他主观上没有违法犯罪都无所谓的狠辣。
做事还是有底线。
让卫东最后考问下:“你承包方便食品研究中心,准备马上着手的项目是什么?”
尤启立稍微犹豫片刻,还是透露出自己的成色:“就是你刚才提到有个细节,食品保存的问题,马上冬天要到了,实际上北方的冬天每年都要储存很多蔬菜过冬,传统的土方法很难保证蔬菜新鲜,如果用雪柜储藏就鞥呢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从国外进口这种冰箱雪柜。”
让卫东心里顿时只能卧槽卧槽卧槽……
他那些金点子,都是基于天眼。
所以面对林望复这种可以打造发明声卡佩服得立刻股份对半,全力支持对方发达。
尤启立也是这样。
八十年代真没几个人能注意到有些冰箱冰柜的冷藏能力。
后来有些电视广告喜欢渲染的冰箱里的鱼拿出来都能活蹦乱跳。
更没人想到这个思路要反过来卖给冬天够冷的北方。
恰恰是动不动可能会降温到零度下的北方,最需要能精确控温的冰箱、雪柜来保存新鲜蔬菜。
如果是让卫东解决这个问题,他肯定是动用三四十年后的最终结论,大力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产业,让冬天的北方依旧有新鲜蔬菜产出。
但塑料薄膜成本、种植技术等可能一时半会儿做不到。
所以绝对想不到这招。
而且最精彩的在于,旁听的有位领导皱眉:“进口冰箱?为了保护民族工业,经委和六个部委制定了452号文件,严控家电进口吧?”
现在就知道让卫东在什么层面了,他是可以直接跟经委……六部委不就是工业产出的一二三四五六机部嘛,熟得很。
尤启立显然没想到现场有这么熟悉业务的领导,猝不及防了下才终于承认:“我恰恰把452号文件反复研究了下,发现有个附件规定,容积在360升以上的电冰箱反而不在控制进口之列,关税很低。”
让卫东已经哈哈哈的大笑了。
360升,这个年代的人冰箱都见得少,自然没概念。
后来见得多了,他还收过不少税务大院的这种纸皮呢,所以恰恰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