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厅堂里,官媒薛嬷嬷满面笑容,声音洪亮又喜庆。
“给肖大夫人道喜了!贵府大爷春宁公子青年才俊,名动京城,钟家老爷夫人是早有耳闻,心生欢喜。”
薜嬷嬷道:“特遣老身前去求娶,幸不辱使命,钟府之意是愿与肖府永结秦晋之好!”
“劳烦薛嬷嬷走这一趟。钟府诗礼传家,钟小姐贤淑之名,我亦有所闻。春宁能得钟家青睐,也是他的福气。此事,我们尽快商议。”
许氏端坐,嘴角含笑,语气庄重又不失温和。
她微微侧首示意,身旁的丫鬟恭敬地递上一个准备好的红封:“一点辛苦茶钱,嬷嬷莫要推辞。”
“夫人客气,夫人客气。”
薜嬷嬷自然是满心欢喜,
手中捧着春宁的泥金庚帖,封面精致前往钟府提亲去了。
送走了薜嬷嬷,下人说二姑娘和姑爷回府了。
“赶紧的,快请。”
许氏呷了一口茶,捶了捶自己的老腰:“哎,年纪大了,这一天天的事儿多,还真是累哟。”
府中的中馈都交给儿媳朱氏打理了,但是涉及到春宁春燕春姝的大事,还得许氏上阵。
“辛苦大嫂了。”
徐氏笑意盈盈:“这些事儿也只有大嫂才能做好。”
“你呀你呀,真正是福气好得让人羡慕。”
许氏面对弟媳也是无奈的摇头。
同样是为人妻为人母,徐氏就是佛系得吓人。
儿子的亲事她都不管,只让她这个当大伯母的去折腾。
偏偏,儿女都特别的争气。
“是啊,遇上大嫂就是我的福气。”
许氏……她能怎么办?
自己的弟媳自己宠着呗。
“是的,有大伯母都是我们的福气。”
春暖笑着走了进来。
“暖暖见过大伯母,见过母亲,见过长嫂。”
“暖暖啊,我的暖暖,总算回来了,快来坐。”
许氏拉着春暖就坐在了自己的下首。
徐氏也懒得去管了,反正女儿是她的,回头还是会和自己亲香。
“暖暖,这一路上可还顺利。”
“挺好的。”
报喜不报忧,孩子路上生病那些事儿就省略去了,小孩子吃五谷生百病,小病小灾的她完全能搞定,没必要说,毕竟过去的事儿了,说出来平白增添几分焦虑。
“现在好了,我们一家人终于在京城团聚了,真好啊。”
许氏想起来了:“暖暖,春宁的好事儿将近了。”
“春燕和春姝春宁,谁的喜事先办?”
“春燕和春姝下个月办,春燕三月十八,春姝三月二十六,相差几日。”许氏道:“春宁等着媒婆这边去合八字,到时候再和钟家商议婚期。”
“三桩喜事,分别在三房里,若不然也会冲撞的。”徐氏道:“这样最好,三房人都有喜事儿。”
“是啊,按规矩,一家人一年不能同时嫁娶,正好了,咱们是三房人,就相互不影响。”
不是她们着急嫁娶啊,而是被形势所逼。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肖家落难这些年生生的耽搁了孩子的亲事,不能再拖了。
谁知道拖下去又会出什么变故呢。
毕竟林家老太爷身体也不怎么好了,万一又遇上守孝那就不好说了。
“真好啊。”
春暖欢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