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没回来?”
“春玉和盼盼在庄上去了,夏老夫人喜欢庄上生活。”
“倒也不巧。”
春暖知道,长姐应该过得很幸福了。
“估计着我们一家要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得等春燕嫁人的时候了。”
是啊,就算是在同一座城里,也并不是想见就能见的。
春暖回来了,春安和沐阳拜师的事儿就提上了日程。
“都是自己一家人,不必搞得这么正式。”
大伯母居然说还要行拜师之礼,春暖觉得没这个必要。
“正因为是一家人,更应该拜师,礼不可废。”
最后决定在春燕出嫁前一天举行拜师礼。
春安和肖沐阳都很高兴。
“你们入我门当我弟子,我有两个要求。”
“阿姐(姑姑)请讲。”
“一是要有真本事,二是要有真学问,读书也不能落下,能不能办到?”
“能。”
嘴上说能,心里却是哀嚎不已,孩子命苦啊,学医还得读书。
但是,阿姐(姑姑)要求的事儿不得不做。
男宾这边,赵明华与岳父聊了聊,岳父却自觉很尴尬,因为他发现自己在漠北多年,对京中之事朝中之事知之甚少,借口有事儿先溜了,让儿子春宁陪着。
春宁与赵明华是老相识,又年轻。
而且,春宁一直很佩服姐夫赵明华,总觉得他不是简单的一个商人那么简单。
果然边喝茶边聊天,然后春宁就发现:姐夫知道的比他知道的还要全面!
言谈中,姐夫传授给自己的官场之道也相当的受用。
就很想知道:姐夫是哪来的渠道知识啊?
“春宁,凡事不急,一步一步来的。”
知道小舅子很崇拜自己,赵明华内心是爽的,但是言语中还是很谦逊:“你很优秀,年纪轻轻入了翰林院,以后前程很远大的。”
“姐夫过奖了!”
聊天之中,说起了春宁婚事。
春宁害羞不已。
“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而此时的钟府,薜嬷嬷满脸笑容送上了春宁的生辰八字。
“钟夫人,这是肖公子的生辰八字,肖大太太嘱咐,务必将小姐庚帖请回,予钦天监合算,祈望天作之合。”
钟夫人早已将闺女的庚帖备好,用一方簇新的锦缎包裹,郑重交予薛嬷嬷。
“有劳嬷嬷。这是小女兰儿的庚帖。但愿两个孩子八字相合,福缘深厚。”
她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这关乎儿女终身,虽是走过场,却也至关重要。
是的,她与肖家两位太太相交甚欢,春宁也是女儿心仪之人。
只是,真的很担心八字相不相合。
待送走薜嬷嬷后,钟兰就迎了上来。
“母亲……”
脸上带着娇羞和期盼。
“你这孩子,嫁衣綉得如何了?”
果然是女大不中留啊,留来留去留成仇。
看看,这孩子是多么的期待能成为新娘。
“一直在绣呢,下个月就可以完工。”钟兰娇羞问:“肖家那边可有什么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