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周边几乎全是冰渍丘陵和狭窄的u型谷,地貌也是丛林密布,想要大力发展农业,是相当不容易的。
固安堡开拓一年多时间,也就弄出了一百多亩地,栽种的蔬菜和粮食也是长得参差不齐,产量显见是低得可怜。
这就使得寨子里物产不是很丰裕,除了鱼干、土豆和玉米外,基本上没什么像样的东西招待本土来的大人物们。
在参加了一场简陋而又寒酸的招待宴会后,罗从南还未来得及休息,便接到新华湾拓殖队负责人的传召,命他立即前去开会。
他不敢怠慢,穿戴整齐后,立时匆匆赶到领导的下榻处。
“……你们固安堡人力不足,仅凭自身力量想要多弄出一些田地来种粮食,短时间内是不太现实的。为今之计,你们当要因地制宜,根据现有条件,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和目标。”
“固安堡作为连接启明岛核心基地和新华湾拓殖区的必经之地,关键海上要冲,定位就应该是一座港口补给点。”
“那么,你们是不是要大力发展一下果蔬种植,多建一些仓库和旅社,为往来船只做好中途食水物资补给和停泊休整的服务功能。”
“可是,你瞧瞧这一年多来,你们都做了什么?码头没修,移民安置区没修,货栈也没修,就连菜地都没多开辟几亩。”
“你们觉得只要多种点粮食,能填饱自己的肚子就可以了?……哼,幼稚的想法!”
“要知道,我新华湾拓殖区是一个整体,发展要统筹兼顾,更要突出地区特点,切不要只顾着自己埋头苦干,而忽略整体发展步调。”
“……”
官厅内,新华湾拓展队负责人吕振中正在毫不客气地训斥着固安堡屯长余中民,言辞犀利,仿若锐利的箭矢,一支支射向余中民,似乎对他这一年来的工作成果甚是不满意。
罗从南悄然步入官厅,微微躬身行礼后,静静站在一旁。
吕振中瞥了他一眼,神色稍缓,抬手示意他坐下。
“好了,你下去好生思量一番,跟下面的人也要多商量商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争取早日将固安堡打造成一个设施较为完备的物资补给中转港。”
“是,大人!”余中民暗自长吁一口气,恭敬地施了一礼,后退几步,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然后转身出了官厅。
“罗队长……”吕振中转头看向罗从南。
“卑职在!”罗从南躬身应道。
“你虽然属于内务部警察系统,但也是老于军伍的悍将。”吕振中眼神灼灼地看着他,“你到了新华湾拓殖区,不知是否可以镇住局面,让我们在整个地区安全无虞地进行开发和建设?”
“……”罗从南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请大人吩咐,卑职愿效死!”
“吩咐?”吕振中笑了笑,上前几步,拍了拍他的肩膀,“罗队长,你身为我新华湾副总警队长,要有主观能动性,可不能事事让我来安排,诸多要务也由我来吩咐。”
“大人……”罗从南闻言,怔了半响,硬着头皮说道:“大人可是说拓殖区境内的土著部落……”
“你觉得呢?”吕振中没好气地反问道。
西班牙人距离此地十万八千里,能威胁新华湾拓殖区的自然只能是当地原住民部落。
通过先期拓殖人员反馈,海晏堡、华安堡、宣汉堡、抚安堡等地区皆有若干大型土著部落,人口多者一百五十余,人口少者也有四五十,基本上都居住在沿海平原以及河谷平坝地区,以采集、狩猎和捕鱼为生。
尤其是在宣汉堡周边,因为东边有一个大湖(今西雅图以东的华盛顿湖),水草丰茂,气候舒适,更是聚集了七八个土著部落,总的人口规模可能超过两千人(即杜瓦米什人,后期的酋长西雅图的名字成为城市名)。
这些土著人极为擅长制造红杉独木舟,不仅于河水溪流中大量捕捞洄游鲑鱼,也经常在鱼获汛期外驶入大海之中,捕捞各类海鱼,小日子也算过得不错。
然而,当新华移民来到此处后,在度过了初期的友好期,因为土地、鲑鱼捕捞等问题,逐渐开始产生矛盾和冲突。
比如,当地部落认为新华移民抢占了他们鲑鱼捕捞区域,造成了他们鱼获减少。
比如,部分部落会视雪松为神圣树木,与新华移民的伐木需求产生直接冲突。
比如,也有部落认为新华移民侵入了他们的传统狩猎区。
虽然,目前新华拓殖区辖下的堡寨和定居点尚未与当地土著部落爆发严重的武装冲突,但零星的对峙和驱逐行为却时有发生。
当然,在新华人到来之前,这些土著部落之间也会因鲑鱼捕捞权和领地遭侵犯而经常发生摩擦,乃至冲突和仇杀。
面对这种情形,新华移民囿于初来乍到不熟地方“民情”,一般都是采取隐忍退让的策略,甚至在面对当地土著部落强势威胁时,还会委曲求全,以较为“优惠”的价格,为他们提供部分粮食、盐巴以及少量铁器,以此来换取“猥琐发育”的机会。
如今,随着第二批一千二百多的移民输入,整个新华湾拓殖区人口总规模将达两千人,论整体实力的话,绝对是当地最大的“部落势力”。
没有之一!
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该对地方土著部落宣之以威,让所有人知道这里谁才是大小王?
“卑职明白了!”罗从南经吕振中稍微提点,立时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了。
“卑职履任后,当加紧整训地方民兵,然后适时对周边土人展开一场大规模地扫荡,厘清我新华与土人部落之间的从属关系,并为整个拓殖区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嗯,勿要太多杀戮。铁血之外,也当以怀柔,一紧一弛,需要掌握好一个度。”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