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去捅建奴的后心窝”
崇祯六年十一月二日(1633年12月27日),旅顺城总兵府内炭火噼啪,黄龙披着厚重的貂裘大氅,指尖敲击着案几上的塘报。
窗外寒风呼啸,卷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窗棂上,发出细密的沙沙声。
东江镇前协参将李维鸾肃立阶下,嗓音沉厚,声音在空旷的大堂里回荡。
“……盖州据报,十一月上旬,建奴阿巴泰率满洲八旗镶红旗一部、汉军旗一部,共计约两千奴兵进驻海州。”
“……三日前,宁远传来的消息,建奴阿济格领兵数万,奔袭锦州,拔六座敦口、两座小堡,兵锋已进抵锦州城下。”
“……皮岛沈世魁来报,建奴一部千余先锋,进驻归服堡(今丹东东港市附近),正在不断探查江面上冻情况,意图东进朝鲜。”
“……”
厅内众将屏息,只听得炭火偶尔爆裂的声响。
“你怎么看?”黄龙目光扫过厅内诸将,最终落在尚可喜身上。
“回总镇。”尚可喜躬身一礼,谨慎地回道:“建奴此番动作诡谲,卑职暂难判定其主攻方向。”
“呵呵……”黄龙轻笑几声,摆了摆手,温言说道:“既然无法判断,那就依着自己的感觉,说说看建奴准备要打哪个?……瞧建奴这副阵势,怕是要搞出一波大动静,我东江镇当以何应对?”
“总镇,纵观我大明与建奴作战数十年经历,建奴尤擅利用冬季江河封冻,便于骑兵机动,而我明军疏于防备之际,骤然发起军事行动。”尚可喜沉声说道:“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建奴于冬末春寒时节,突袭抚顺关,继而窥视沈阳、辽阳。”
“天启元年(1621年)十二月,建奴利用辽河封冻跨河进攻,破广宁,王化贞溃逃。”
“天启六年(1626年)一月,建奴又以冰河上冻之际,出兵攻宁远,但遭袁逆击退,败师而返。”
“崇祯二年(1629年),建奴再次于冬时,起兵数万绕过蒙古,突入长城,肆虐京畿数月,于我大明重创。”
“而此时,又正值冬日,鸭绿江渐冻,建奴又厉兵秣马,动作不断,明显要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行动。通过各方信息汇总,末将以为,建奴当攻……朝鲜。”
“哦?”黄龙闻言,眉头一挑,“为何不是锦州、宁远?毕竟,这个时候,建奴阿济格已经跟关宁军交上手了,还夺下数座敦口、小堡,兵锋直抵锦州城下。”
“总镇,就凭阿济格这万余兵马,恐难以攻陷锦州。”
“万一,阿济格这厮是建奴的先头部队呢?”黄龙笑着问道:“焉知建奴的后续主力不会逐次赶来?”
“总镇,若是建奴真的有意进攻锦州,岂会这般逐次添油的打法?”尚可喜面色凝重地说道:“要知道,锦州、宁远等重镇在屡遭建奴攻击后,其防御力度也得到空前加强。去年,锦州城更换了十余门威力更大的新夷大炮,驻军人数更是增加至一万五千余,岂是建奴万余先头部队所能攻克的?”
“倘若,建奴当真大举围攻锦州,如此这般逐次增兵,必然早为关宁所警惕,亦同样增兵以对。长期僵持下去,建奴数万大军也只能徒于冬日旷野中消耗,打到最后,不过是数年前的宁锦之役的重复罢了。”
“你们怎么看?”黄龙对尚可喜的分析不置可否,转头又看向厅大内的其他属下将官。
“总镇,末将以为,建奴的攻击方向很可能是锦州、宁远一线。”李维鸾抱拳说道:“当然,建奴可能会分出一部兵力,侧击我东江镇,以彻底消除其侧翼的军事威胁。至于朝鲜,不过是虚言恐吓而已。”
“总镇,末将也认为建奴当主攻锦州。”复州游击项祚临上前一步,非常笃定地说道:“要是建奴真的要东征朝鲜,何须这般大费周章,直接出兵数万八旗精锐,便能凿穿整个朝鲜,逼迫朝鲜再签一个城下之盟。”
“说的是。”旅顺守备樊化龙也跟着附和道:“哪有在打朝鲜的时候,还提前将进攻时间和进攻路线告诉对方的道理?建奴此番必是虚张声势,实则欲诱我分兵!”
“我认为我大哥……呃,尚参将说得有道理。”金州守备尚可义却站出来支持尚可喜的推测,“这半年以来,建奴与朝鲜之间争执不断,多次声言要武力教训朝鲜。此番集结的数万兵马,以及筹集大量粮草辎重,也多屯于辽阳、平州(今本溪市平山区)等地,东征意图非常明显。”
“……”黄龙在大厅内来回踱着步,心中思虑不断,反复斟酌。
这两年来,东江镇不断地与建奴在辽东半岛进行拉锯厮杀,双方之间就诸多战略要地的争夺,反复而血腥。
位于更靠北的复州、盖州、营州、岫岩堡等地,曾数度易手,但东江镇只要有机会便又会出兵将上述堡寨袭占。
倘若,建奴聚大军来攻,东江镇便主动弃守,缩回旅顺、复州、金州等主要核心堡垒群,借助坚城固垒和水师往来支援,跟建奴长期对峙。
总之,建奴想要跟东江镇进行堂堂之阵,搞什么围点打援,诱敌深入之类的歼灭式战斗,黄龙是一概不奉陪,见势不妙,立即缩回沿海几处坚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