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新吏(一)
1641年1月3日,初冬的暖阳刚穿透晨雾,洒满大地时,刘文成乘坐一辆牛车,来到了永平堡西南十几里外的合湾屯。
赶车的屯民与几名轮值民兵打了一声招呼,径直驶入寨子,往屯署公房行去。
“到了,刘书办。”牛车停了下来,那车夫讨好地朝他笑了笑。
“嗯。”刘文成矜持地应了一声,从车上跳了下来,下意识地理了理皱巴巴的衣服,然后抬头望了过去。
随即,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愣在原地。
没有雕梁画栋的官署,没有吟诗作对的幕僚,入眼所及之处,满是扛着木料的移民,夯土声、嘶喊声、吵闹声,铁器碰撞声混杂着扑面而来。
寨子一侧的空地上,几个穿着短褂的汉子正用墨斗在地上放线,旁边堆着泥土(水泥)、砖石和一根根木料。
还有一群妇人,正赶着一群鸭子朝不远处的小溪觅食。
在寨子外面不远的田垄间,三三两两的移民正弯腰平整土地,铁犁划过黑土的痕迹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这里便是永平辖下的屯殖官署所在?
“哟,这是刘文书吧?”一个粗声粗气的声音传来。
循声望去,是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脖子上挂着一条汗巾,手里拎着一本记事板。
“敢问……”刘文成拱了拱手,小心地询问。
“有啥敢问不敢问的!”那汉子笑着说道:“我是合湾屯的民兵队长,叫张大河。前些日子,便收到了叶大人的公文,说是给我们派来了新文书。走吧,不要愣在这里了,周屯长在公房里还等着你呢!”
刘文成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点头说道:“有劳张队长……”
他本想再多寒暄几句“久仰”、“幸会”,却见张大河径直转身就走,步履生风,只得快步跟上。
公房门口,出来两个屯民,看到张大河便笑着打招呼:“张头,新文书来了?”
张大河扬了扬下巴:“叶大人亲点的人,都机灵着点。”
公房是三间连在一起的砖房,屋顶压着青瓦,墙角还堆着许多未拆封的麻袋。
屋内中央摆着两张松木桌,桌上摊着一堆文书资料,封面上分别写着“田亩台账”、“物资消耗”、“工时登记”,七八个穿着粗布短打的男子围坐在木桌两边。
刘文成注意到他们裤腿都沾着泥点,有个年轻人的草鞋还破了洞,露出黑黢黢的脚趾。
合湾屯的周屯长则站在墙边的木板草略图前,手里捏着炭笔标注着什么。
见张大河领着刘文成进来,回头看了一眼,微微点了下头:“来了?先坐。”
刘文成闻言,寻了一个木凳坐下,并不动声色地移了移位置,与那几个“泥腿子”稍稍拉开了点距离。
半响,周作民转过身来,先是扫了一圈众人,然后伸手指了指刘文成:“这位是拓殖分区派来的刘文书,以后诸多事项也要向他通报。现在,汇报各组工作进度。”
一名面容枯瘦的汉子首先发言,他粗糙的手指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我们一组到昨天为止,已垦出三十五亩地,但引水渠还未修建,估摸今明两天能成……”
接着是二组的汇报:“……新垦耕地三十二亩,修建水渠七百五十米……”
“……三组伐木一百二十棵,清理荒地二十六亩,考虑到要挖掘大量树根,我们需要申请几头耕牛……”
“……”
刘文成听得昏昏欲睡,这些琐碎事务与他想象的“江山作画”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