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号情况稍好,底舱龙骨无恙,但需要更换两根主桅和大部分帆缆。水线下的船板也要加固休整一下,最快……也得十来天。”
“嘿,这下子,麻烦大了!”
众人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这意味着,他们这些船员和三百多个移民至少要被困在岛上十天半月。
“派人乘坐小艇回广州求援如何?”有人提议。
“从这里回广州,顺利的话也要大半个月。来回就是一个多月。”李德海摇摇头,脸上忧色更重:“万一,这期间琉球人调兵来报复,我们这点人,守得住吗?”
“还有,广州商站只有商船和银子,可没有兵。要是跟琉球人打起来,也救不了咱们。”孙德禄小声地嘀咕道。
一时间,众人沉默下来。
海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仿佛也捎来了隐约的杀机。
这时,一个名叫王琮的年轻文书突然开口,他原本是准备返回北瀛述职,似乎想到了什么:“诸位,我们不能只往西看,还得往南看!”
“往南?”众人看向他。
“对,往南!”王琮眼中流出几分希冀,“我们新华在吕宋南边的吕宋岛经营四年,根基渐稳。听闻,那里已有数万拓殖移民,还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地方自卫军,更有两艘装备了十数门火炮的武装大船。”
“从此地往吕宋,若借北风,快则十余日可达。若能求得吕宋派出兵船来接应,莫说这岛上的琉球官吏,便是他们王府派大军来,我们也有一搏之力!”
“是了,吕宋有我们自己人!有兵有船!”
此言一出,众人立时精神一振。
“对呀!我们怎生把吕宋给忘了!”
赵大钧猛地一拍大腿:“就这么干。咱们集中所有人力物力,先将‘福宁号’抢修好,然后去吕宋求援。剩下的人趁着琉球军队尚未到来之前,建个木寨,动员并武装所有移民,在这里坚守待援!”
李德海沉吟片刻,重重地点了点头:“行,就这么定了。木寨就别建了,没那个时间,不如索性夺了岛上的琉球官寨,稍事整顿一番,依为凭持!”
计议已定,这群原本只想着避风修船的移民,瞬间被逼成了不得不铤而走险的“海盗”。
李德海立即将所有青壮移民组织起来,算上水手,共得一百八十人。
他将其分为两队,一队由他亲自带领,直接扑向数里外那个简陋的八重山官厅。
另一队由老舵工陈伯带领,负责看管俘虏、警戒海滩并保护老弱。
攻击过程顺利得超乎想象。
那座所谓的官厅,防御极为松懈,驻守的十余名琉球丁壮在闻知目差官被抓,早已心中惶惶,此时见到一群手持明晃晃刀剑的“海盗”扑来,更是胆寒。
当火枪再次爆发出震慑人心的轰鸣,他们几乎未做任何像样的抵抗,便纷纷跪地乞降。
官寨内,包括几名小官在内的十余琉球差人全数就擒,库房中储存的有限粮食、布匹等物资,也尽数落入掌控。
站在原本属于目差官麻顺则的简陋厅堂中,李德海随手翻看着缴获的琉球官印和一堆账册,心情复杂难言。
他环顾身边同样有些茫然而又带着几分兴奋的同伴,深吸一口气,高声说道:“弟兄们,事已至此,多想无益!这岛,咱们算是暂时占下了。此举,不是为了当海盗,是为了活命,等吕宋援兵来救咱们!”
他立刻开始分派任务:“王琮,你识文断字,带几个人,清点官厅里的物资、账册。还有,把抓来的那些琉球官吏分开审问,摸摸岛上的具体情形,看看有没有能为我们所用的人,尤其是懂汉话的汉人后裔。”
“老方,你带所有船匠,全力抢修‘福宁号’,这是咱们求救的希望,不容有失!”
“阿禄,你带人把岛上能找到的船只,无论大小,一律都控制起来,谨防有人出海通风报信!”
“老董,你负责将所有移民尽快迁入寨中,组织人手,立刻加固寨墙,增设望哨,收集滚木礌石!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把这官寨打造成一个坚硬的乌龟壳!”
整个美崎岛顿时忙碌起来。
移民们虽然惶恐,但在船员的踢打嘶吼下,很快便动作起来。
在一个令人猝不及防而又惶然的午后,这座毗邻东番岛(今台湾)的小岛,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猝然易主。
站在简陋的望楼上,李德海和赵大钧看着这片陌生的土地。
近处是略显凌乱的甘蔗田和稻田,远处是连绵的翠绿山丘。
数百移民和征发的琉球居民正在寨内外忙碌着,按照船员的吩咐,加固栅栏,修建工事,收集物资。
“我们……真的占了这岛了?”赵大钧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依旧觉得有些恍惚,如同置身梦境。
李德海沉默良久,脸上挂着几分无奈的苦笑:“事急从权,一切不过为了活命罢了。至于以后……等吕宋或者广州的消息吧。”
“日他老母,第一次跟琉球人接触,竟是这番情形!”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