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风起北美1625 > 第587章 接触(七)

第587章 接触(七)

钟明辉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听不出喜怒:“哦?修好?我新华与你们大清,似乎并无旧谊,近年来,反而在朝鲜、辽南、东江之地,冲突摩擦不断,何来修好之说?”

陈鉴脸上堆起诚恳的笑容:“钟先生明鉴。以往些许摩擦,皆是误会。我摄政王睿智通达,深知贵邦乃海外强龙,实力非凡。”

“我大清与新华,远日无怨,近日无仇,实无根本之利害冲突。此前兵戈相向,皆因贵邦受明廷蛊惑,为其张目所致。”

“如今明朝气数已尽,内忧外患,烽烟四起,想必钟先生比敝人更为清楚。我大清愿与贵方摒弃前嫌,永结盟好,共伐中原。”

他顿了顿,见钟明辉只是静静听着,便继续抛出条件:“摄政王有言,凡明廷昔日允诺贵方之各项条款,无论涉及贸易、驻泊、乃至土地,我大清皆可尽数应允,并可在此基础上,再添几分厚利!”

此言一出,连侍立一旁的张友功都微微动容。

钟明辉却只是眉毛微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陈鉴见对方似乎有意,精神一振,声音也提高了几分:“听闻贵邦火器犀利,甲胄精良。我大清愿以高出明廷市价两到三成的价格,大量采购贵方的火炮、火铳以及各类军资护甲。呃,此乃长期买卖,绝非一锤子交易。”

接着,他抛出了一个更具诱惑力的条件:“此外,我摄政王知悉,贵邦地广人稀,亟需丁口充实。我大清可无偿向贵邦提供人口,助贵邦开拓。”

“至于数量嘛,三万、五万当不在话下,即便十万之数,亦可商议。至于来源,钟先生不必担忧,我八旗劲旅破关而入,自会为贵邦弄来足够的人口,男女老幼,任凭挑选。”

“贵邦运来之粮食、布匹、药材乃至各类奇巧之物,我大清皆可以最为优厚价格悉数收购,绝无拖欠。只要贵邦应允,自此不再支持明廷,停止一切针对我大清的敌对行动。摄政王承诺,贵邦此前在明廷处未曾获得之利益,我大清皆予之!”

“嗯。”钟明辉微微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陈鉴见状,继续说道:“钟先生,我大清与贵邦实乃天作之合。明廷僵化腐朽,天怒人怨,已是枯木难支。而我大清如日方升,锐意进取。贵邦何苦为将死之明朝火中取栗?”

“若贵邦愿助我大清一臂之力,莫说些许财货人口,便是这辽东半岛,乃至未来中原疆土,我大清也会尽你之所求,割取予你新华……”

说着,他静静地看着钟明辉,等待他的回应。

钟明辉听完,缓缓将茶杯放下,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

他身体微微前倾,看着陈鉴,语气带着一种奇特的探究意味:“陈鉴是吧?不知道你此前任大明何职呀?”

“嗯?……”陈鉴楞了一下,随即拱手说道:“在下曾任沈阳兵备道佥事,分巡辽海东宁道,兼理粮饷。”

他顿了顿,声音略微低沉:“天启元年,沈阳城破,在下……不得已弃暗投明,随众归顺大清。“

钟明辉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哦?沈阳兵备道佥事,正五品的文官,掌一方军务粮饷,守土有责。却不知陈先生当年是如何'不得已'的?“

陈鉴脸上掠过一丝窘迫,但很快恢复镇定:“钟先生明鉴。当年沈阳孤城,外无援兵,内无粮草,阖城百姓性命攸关。在下……在下也是为保全一城生灵……“

“保全生灵?“钟明辉轻轻摇头,“可我听闻,沈阳城破之日,军民死伤数万,被掳者不计其数。陈先生所谓的保全,就是开城迎敌,继而转身事贼?“

陈鉴面色微变,强自镇定道:“钟先生此言差矣。明朝气数已尽,政昏君暗,民不聊生。我大清虽起于关外,然政清人和,颇有新兴之气。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此乃古之常理。“

“好一个良禽择木而栖!“钟明辉忽然轻笑一声,“却不知陈先生这'良禽',是以何标准择木?是以官职高低,还是以俸禄厚薄?当年沈阳城破,你选择保全性命,他日若大明复起,涤荡神州,陈先生是否又要另择新枝,转投大明?“

陈鉴被这番话说得面红耳赤,聂聂而言:“钟先生,此……此皆陈年旧事,何必再提。当年沈阳之事,其中曲折,非三言两语所能尽述。在下今日前来,实是奉大清摄政王重托,欲与贵邦共商大计。“

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声音渐渐恢复平稳:“摄政王雄才大略,深知贵邦实力非凡。若贵我双方能化干戈为玉帛,非但辽南可保太平,便是整个关外,也未尝不可划界而治。至于先前承诺的火器采购、人口输送等事宜,大清必当一一兑现,绝无虚言。“

“钟先生乃是明白人。如今明廷内忧外患,气数将尽。贵邦与其扶持一个将倾之大厦,何不与新兴之大清共谋大业?这其中利害,还望三思。“

“三思?”钟明辉笑了笑,“说来,你们摄政王还真是‘慷慨大方’啊。这些条件,听得钟某甚为心动。”

陈鉴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以为事有可为。

然而,钟明辉接下来的话却让他脸色微变:“只是,钟某有几个疑问,还望‘大学士’解惑一二。”

“钟先生请讲。”

“贵国承诺的人口,可是指贵国八旗劲旅入我华夏中原,劫掠大明百姓?”钟明辉死死盯着他的眼睛,“将我汉家子民如同牲畜般掳掠,再转手‘赠送’于我,贵国是觉得,我新华与尔等一般是那不通教化的蛮夷,专以掳人为乐吗?”

陈鉴没料到对方会在此事上发难,眉头一皱,辩解道:“钟先生此言差矣。那些汉民,在明朝天灾人祸之下,未必能苟全性命。而我大清将其‘转移’至辽东,却不失为其活命的唯一之途。若是将他们转赠予贵邦,同样是给他们一条生路。且贵邦不是正缺人丁……”

“好一个活命之途!”钟明辉冷笑道:“贵邦屡次入寇大明,屠城掠地,杀戮我无数华夏同胞,岂是活命之途?我新华虽僻处海外,然根在华夏,同文同种,岂能坐视同胞受难,反而助纣为虐,接受你们此等条件?”

陈鉴急忙辩解:“钟先生此言,未免过于执着于血脉之见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明朝气数已尽,崇祯皇帝昏聩,官场腐败,民不聊生,此乃天命使然。”

“我大清应运而起,正欲涤荡中原,再造乾坤。贵邦若能顺应天命,与我大清合作,实为明智之举,何来助纣为虐之说?至于那些草芥小民,能为我大清与贵邦之大业略尽绵薄,亦是他们的造化……”

“造化?”钟明辉打断了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好一个‘造化’!陈大学士,你也是读书人出身,竟能说出如此言语?将掳掠我同胞、视人命如草芥说得如此轻描淡写,真是令钟某‘大开眼界’。”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陈鉴,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

“你们愿意给人口,我相信。只要我新华点头,你们定然会毫不犹豫地破关而入,烧杀抢掠,将成千上万的百姓像牲畜一样驱赶至海边,交给我们。你们愿意割让土地,我也相信。为了换取支持,莫说辽东半岛,便是更重要的地方,你们也舍得。”

钟明辉猛地转身,眼神凌厉地看向陈鉴:“但问题是,我新华,需要与你们合作吗?”

“钟先生的意思是……”陈鉴脸上露出一丝失望之色。

“道不同不相为谋!”钟明辉摇摇头说道:“尔等清虏视汉民如草芥,劫掠屠戮,乃我新华绝不能容忍之事。更甚者,你们欲觊觎中原神器,取大明而代之,战火连绵,生灵涂炭,此乃逆历史潮流而动。”

“你们清虏纵能凭一时悍勇攻城略地,可曾真正懂得如何治理这亿兆生民?可曾懂得何为文明,何为道义?”

看着面色铁青的陈鉴,钟明辉叹了一口气:“回去告诉多尔衮,他开出的条件,很诱人,也很‘慷慨大方’。”

“但有些东西,是不能用价格来衡量的。我新华不会与蛮夷做交易,更不会为虎作伥。今日助力大明,非因大明可救,而是因我新华自有道路,欲挽亿兆华夏生民之绝境。”

陈鉴脸色一阵青白,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钟明辉那冰冷而坚定的神情,以及旁边张友功做出的“请”的手势,终究将话咽了回去。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勉强保持礼节,拱了拱手:“钟先生之言,在下必当一字不差,回禀摄政王。但愿……他日贵邦不会后悔今日之决断。”

说罢,与孙定辽转身悻悻而去。

望着他们消失在门外的背影,张友功忍不住低声道:“大帅,清虏所开条件,确实……确实很有吸引力。就这么回绝了,是否……”

钟明辉转过身,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友功,你要记住,有些钱,沾着血,不能赚。有些路,走错了,就回不了头。”

“我新华立国之本,在于开拓与自强,而非与虎谋皮。建虏凶残狡诈,毫无信义可言,与之合作,无异于饮鸩止渴。”

“是,小人省得。”张友功忙不迭地躬身应道。

“去通知小虎……”钟明辉走到炭盆前,抓起火钳挑了挑火苗,轻声吩咐道:“将那两名清虏使者绑了,送到辽南总兵府。”

“啊?”张友功惊讶地看着他,“大帅,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这般举动,怕是……”

“废什么话!”钟明辉面色沉了下来,冷声斥道:“清虏算哪门子国?他们每个人手上可都沾染了不少大明百姓的鲜血!拿了他们,正好替那些冤死的大明军民报仇。”

“再说了,斩杀使者,咱们又不是第一次做了。……赶紧的去办!”

“是,大帅!”张友功不敢再言,躬身领命而去。

书房重归寂静。

钟明辉走到坤舆图前,目光掠过辽南、沈阳、宁古塔,最终停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

炭火噼啪声中,他轻声自语:“这绞杀之局,才刚刚开始……“

——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网游之死神猎人 邪路英雄 南洋1931,从猪仔到巨枭 斗罗:我,太阳神 雪路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 斗破:我只是一个炼药师 盘龙:从被四神兽家族追杀开始 天地穹庐 吞噬星空从酿酒宗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