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可以產下许多小鹰,將它们一只只往悬崖下扔。
乱世中的雄杰人物,要培养一个孩子,已耗费极大精力。
这让为人父者越发不敢冒险。
他们只能千方百计,为孩子铺好道路,想办法为孩子营造声势,爭取人心。
如果大局已定,往往也能培养出过关的守业之主。
譬如本朝太宗皇帝的继承人高宗李治,性格懦弱,害怕担责,需要皇后武则天帮他干许多脏活,死后武则天攫取权力,登基为一代女皇。
只论守成,李治算得上差强人意,依託乃父留下的基础,建立了不少功业。
但像太宗皇帝李世民这样强大的父辈,千古以来,又有几人?
当乱世的走向,仍在迷雾当中。
依託父辈铺路的雏鸟,绝无可能是靠著自己力量,振翅长鸣的雄鹰之敌。
部將们你一言我一语,劝慰李逸,终於让他振奋起勇气。
诸將言说,舰队实力尚在,交州也尚未被草贼占领。现在率军投交趾去,与朝廷联络,还有反攻復仇的希望。
又有人说,没能拿下广州水师,草贼必然不敢斩杀李节度,会试图借李迢为招降之计。
李逸心中忐忑渐渐缓了下来。
他突然心生计较。
此时此刻,为了振奋人心,自己何不作一哀兵之策?
他流下泪来,哭泣道:“蒙诸位相爱,但今次兵败,是我之责,连番血战,久苦诸君。今日李逸不才,致使城池失陷,老父沦落敌手。我今日投水自尽,以谢將士,诸位各奔东西去罢!”
言毕,李逸走到船头,脱下盔甲,向海里一跃而下。
紧接著又有噗通数声落水之响,如李逸所料,好几名將校跟著跳了下来,在海浪中挣扎著抓住他,將他救起。
李逸心想,我拿出赴死决心,眾將必为之感奋,可以藉此人心,再图后举。
歷史上,確实有梟雄人物在大败之后,假装要自尽谢罪,被部將救下,而重聚人心。
可李逸被捞上来之后,看到的是將士们满脸的沮丧神色。
救起他的几名將校,神色黯然,眼中光芒流转,突然抓了船上的绳索,把李逸绑缚起来。
“我们本想扶助少主,东山再起,不想少主竟如此不济事!罢了罢了,咱们將公子绑缚起来,投草军去罢!”
眾人纷纷点头称是。
刚从水里起来,阳光照在李逸脸上,白地十分晃眼。
这一刻,李逸觉得,自己好像一个跳樑小丑。
……
朱温还不知道李逸的部下,已经绑了李逸,带著水师预备过来投降。
他只觉李迢最后这一策,实在阴损到极点。
一般人绝对不会编排自己的祖宗,李迢偏偏拿自己的祖先李建成做文章。
李建成是什么人?开国时的大唐太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长兄。
他如果真的转世回来,焉有不图谋皇位的道理?
李迢的话又半真半假。
一个月前,李迢確实无故诛杀了麾下的功曹参军张伟,到底因为什么原因,已经死无对证。
用词上,李迢说得也颇堪玩味。
什么叫“神似”?就是听到的人,再拿李建成的画像一看,会觉得朱温和李建成真有几分相像!
这尚不是此计最厉害的地方。
离间计其实是最好识破的计策,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人心中早有猜忌和隔阂,又被离间扩大。
朱温在草军中,已经隱有功高盖主之势。
偏偏此前朱温不够成熟,在福建时恃宠而骄,擅自编排说,黄巢是什么地藏王菩萨座下諦听神兽转世,目连僧为从地狱中救母,不慎放出了八百万恶鬼,这些恶鬼转世为士族门阀,贪官污吏,骄兵悍將,残害百姓,正要諦听神兽出马收伏。
这一策本来是应对钱鏐所传播的流言“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难逃”。
朱温当时想的是地藏菩萨慈悲为怀,不好亲自杀人,才用了諦听一说。
却不想諦听再聪明神武,终是被毛戴角的兽类,黄巢將来是要称帝的人,这样宣传,终不合適。
朱温又是事急从权,遣人散播之后,才稟报黄巢。
黄巢当然一笑而过,略作敲打,不再责备。可当李迢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编排朱温是李建成转世,黄巢又该作何感想?
朱温並非没有野心。黄巢如今尚无子嗣,朱温也曾起过希望师尊立自己为继承人的念头。
互相揣度內心,就会形成无尽的猜疑链条,无可斩断。
如果朱温当时一刀杀了李迢,当然一了百了,可他实在没想到,李迢还伏有这样的诡计。
到而今,所有人都听到了李迢的话语。倘若朱温再上去將李迢一刀搠死,只能证明他心里有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