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贾环来投
比起山东的民乱,大同的兵变更牵扯朝廷的注意力,满京城议论纷纷,各种传闻都有,压力最大的是内阁,而掌权的是张吉甫。
民乱加兵乱,质疑内阁能力的声音越来越多。
“林如海都要回京了。”
王信收到贾府送来的消息,忍不住感慨,案几一侧还有两封密信,皆来自于大同。
改革真不容易。
几千年的历史,改革成功的寥寥无几,哪怕张吉甫的改革,远不如张居正的力度,也遭受了巨大的反噬,面临的压力要比张居正更大。
张居正有皇室和内廷的支持,可以放心背后。
张吉甫可没有。
太上皇的确支持他,但是皇帝哪怕被太上皇压着,仍然无法无视皇帝的影响力。
“总镇,环三爷来了。”
史平亲自进来。
“他?”
王信好奇。
贾环是探春的亲弟弟,无论贾环在贾府地位如何低下,连丫鬟们都瞧不起,可自己身边的人却不会轻视,史平就很客气,嘴里称呼三爷。
王信没有要求改变称呼,自己在朝廷里还留着爱慕探春的印象,爱屋及乌才对。
“让他进来。”
虽然不知道贾环的来意,主动上门,必然有求于自己。
如果是小事还好。
“姐夫。”
不久。
贾环在史平的带领下进来,一声姐夫,不光史平愣住了,王信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过来坐。”
王信招了招手。
虽然贾环大着胆子叫了声姐夫,可脸色涨的通红,看得出这孩子在硬撑。
其实要说对红楼子弟的看法。
对贾环的印象更深。
倒不是好还是坏,而是坚韧和执行力。
贾环在贾府无疑遭受打压,连丫鬟都鄙视他,他的母亲甚至被丫鬟瞧不起,丫鬟敢于和赵姨娘打架,已经说明了事实。
但是宝玉敢调戏贾环的人,贾环就敢动手报复。
这种胆量,不是一般的孩子能有的。
但是贾环又不是贪图美色,或者说他还没有开窍,总之,没有被美色所迷,精力就不会被过分牵扯,更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
在母亲发疯。
一个妾室在高门大户中发疯了,无论对外的说法是什么,事实很容易令人联想。
发疯的妾室。
在大户中少见吗?
如此环境下的少年,最后还能高中科举,早在贾府中秋之际作诗,就获得贾赦当众赞叹等,光这一条,王信就高看一眼。
何况还有其余的几件事,这个孩子不是好人性子,但是个聪慧又狠厉的人。
报复心极强。
贾环紧张的坐下,努力保持平静,迫使自己自然的看向姐夫,可挨近了之后,还是变得慌乱起来。
王信安抚道:“你母亲和姐姐可好?”
“还是老样子。”
贾环憋了一句出来。
这句话有深意啊。
清官难断家务事,自己也管不了贾府的事,对眼前少年印象不错,王信笑道:“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贾环不再犹豫,站起来说道:“我要跟着姐夫做事,姐夫收下我吧。”
第一句还很强硬,第二句就露怯了,带了一丝哀求。
哪怕王信是自己姐夫,贾环也不敢奢望对方一定会帮自己。
他太了解了。
大户人家庶出的就遭受鄙视。
宝玉才是正经的公子哥,何况宝玉还有个亲贵妃姐姐。
王夫人还是姐夫的同族。
可贾环没有办法了,只能尝试最后的路子,虽然知道会被拒绝,鼓起勇气说完,贾环再也没有了力气。
“好。”
王信答应。
贾环愣住了,这么简单?
“不过提前说好,你要跟着我可以,但是没有特殊照顾,一切从头开始,不光辛苦,有时候还会不被承认,毕竟你叫我一声姐夫,那么光是沾不到的,但是苦却要比别人吃更多。”
王信温和道。
对方是探春的弟弟,对探春这位姑娘,王信是有愧疚的,毕竟利用别人。
所以愿意留下贾环。
至于贾环为何急着出头,王信顾不上。
自己的麻烦事已经够多了,大户里那些狗屁倒灶的事,王信根本没兴趣,也没有资格去参与别人家的家事。
“谢谢姐夫。”
贾环惊喜无比,激动道:“我一定不会让姐夫失望的。”
王信不再笑,严肃起来,“交给石敢当吧。”
“交给我不成?”
史平笑道,他倒是对贾环这小子印象不错,现在年纪小,在自己手里打磨几年,出息一定不小。
王信一脸淡然,没有改变主意,“给石敢当。”
史平不敢多言,带着贾环下去。
史平性格跳脱,贾环性子本就偏激,需要石敢当这样沉稳性子的人磨一磨戾气。
解决了贾环的事。
严中正等人来了,该来的人都到齐。
严中正、张云承、郑昂。
薛蝌年龄小,还有其他一些账房等先生,这些人目前还不能参与机密事宜,王信目前相信严中正,张云承,郑昂三人,还有曾直,曾直赶去大同亲自联络。
倒不是没有更多人可信。
但是术有专攻。
大同的密信,三人都看了。
“大同的局势彻底崩坏,朝廷目前能用的人不多,最合适的人选是朱伟,但是张吉甫一定不会放他去大同,宁愿选择总镇。”
张云承忍不住笑了。
终于等来了机会。
听到张云承的分析,严中正和郑昂没有怀疑,张云承对兵部的作风非常熟悉。
“这回总镇回大同,解决了兵变,顺势收拢永兴军和天成军,到时候大同还能有第二个声音?”严中正笑道:“以总镇之能,必能保大同一方平安。”
“是啊。”
郑昂点头认可,“明明胡患都减少了,结果大同反而更乱,只有总镇这样的人才能护住大同。”
王信没有反驳。
共同发展,压制大户,保护底层。
治理一方不简单,但也很简单。
“如果朝廷这回让我回大同,我不会拒绝。”王信肯定道。
有了总镇的说法,严中正和郑昂越发高兴。
却有一声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张云承眉头凝重,语气加深,“兵变闹得厉害,连天成军的总兵都栽了,听说西军也闹了起来,总镇万一没压住的话,可就是阴沟里翻船了。”
严中正和郑昂先是一惊,等听清楚张云承的话,两人不禁笑出声。
“哈哈。”
“哈哈哈哈。”
张云承纳闷道:“难道我说错话了?”
严中正忍住笑,“张参军,你还是不够了解我们总镇,也不够了解我们下面的军队,我敢保证,只要总镇回到大同的那一天,兵乱平息就不远了。”
虽然无法理解,但是看到严中正和郑昂如此有自信,终归是一件好事,张云承满意的露出笑容。
“张阁老应该会见总镇,见面的日子不会要很久。”
张云承猜测道。
张云承的思路有些意思。
王信琢磨了下张吉甫,以自己对他的了解,他的确可能会见一见自己,提出一些要求,给予一些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