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科学抗旱,新技术展示
面对张成南这反应的热忱,钱进疑惑的接过报告看了一眼。
然后精神一振。
《北梨山溶洞地下水勘察简报》。
他抢先看结论,结果这简报不正规,没有直接结论,只有个海滨市水利局地质勘探一队的落款於是他只好仔细看简报內容。
1.任务背景:为缓解本市严峻旱情,根据市抗旱指挥部部署要求,本队对北梨山区域开展水文地质专项勘探,重点调查岩溶发育及深层地下水资源赋存状况2.勘探方法:
地质测绘:完成1:10000岩溶地质填图,確认山体主体为质纯、厚层奥陶系石灰岩,岩溶发育条件优越3.主要发现:
溶洞系统確认:k1溶洞为主入口,初步勘察深度超百米,与下游多处次级渗水点(sz01-
sz03)存在水力联繫,构成规模性岩溶含水系统。
地下水脉证据:洞內多点渗水稳定(实测总渗流量>;0.5l/s),水温恆定(16.5°c土0.5°c)。
k1洞口下方冲沟见常年性渗出泉(q=0.1l/s),水质清冽,水化学类型为hc0s--ca2+型,矿化度低(tds<300mg/l),符合饮用水源標准。
地球物理异常区与溶洞位置高度吻合,推测为裂隙-管道型强富水带。
4.资源评价与建议:
资源潜力:综合物探、洞穴及水文观测,判定北梨山岩溶水系统静储量丰富,含水层厚、储水空间大(大型溶洞+裂隙网络)·
系统尚未规模开发,受降水入渗补给良好,是当前罕见的未扰动优质水源—
初步评估:初估可采资源量满足日供水量≥5000m2(可供解决五万人饮水或相当规模农业应急灌溉)。
紧急建议:立即组织力量对k1溶洞进行详细测绘与涌水试验,精准圈定强出水点,为修建集水廊道/竖井工程提供依据。提请优先纳入应急水源开发序列·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报告洋洋洒洒三千字。
非常专业。
然后主要內容总结下来就是:有溶洞有地下水脉,水资源丰富,初步探查就能供应五万人生活和农业生產需求。
他深吸一口气,欣喜的说道:“好消息啊—”
“简直是爆炸性的好消息!”张成南这边是欣喜若狂,“西北地区本来是预定的受灾最严重区域,如今有了这地下水脉的发现,一个大困难解决了!”
说著,他指向了指挥部办公室墙壁上悬掛的行政区划图。
根据基层上报信息和专家们的检查预测,全市区域根据旱情轻重程度用不同顏色做了区分,其中被醒目的红笔圈起来的是一个个刺眼的“重灾区”。
这些重灾区里,西北区域红色格外深。
等到其他人陆续上班,张成南跟献宝似的,到每个人面前都显摆一下。
等到韩兆新开完了一个市府常委会回到指挥部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张成南又衝过去给他看这份报告。
韩兆新无语:“你昨晚不是给我送家里去看过了吗?”
张成南汕笑:“对对对,我、我太高兴了,把这事给忘记了。”
韩兆新又看了眼钱进。
钱进在处理外地协调运水的既定计划:
“..—-十二號令確认了没有?爭取调动甬城那边的运水专列,他们用的是十五节大容积罐车,
一趟满载至少能送两千吨水!”
“到咱们站卸车转运是关键!赵主任,您负责接洽的是运输局专项通道卡口,到时候务必確保优先通行!陈科长,你负责协调铁路货场卸车效率和转运汽车队衔接,卸车速度按『分钟”给我抠!”
“这水到时候早一分钟进罐,就能早一分钟送到重灾区去—“
几个围绕著他的小组成员纷纷点头,手中笔记白纸被飞快填满。
看完钱进,韩兆新再回过头来看张成南,暗地里一个劲摇头。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这差距多大!
他暗道你说你老张得意个什么劲?
第一,是人家钱进提示你山里有水的,而你当时还跟人家唱反调。
第二,现在发现了地下水有什么用?重点不是怎么能开发水源出来吗?
开发方案还没有呢,你先高兴上了,我真!
真想给你两窝窝!
確实有好消息送到,可当下收到更多还是坏消息。
菸灰缸里的菸头堆成了小山,不同部门负责人语速飞快地互相进行信息沟通与確认。
钱进的手指急促地在桌面地图上敲打著一个个卸水点和转运路线。
现在其实还用不著运水下乡,形式没那么危急。
但他看过灾情復盘,知道肯定用得著,所以提前进行部署,进行未雨绸繆。
白天在指挥部里忙活了一天,下班时候已经夜幕深沉,市府办公大楼早黑下来了。
隨著他们离开,办公楼终於恢復了静謐,
钱进回到家里,魏清欢赶紧心疼的给他摆出来饭菜又给他准备水泡脚鬆弛:
“你们怎么整天加班?”
钱进在沙发上一个四仰八叉,汤圆几个小孩坏笑著想来逗他。
魏清欢俏脸拉的很难看,阴沉著脸喝道:“今晚想要出去站一夜?”
几个调皮孩子顿时打了个哆嗦,脸上坏笑变成了討好的笑容:
“四叔我给你按摩”
“四叔我给你敲背”
“小舅我给你捏腿—”
“呢,那我干啥?小舅要不你转过身来我给你添?”
“陈爱国!”正在厨房收拾的钱夕闻言过来拎著儿子的耳朵走人了。
在指挥部紧张了一天的钱进此时终於得以放鬆,他享受著孩子们的按摩哈哈笑:“行啊,爱国,你小子有本事,等我给你整点跳跳什么的——.“
陈爱国闻言欣喜若狂:“跳跳?还有跳跳?小舅万岁!小舅你太好了!”
“我也要跳跳。”其他小孩不甘人后。
只有魏清欢知道钱进画外音,她上去也拎钱进耳朵:“你干嘛呢?这都是些孩子,你怎么能给孩子说这些.
“孩子怎么了?说这些怎么了?”汤圆撒娇。
魏清欢没法解释,瞪了小侄女一眼怒道:“孩子不能吃太多!”
几个孩子开始嘰嘰歪歪的表示不满。
这股家庭烟火气让钱进彻底放鬆,吃过饭,又得继续紧张。
进入书房,他揉著发涩发胀的太阳穴,把桌上厚厚一文件推到了檯灯光圈下。
这些文件混杂著油印资料和技术图纸,全是明天开会的重点。
它们是钱进从『国外引进”的新型农业生產技术。
此次他主要『引进”了两项生產技术,一是滴灌工具生產技术,二是液压柴油机打井机生產技术。
同时也有相关的工具和机械设备引进国內。
不过技术手册只是书籍,可以通过航空迅速送到他手里,工具和设备那就麻烦了,需要走海运好些日子才能送到。
所以,工具和设备是实打实的东西,而这些书籍所属的技术手册全是商城买的21世纪款新型技术。
商城买到手的是中文版,他用翻译工具加班加点干成了英文版,再由印表机印刷装订成册交付给上级单位。
你们自己翻译去吧!
这方面他不担心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钱进现在的工作便利性太大了。
他的工作岗位就是跟国外的新技术、新设备直接接触,所以对於他展示出来的国外先进工艺与技术,领导们都是默认应该的。
另外。
社会上开始出现所谓的『香功大师』了,所谓的『气功热”开始出现端倪。
能出现这个社会现象,原因很复杂,其中有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八十年代人的盲目崇拜心理很严重。
钱进现在就被很多人盲目崇拜了,甚至他发现,连王振邦这种身居高位的领导都崇拜他一直以来,王振邦对他这边都非常支持,钱进以为他是爱护自己这个晚辈,或者佩服自己的能耐。
结果慢慢的他发现了,王振邦是有点崇拜他!
钱进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
他从国外搞到新技术、新工艺的时候,偶尔会模糊来路,显得高深莫测。
这不会引起刨根问底或者怀疑,而是让人对他的能力、路子、渠道更是崇拜。
再一个,现在社会的主流是抗旱,没有人还有心思去想別的。
所以等他把这资料交给国家,如果国家能在短时间內展开生產,那北方的抗旱工作会进行的轻鬆很多。
就拿滴灌技术来说这项技术发展歷史得往年推二十多年,五十年代以色列那边就开始搞这个了。
国內也从五六年前开始研究这项技术,奈何进展不大,75年的时候国家从墨西哥引进了两套滴灌设备想开展逆向破解性研究,结果被特殊的时代给打断了。
等到1977年,边疆农垦科学院的专家开展了园艺作物滴灌技术的试验研究,但他们研究方向是使用塑料管进行滴灌,这就导致了造价高昂和推广困难等因素。
最终滴灌技术已经进入国內,却不被重视也没有实际应用工作上的突破。
钱进带来的就是这个,他这边给出了实际应用方面的突破性技术。
再次核对过內容没问题,隨即,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將文件全装了进去。
魏清欢来给他送绿茶。
钱进伸手一片丰腴绵软,然后感慨:“红袖添香啊。”
魏清欢这次没拍开他也没骂他不正经。
钱进这段时间著实忙坏了,都没空去骚扰她了。
魏清欢对钱进精力只有一个评估方式,那就看他交粮频率。
只要高於一天两次就说明他閒的蛋疼,只要低於两天一次就说明他確实忙。
而钱进这次都已经老实三天了。
他將茶水喝掉,决定今晚把三天缺失的存粮全给补上·“
第二天上午的会议室里,领导干部们看著钱进那眼窝深陷、眼袋乌青的样子忍不住感动。
韩兆新更是忍不住拍拍他肩膀叮嘱说:“小钱,別这么拼命。”
“这抗旱战役是持久战,不能太著急,你悠著点,一定要注意休息。”
“昨晚几点睡的?早上几点起的?”
钱进估摸了一下:“大概是一点钟睡的,早上六点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