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318章 科学抗旱,新技术展示

第318章 科学抗旱,新技术展示

韩兆新也估摸了一下。

五小时確实睡得有点短,可是年轻小伙子,也不至於熬成这样吧?

他昨晚也差不多是睡了五个小时的。

不过他又想了想,估计是年轻人心事多、压力大,不像他是老干部,已经习惯了承受沉重的民生压力。

於是他说:“这次的工作將会是你工作过程中一次宝贵的经歷,你抓住机会好好体验、好好学习是对的,却也要好好休息。”

“这样,中午我给你批一个小时,不,一个半小时的睡眠时间,你中午必须补觉。”

钱进一听欣然答应。

確实得补交补充亏空精力。

他这么痛快答应,把韩兆新给整的一愣一愣。

二把手感觉自己看不透眼前这年轻人。

秘书过来点点头。

下一场会议准备好了,钱进还是主角。

几位分管农、水、科、技的领导及少数技术专家围坐在一间小办公室里。

这种时候不必走流程更不能打官腔,上场就直入主题。

钱进不客气,打开公文包將一些照片、图片贴到了墙上,开始讲解滴灌技术:

“各位领导滴灌是怎么回事,大家大概知道,起码有印象,那我不从头说了,我直接说重点。

韩兆新是唯一一个不了解具体情况的,不过他不需要了解,他的秘书了解,给他低声在耳畔快速讲了一下。

他点点头。

钱进往下说:“滴灌这种灌溉技术在50年代就诞生了,发明家是个犹太人,他將此项技术带回以色列的內格夫沙漠地区,並应用於温室內的灌溉。”

“然后这项技术发展很快,从60年代初期开始,它在以色列、美帝国加州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主要应用於水果及蔬菜的灌溉。”

韩兆新继续点头:“从这个推广速度来看,这项灌溉技术是有实际应用意义的。”

钱进说道:“对,韩指挥说到了点子上,滴灌的用水效率高达95%以上,咱们国內现在通用的地表灌溉水呢?实不相瞒,30%!”

“为什么滴灌的用水效率这么高?主要归因於管道无输水损失,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可无深层渗漏,无地面径流损失,直接入渗於根区使得植物棵间蒸发损失极小。

3

“还有我必须扯一句题外话,滴灌的优势不仅在於用水效率极高,还能够利用滴灌系统进行施肥,可依据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的需肥要求,精准地隨灌溉水施入不同的肥料一一这就是国外现在研究的主流,水肥一体化!”

“所以使用灌溉技术种植农作物,可以使作物生长始终处於最优的水、肥环境中,提升作物的品质。”

一位农业专家点点头:“钱副指挥说的很对,实际上我们研究所认为,滴灌將是未来全球发展最为蓬勃的灌溉技术,应该到了21世纪,全球发达国家都会採用这种灌溉技术。”

韩兆新还是点头但不表態,只对钱进说:“说说现在的可应用性,咱们国家为什么一直没用呢?”

钱进说道:“因为咱们研究方向不对。”

他指向墙上的照片:“这是75年首都农科所牵头搞的第一代滴灌管道,关键问题就在这里他们用的管材主要是成本极高的硬质工程塑料!”

今天会议是提前就通知过的,並非是临时开会,所以才能把相关行业专家给召集起了。

刚才说话的农研所专家便准备了一截国產的硬塑料细管进行展示。

钱进见此也拿起提前准备好的现代化滴管软管,这是一截顏色更深也更柔软的橡胶管样品:

“正好,这两款样品之间可以进行对比。”

“大家看,硬塑料管要铺设到田间,需要大量標准化的接头和铺管机械配合。”

“这样不仅设备本身成本高昂,安装和维护更是难以在普遍分散的小农经济下推广,造成了卡住我国滴灌技术大面积应用的死结!”

“而我们这次引进的国外技术核心在於它的输水管材质一一软橡胶复合工艺。”

他用手指用力捏了捏胶管,胶管迅速变形,鬆开又缓缓恢復,

“大家看,这是关键,橡胶原料来源比工程塑料广泛得多,工艺相对简单,关键是质地极其柔软!”

他隨即拿起桌上一把普通的剪刀,轻易地將胶管剪断了一段:

“田间使用就靠这个,老乡自己拿著剪刀,对著预留的毛细软管口,想在哪棵菜苗根子上开个小口子就在哪开。”

“多大的田亩,多少弯道田埂,卷吧卷吧就能铺进去,冬天用完收回,捲起来防冻也好处理。”

“可这有个问题,”有领导疑惑的问道,“如果这次浇麦子开的口子多,下次浇玉米不需要这么多口子,那再粘回去?”

钱进摇头:“不需要,就让它继续滴灌好了,反正也浪费不了多少水。”

“另外,没有完美无缺的农业浇灌技术!”

韩兆新说道:“说得对,你讲你的,先不考虑別的方面。”

钱进把最后一段胶管样品轻轻放在桌上,说道:“好的。据我得到的消息,这种软胶管的生產难度不大,实际上国內有大规模生產的条件。”

“成本方面呢?”韩兆新问道,

钱进说道:“比起硬管来说,成本能降低90%!”

韩兆新震惊:“这么夸张?”

钱进说道:“对,主要是还要考虑一个损耗问题,软管如果坏了,那么哪一段坏了就裁剪掉哪一段,剩下的用玻璃胶或者说烧熔橡胶糊起来可以继续用。”

“硬管没这个优点,一旦损坏那么就是损失。”

围坐的领导们开始频频点头,彼此交换著若有所思的眼神。

农业口的负责人还是犹豫:“钱副指挥,你知道咱们市府財政现在多么紧张吗?你知道农田面积多大吗?”

钱进明白他的意思:“领导,我们不是给所有农民都更换上这东西,而是只给重灾区使用。”

负责人嘆了口气。

钱进见初步的认可达成,就把话题一转,指向分发开来的钻机图纸:“解决眼前引水和滴灌是应急,但从长远看,水源的根本保障,在於找到並利用那些深层、稳定的地下水源。”

“就像之前韩指挥指示的那样,这是百年大计!”

“现在遭遇旱情,地下不是没水,它是没有浅表水,实际上往下更深处肯定有水,这种情况下就得打深水井了。”

“而我引进这套液压驱动的柴油机钻机技术,就是专门打深水井的。”

他指了指图纸上那台结构紧凑、管线复杂的设备图样:“这台机器关键在於它的液压驱动设备上,它能在中等硬度的岩层上,稳定快速地钻出100米以上的深井!”

会议室的气氛有些变。

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手里图纸上,然后开始交头接耳的討论。

“一百米深井”这几个字带著沉甸甸的分量。

在座的人都清楚,过去依靠人力衝击钻或小型老式钻机,打个二三十米的井已是极限,碰到浅层无水或者水质变差,就束手无策了。

如今这机器直接把水井深度推进到了一百米这个范围。

这是极大的推进深度。

韩兆新问道:“往下还有水?”

用不著钱进回答,水利专家就说了:“是的,只要穿透那些坚硬的隔水层,往下还有一种深层承压水。”

“这些水储量巨大,水质稳定,不会像雨水或河水一样被一场大旱彻底抽乾。”

钱进说道:“我了解过国內的生產技术,这种液压打井机器没问题,可以生產,我们省內的红星、领袖等机械厂,都有生產条件。”

“只要抓紧时间批量生產了这种打井机器,然后抓紧打井,那么起码可以保障七月八月九月这三个月的用水。”

“这样部分地区的夏收无法保证,但可以保证秋收。”

水利专家看著机械构造图点头:“我认为钱副指挥的意见相当具有指导性。”

“这种机械是必要的,深水井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地下深层水有个优点,等旱情过去后,天上下了雨,地下水回得到补给。”

“所以我认为这些深井就是旱涝保收的定海神针!我提议,指挥部立刻成立专项小组,集中资源,全力对接推进钻机引进和生產。”

“一旦设备落地,优先在已经探明深层水资源前景的重点区域,立刻开钻!这打出来的每一口井,都是给將来扎下的命根子!”

会议室里响起低低的討论声。

韩兆新让秘书紧急去招呼机械专家过来看图纸,

然后他自己先下了结论:“钱副指挥的提议,我看行。深井加滴灌,这路子对头。既救眼前的大火,也点上了將来的长明灯,我赞成先重点攻关钻机引进落地。”

这一席话像一根定海神针砸进了海底,为这场技术攻坚拍板定音。

机械专家到来后又开了短会,这就跟钱进没关係了。

水利口地质勘探队昨天交回来的报告很重要。

西北山下有水,那么韩兆新就想要把它们给开出来,有了这些水,周边山区的乾旱问题迎刃而解。

这太重要了。

重灾区的救灾工作必然是重中之重,而山区旱灾最难解决。

像是城郊可以由城市输水,像是平原地区可以安排送水车不间断的送水。

山里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

卡车总山路不光危险且性价比很低,去山里送一车水,能给平原地区送三车乃至四车。

所以將西北山区山里的地下水开採出来是当务之急。

韩兆新要求张成南亲自去西北山区负责此事,钱进要求同行。

他想去看看山里的现实情况。

韩兆新赞成他的提议:“理论结合实际,这永远是解决问题的法宝。”

“那就这样吧,你们两位副指挥一起去,然后张局你到时候留在山里负责后续的勘探工作和引水项目,让钱副指挥回来就好。”

张成南一听心里酸溜溜的。

哎哟,年轻同志不留在山里吃苦,让老同志留著?

领导同志你可真是关心爱护祖国的下一代两人当天乘车下乡。

城市的脉搏开始以一种极其独特的方式跳动著。

街道办的黑板报上描募了醒目的白粉笔標语一一“全民动手,抗旱救灾!”

透过吉普车的轰鸣声,隱约传来高音喇叭反覆播放抗旱通知的尾音。

几个戴著红袖標的街道大妈,正用小推车费力地拉著一桶桶清水往外送。

各处筒子楼的水房,全糊上了“节约用水光荣”的宣传单,並有居委会发动了儿童戴著红袖章负责监督群眾用水·

全城开动,共抗旱灾。

离开泊油马路进入土路,热浪混著尘土很快扑在了车玻璃上。

汽车从公社穿过。

街道两侧的石灰墙壁在烈日下反射著刺眼的白光。

钱进下意识地侧头望向西边天穹深处,那里依旧是一片无情的澄澈蔚蓝。

烈日当空,毫无阴天的徵兆。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说好开发消消乐,第三帝国什么鬼 破甲九重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综网:不可名状的恐惧! 长生,从选择海克斯强化开始 娘子,请飞升 一人之下:穿成吕良,浑身马甲 诡异求生:我能吞噬万千天赋 诡秘:从秘偶开始生存 我在聊天群,群友都是序列曲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