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朱应要改革科举。
朱元璋与朱标并不奇怪,毕竟之前就已经说过这事了。
“你直接说除了科举,你还要施行什么国策吧。”
“今年赋税比往年更多,国库内也有足够的钱粮。”朱元璋笑着道。
“很多事情要做。”
“科举改革是一步。”
“还有官道,水利,甚至是民间的教育,这些都需去做。”
“对了,还有军队的改变。”
“以后我大明要的不仅仅是防守之师,更是扩张之师。”
“总之。”
“从今天起,我要着重开始布局了。”朱应笑着说道。
从此间话语之中听起来十分的随意,但朱应所说的国策如果真的落于实处,绝对会引起真正的国本蜕变的。
“真不知道你脑子怎么长得,哪里来的那么多点子。”朱元璋也是十分感慨的说道。
“雄英。”
“你有什么想法就去施行,我会传令六部,让他们听从你的调派,无论你做什么,全力支持。”
“你如果无暇去亲自处置,我就去督办。”朱标直接表态道。
“爹,谢谢你。”
朱应看着朱标道谢了一句。
“父子之间,无需如此。”朱标笑了笑,一摆手。
“对了。”
“老头子。”
“你是不是以前还拟定了一个不征之国?”朱应回过神来,看着朱元璋问道。
“以前的确是让礼部拟定了,原本也就在这两年要颁布的,不过看你的意思,这不征之国应该就不该存在啊。”朱元璋立刻就明了了意思了。
“我要一统天下,这所谓不征之国如果真的被你老颁布了,那就束缚了我大明的手脚了。”朱应直截了当道。
“以前。”
“咱想着这不征之国,根本也是为了大明能够稳妥发展。”
“在咱看来,只要解决了北元,大明就可以不动兵戈,安然发展自身了。”
“咱对你爹的期望就是汉文帝,以文治仁德为本,对于周边的这些小国自然是以安抚为主,这不征之国一定,自然可以让他们归附,不再扰事,也让我大明在边境的驻军少很多,少了许多军费。”朱元璋缓缓开口道。
作为开国皇帝。
可以说。
朱元璋为后代,为了下一代皇帝,已然是考虑了很多了。
只要这不征之国定下,大明边境绝对可以获得长久的一种安宁,于大明而言,于大明守城之君而言,意义不凡。
只不过。
饶是朱元璋再如何想也没有想到,自己孙子会是一个开疆拓土之君,而且还是真正的志在天下,并非单单的华夏故土。
当然!
朱元璋自己在看到了天下地图后也是开了眼界。
如若能够让大明疆土真的遍布整个天下,那将会是何等壮举?
而现在。
除了帝王的野心外,还有一个,那便是朱应所言,复活他的妻子。
虽然这个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对于朱元璋来说便是希望,让他能够在晚年再拾取雄心的希望。
他相信朱应说的,更相信自己妻子能够复活。
为了此。
朱元璋也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来。
只要能够再见到自己的妻子。
“老头子。”
“我始终坚持一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对于这些番邦异族,未来就让他们永远臣服在我华夏的脚下吧。”朱应淡笑了一声。
对于这些。
对于那些番邦异族的嘴脸,前世朱应可谓是见到了无数,不将他们彻底打趴了,让他们臣服在脚下,那朱应就枉活这一世了。
“反正你要做什么就尽管去做。”
“咱全力帮你。”
“反正最后有什么烂摊子都是咱与你爹去收拾的。”朱元璋笑了笑。
“好了。”
“今天是赋税之事,暂且不扯那么远了。”
“最近允熥怎么了?一直不见人?”朱应看向了朱标问道。
恢复了记忆之后。
对于朱允熥,自然不是曾经那种陌生,而是真正有了兄弟之情了。
对于这个亲弟弟,朱应自然是在乎的。
“允熥还在与孤闹别扭。”
“如今或许也只有你去劝才能让他明白了。”朱标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朱应不解问道。
“我要给允熥指一门婚事,可这小子偏要娶他随身宫女,就是你当初留在他身边的宫女,云雨。”
“这宫女或许并无不好,这些年也是一直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允熥,但终究是宫女出身,而且关键还比允熥大了七岁,我说让他纳为妾室,可这小子着了魔要娶这宫女为正妻。”
“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闹笑话了?”朱标有些无奈的说道。
“允熥身边的那个宫女吗?”朱应回想了一下,当初自己的确是给朱允熥安排了一个宫女照顾。
“如若允熥愿意,那就由着他去吧。”
“以前玉儿还是商贾之女呢。”朱应笑了笑,并不反对朱允熥迎娶这个云雨。
毕竟这么多年来。
云雨一直陪伴在了朱允熥身边,忠诚也是得到了印证,并没有背叛。
而且还是在整个东宫都被吕氏掌控的情况下。
这个女子,不错。
“这?”
朱应一开口,一下让朱标都有些不知如何了。
毕竟原本他想着朱应也会反对的,毕竟云雨只是婢女,身份太低了,朱允熥可是公子,还是嫡子,更是皇太孙的亲弟弟。
“儿孙自有儿孙福。”
“既然允熥选择了,便由着他来吧。”
“这些年他被吕氏打压太过,如果没有这云雨,或许允熥也真的坚持不下去。”
“成全他们也是成全了允熥的心。”
“再而,有我在,难道还要通过联姻来笼络大臣吗?”朱应笑了笑,再次开口道。
一旁。
朱元璋也是点了点头:“雄英说得对,儿孙自有儿孙福,就由着允熥去吧,这也算是这些年对他的弥补了。”
“说到底。”
“咱朱家以前的身份也不是多高,所谓门户之见也不要在咱朱家出了。”
听到两人的话。
朱标在思虑一刻后,也是点了点头:“好吧,你们都同意了,我反对也无用。”
“只不过。”
“雄英。”
“允熥如今也有十几岁了,该开府了,你准备让他去做什么?”朱标看着朱应问道。
“先将允熥丢给他舅姥爷去训一训,让他从军。”
“他日我对外出征,他就跟在我身边吧。”
“除此外,成全他与云雨的事情暂且不要告诉他,我正好以此作为他的激励,让他学会什么是担当,什么又是责任。”朱应笑着说道。
“好。”
“等一会就让允熥去见你。”朱标点了点头。
相比于他这个做父亲的去说,朱应还是能够更好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