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雨夜迫降
1940年3月9日,武汉。
长江的码头上,风很冷,吹得日军的太阳旗猎猎作响。
第十一军司令官,人称“智将”的冈村宁次中将,即将离开他经营已久的华中大本营,前往北平,就任更高阶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送行场面肃穆而压抑。一排排将佐垂手肃立,没有人说话,只有冰冷的寒风和皮靴踏地的声音。
冈村宁次穿着笔挺的呢子大衣,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那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扫过前来送行的下属们,目光所及之处,无人敢与之对视。
他没有发表任何长篇大论的告别演说,只是在坐上黑色轿车前,对前来接替他的、以及留任的幕僚们,留下了一句冰冷刺骨的话。
“我走之后,第十一军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报复作战。”
话音落下,他不再看任何人,弯腰钻进了车里。车门“砰”地一声关上,隔绝了内外两个世界。
车队缓缓启动,扬起一阵尘土,很快便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
留下的将佐们,依然在寒风中伫立。
数日后,南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官西尾寿造大将正对着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陷入了沉思。他那粗壮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最终重重地落在了长江中游的一个战略要地上……宜昌。
“就是这里……”他喃喃自语。
在他看来,第十一军在去年冬季攻势中的被动和狼狈,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没能给那个盘踞在山城里的重庆政府,造成真正的、致命的威胁。
他们的拳头虽然硬,但总是打在上。
而宜昌,就是那把能抵在重庆喉咙上的匕首。只要拿下宜昌,就能切断长江航运,威胁重庆的侧翼,整个战略态势将彻底逆转。
因此,他下定了决心。就在1940年,就在一个合适的时候,集结重兵,发动宜昌战役!
3月20日,南京,总司令部一间雅致的会客室。
刚刚从关东军调来,接任第十一军司令官的园部和一郎中将,正襟危坐,神情紧张。
他的对面,就是整个中国战场的最高统治者,西尾寿造大将。
西尾寿造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动作缓慢而沉稳。
“园部君。”西尾寿造开口了,声音浑厚,“第十一军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你要好自为之。”
“哈伊!”园部和一郎猛地一低头。
“我举荐你来当这个司令官,是遇到了很大阻力的。”
西尾寿造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很多人认为,你一直在满洲,对付的不过是些土匪和苏联的二流部队,根本不了解和‘支那’中央军作战的复杂性。”
园部和一郎的额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知道,这是总司令官在敲打他,也是在点醒他。
“关东军向来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帝国陆军的精华。殊不知,这几年关内的战局,情况已经大变!”
西尾寿造的语气加重了几分,“你从东北来到华中,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夹着尾巴做人!不可锋芒毕露!”
“哈伊!卑职明白!”
“第3、第13师团,都是从开战之初就在华中血战的帝国精锐。
他们的师团长,山协君、田中君,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都在你之上。在他们面前,你不可骄横,更不能摆关东军的臭架子,以免引起下属反感,导致军令不畅!”
西尾寿造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锤子,敲在园部和一郎的心上。
他这是在教他为将之道,更是为官之道。
最后,西尾寿造的语气缓和了下来,他站起身,拍了拍园部和一郎的肩膀。
“帝国正值用人之际,就看你的了。第十一军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打过胜仗,也吃过败仗,那里的每一个士兵,都是帝国的瑰宝。
你不可辜负了他们,更不可辜负了天皇陛下的期望。
十一军肩负的任务很重,兵力略显不足。
我已准备从十三军和其他地方抽调部队归你指挥,三名第三飞行团调至武汉,为你助阵。”
说完,西尾寿造便转身离开了。
园部和一郎依旧保持着正坐的姿势,全身僵硬。良久,他才缓缓地抬起头,眼中已是热泪盈眶
4月22日,园部向十一军下达了五月一日开始进攻的命令,因为是新官上任,园部不敢像前任冈村宁次那样在武汉遥控指挥,4月26日,他把自己的指挥所前移到了应山,宜昌随即战役正式开打。
轰——隆!
一道惨白的闪电,如同天神的巨斧,猛地将漆黑的夜幕劈成两半。紧接着,震耳欲聋的雷鸣滚滚而来,仿佛要将整个大地都碾碎。
倾盆大雨,不,应该说是泼天的大雨,如同银河决堤般疯狂地从天穹之上倾泻而下,将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个混沌的、被水淹没的沼泽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