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从官军营中带出来的两百多号人,再加上护卫齐政的五十来个卫王府死士,总共约三百人的队伍,被卫王重新整编。
也就是这一整编,才让跟着卫王来的那队亲兵明白,齐政身边,竟然安排了五十个卫王府的死士来保护。
而且这些人还不惜扮做山贼。
这齐政真的有那么厉害那么重要吗?
众人在老老实实接受整编的同时,忍不住在心头嘀咕起来。
同时更好奇今夜到底是有什么任务安排了。
绕后路袭击披云寨?还是突袭某个没有防备的寨子?甚至说是不是知晓了某支援兵队伍的情况,打算半路袭杀?
甚至还有人想着,莫不是知晓了青龙寨那位贼首的动向,要来个千里奔袭斩首?
在他们的浮想联翩中,队伍整编完成。
三百人的队伍,五人一小队,五十人一大队,每一小队里,都有一位卫王府死士带队,确保了令行禁止的同时,也能够杜绝许多可能的问题。
众人立刻出发,来到滹沱河畔,果然瞧见了等在那儿的五百风字营。
风字营主将苏烈单膝跪地,朝着卫王抱拳,“殿下,风字营上下五百人,全员到齐,请您示下!”
卫王伸手将他扶起,在这时,才从怀中取出那份最关键的密诏。
那是百骑司昼夜不停,派人从中京亲手送到他手上的。
他看向众人,朗声道:
“诸位,本王知道,你们有很多疑问,不知道本王在这时候将你们带到这儿来,是为了什么!”
“本王现在就告诉你们!是因为,今日清晨,本王收到了陛下通过百骑司送来的密诏!”
“陛下在密诏中告知本王,中京有变,让本王即刻秘密赶回中京,以安中京大局!故而,才有了今夜之举!”
他将密诏打开,对苏烈道:“苏将军,你代诸位将士看一眼,这密诏可有问题?”
苏烈其实心头也是有些吃惊的,离京之前,陛下的确曾经亲口对他说,让他一切听从卫王的指令,但没想到卫王此番是要带着风字营做这样的事情。
他看向密诏,借着月光和火把,仔细地看了一遍,神色凝重地点头,对众人道:“这的确是陛下密诏无误。”
人群中,两百流民军悄然松开了握住腰刀的手。
卫王环视众人,右手高举诏书。
“如今,陛下密诏在手,本王既为人子,又为人臣,安有不尊之理!”
“诸君,可愿随本王一道!奉诏入京,保驾靖难!”
众人齐齐单膝跪地,低吼道:“愿随殿下!”
龙之将腾,百兽云从。
卫王大手一挥,“出发!”
在一名亲卫的引领下,众人来到了滹沱河畔的一处渡口,与渡口值守的亲兵们汇合,而后从中取出了数百套物件。
这个东西,对许多北方人而言,都不陌生。
凌床、拖床,叫什么的都有,都是冬日冰面上的好东西。
而且在齐政的建议下,还做了些许的改良,更像雪橇的样子,不仅能载人,连马也能载。
众人得了吩咐,也无需多言,很快各自弄好,拿着布条,将马儿也蒙上眼睛安置好。
斥候先行去探路,其余队伍也很快准备妥当,一人拿着两根橇棍蓄势待发。
卫王和齐政各自坐上一张冰床,卫王扭头看着他,“此行我们只有八百人,你担心吗?”
齐政微微一笑,“陛下支持,有法理;道义在手,得人心;上下齐心,创奇迹。既不愿为刀俎之下的鱼肉,自当抛却一切杂念,奋力一搏。”
卫王缓缓点头,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你说得对,八百人就八百人!出发!”
正月末,太行山中,河冰正厚。
数百人马,随着卫王的一声令下,在夜色中,沿着滹沱河,如鱼贯而前,直出太行!
朝着前方隶属于河北真定府的平山县而去!
什么太行八陉,我自有脱身之道!
这就是齐政在进入山西之时,便为卫王设计好的金蝉脱壳之路!
如今游龙归海,天下将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