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崩塌来得格外刺眼,尤其在市场刚经历一轮“喘息“之后。
其实从9月开始,受东南亚各国短暂维稳政策的影响,各地股指和期货曾出现5%到10%的反弹。
不少投资者以为危机已过,甚至敢加仓抄底。
殊不知,那些游荡在市场里的国际游资,恰恰借着这波反弹悄悄囤积弹药,在9月暗中完成资金集结。
就等10月中旬掀起新一轮攻击。
台湾的汇率失守,正是这场蓄谋已久的冲锋号。
眼下恰逢周五收盘,股市暂时未受直接冲击,可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
顾俊辉望着舷窗外渐暗的天色,心里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台湾这道防线的崩塌,等于把所有压力都推向了下一个支点——香港。
作为亚洲金融中心,港币联系汇率制度本就承受着巨大压力。
如今新台币失守,国际炒家的目光必然会更快聚焦过来。
从下周开始,到10月最后这十天左右,香港将迎来金融危机中的第一波大冲击。
股市的惨淡、资本的外流、市场信心的崩塌,一场更激烈的博弈已在酝酿中。
……
傍晚六点刚过,顾俊辉乘坐的航班降落在香港启德机场。
他走下飞机舷梯,刚打开手机,铃声就急促地响了起来。
接通电话,是王志远从新加坡打来的。
王志远在电话里说,新加坡团队负责的欧美九地股指期货布局,总算有了动静。
那笔10亿美元本金配20倍杠杆的200亿美元头寸,自10月初按指令布局后,整个上旬都在窄幅波动。
十家合作的证券与期货机构几乎天天来电,询问是否要调整策略。
但今天下午台湾宣布放弃汇率管制后,局势骤变。
下午四点欧洲股市一开盘就往下走,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的指数跌幅不断扩大。
机构那边普遍在传,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蔓延至东亚,担心会扩展到整个亚洲,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合作方刚才集中打来电话,问要不要趁机加空单,他已经按指令回复保持观望。
团队这边预判,今晚美股开盘大概率也会跟着跌,这波行情的走向,正好与他们的布局完全契合。
在电话中,顾俊辉交代王志远:欧美股指期货大局基本已定,不必过多操心,月底按计划完成交割即可。
真正的重点在香港,让他周末从新加坡过来。
若接下来股市出现大跌,香港的布局就要正式展开,先期投入需提前准备。
挂了王志远的电话,手机立刻又响起来,是东京的佐藤千夏。
她在电话里提到,台湾放弃汇率管制的消息传到日本后,东京股市尾盘波动剧烈,日经指数急跌近3%。
多家机构都在密切关注东亚局势,担心危机进一步扩散。
顾俊辉一边听着,一边带着四名保镖往接机口走。
身旁几位身形挺拔、眼神锐利的保镖气场非凡,引得沿途不少人侧目。
就在这时,一道高挑的身影闯入视线。
田甜穿着一身利落的白色西装套裙,1米73的个子在人群里格外显眼,长发束成高马尾,又甜又靓的模样本就吸睛。
正踮着脚朝出口处张望,一看见顾俊辉,就忍不住挥着手跳了一下。
“老板!这边!”
她这活泼的动作一下子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不少人顺着她的视线看向顾俊辉,低声议论着这对亮眼的组合。
田甜这才意识到自己动静太大,脸颊微红,却还是按捺不住兴奋。
顾俊辉见状,加快了几步。
田甜也加快速度飞奔到他面前,带着点小雀跃。
“老板!我好想你!”
顾俊辉看着她眼里的光,“想我就对了。在东京给你带了礼物呢。”
田甜眼睛更亮了,连忙接过他手里的包。
“谢谢老板!本来杨姐说要来接您的,下午台湾那边的消息传到香港后,就忙着跟咱们合作的十家投行券商沟通。
结果她刚准备出门,又接到汇丰的电话,让去开个紧急会议。
毕竟汇丰是香港经济的象征,他们担心下周股市会有巨大的波动。
可能需要配合港府做些准备!”
顾俊辉听着,心里是很有数。
接下来的10月末,香港股市将会迎来巨幅波动。
这场波动里,港府的救市动作不少,但那些措施效果并不理想。
虽能保住港币汇率,却保不住股市一个月内跌去近30%。
不过,这次救市的“不成功”,倒也积累了经验。
等明年8月港府与国际游资的终极决战,才有了翻盘的底气。
……
10月20日,周一上午9点,中银大厦30楼的辉远金融会议室里。
参会的有顾俊辉、香港团队的杨柳和小何、从新加坡赶来的王志远与小周、秘书田甜。
此外,比往常多了一位从京城赶来的许安红。
会议室里众人都很欣喜,这和中银大厦里其他金融公司弥漫的不安形成了鲜明对比。
辉远金融在欧美九地布局的10亿美元本金配20倍杠杆的股指期货头寸,加上东南亚、东亚九地同等规模的看跌头寸,正随着市场动荡酝酿着巨大机会。
与会众人看向顾俊辉的眼神里满是崇拜。
6月从内地转来8000多万美元,到9月就增值到80亿美元,差不多翻了100倍。
就现在10月这情况,收益最少也是几十亿美元打底了。
这时,顾俊辉轻叩桌面,打断了众人的思绪:“先说说各自的进展。
王致远先汇报:“新加坡负责的欧美九地股指期货,前半月波动不大,上周五台湾消息一出,才算有了异动。”
杨柳跟着补充:“东南亚及东亚这边也一样,前期平稳,周五开始显趋势。”
顾俊辉:“股指期货按既定策略推进。接下来市场会有恐慌波动,我们的头寸有的是兑现机会,按计划进出即可。
说完,又看向了许安红:“辉远传媒那边呢?”
“公司的两部剧都收尾了,《还珠格格》的配音和插曲这周就能录完,《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后期也在赶工。
冯导的《甲方乙方》也全部拍摄完成了。
院线和发行团队也已经搭建起来了,年后就能启动布局。
另外,张艺谋的《英雄》勘景完了,年底开机;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定了珠海的足球场,道具组已经进场。”
顾俊辉点头:“接下来香港这边的传媒收购,由辉远金融先出资,拿下后通过定增注入到辉远传媒。
明年日本那边的传媒布局完成,也按这个模式并入,做为辉远传媒的日本分公司。
“俊辉,说到传媒整合,你在日本的布局才刚铺开。半个月就投了20亿美元,单是里头的传媒板块就超8亿。
按你的计划,未来还要再扩大五倍,这算下来得几十亿美元的投入。
为这事,郭总跟我感慨道:说怕很难跟上你的扩张脚步。
他主要考虑的是,双方现在是60%对30%的持股比,若想同比例注资保股份,得按二比一跟投。
这么大的投入,他担心很难说服光华集团那些守旧的董事会成员。”
顾俊辉听了朗声笑起来:“许姐,你跟郭总说,这有什么好愁的?
光华集团家大业大,总资产上千亿美元,东南亚盘子铺得广。
手里握着那么多优质矿产、港口码头,还有成片的橡胶园、棕榈园,随便腾挪点就够了。
哪怕我后续注资100亿,他只要跟投50亿,股份就能保持不变。
真要是周转不开,大家做个资源互换,对双方都是好事,办法多的是。”
许安红听到“资源互换”几个字,妩媚地白了他一眼。
“难怪当初谈收购时,你账上明明有两亿美元的资金,最后却答应了郭总,以那栋大厦作价7250万美元入股。
现在看来,所谋甚大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