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宋文豪 > 第337章 少女怀春

第337章 少女怀春

第337章 少女怀春

翌日清晨。

陆北顾正在国子监的小院里如常晨读时,院门被敲响了。

门外站著的是监內相熟的小吏,他神色恭敬地说道:“陆郎君,杨学士有请,说是监內临时加设一场考试,所有生员需即刻前往堂內应试。”

陆北顾微微一怔。

省试方过,殿试未至,此时加考实在突兀更何况国子监这大猫小猫三两只,连通过解试水平的人都没有的情况,平时都懒得组织考试,这时候有什么好考的呢?

不过既然是杨安国要求的,那陆北顾怎么也得抽时间去参加一下。

毕竟,杨安国对他確实没话说。

而且再怎么前途无量,此时他还是国子监广文馆的生员,国子监內的规矩他是需要遵守的。

陆北顾放下书卷,整了整青衫便隨小吏出门。

穿过古柏掩映的通道时,见不少生员匆匆而行,面上皆带著与他相似的困惑。

直到望见堂內那临时设下的数十张考案,以及案后那些正趴著补觉的监生,他才骤然醒悟。

——肯定是杨安国一拍脑门给他安排的“监元”考试!

果然不出所料。

没一会儿,就有好几名国子监的官吏,簇拥著这位紫袍大员来到了堂外。

杨安国今日端足了架势,雪白的长须梳得一丝不苟,踱至堂上预设的椅子上落座,竟是要亲自监考全程!

周敦颐与两位助教分立两侧,他们是负责考试的主考官和同考官。

堂內外,唯闻春风穿过老柏枝叶的微响,以及某些监生的打呼声。

见人到得差不多了,杨安国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把补觉的监生都给咳醒了,隨后高声宣布道:“今日考校,乃復国子监旧制,考题由周博士亲擬,五道贴经五道墨义,一道诗一道赋,三道时务策,一道论。限时两个时辰,诸位务尽所学。”

这可苦了这些平时根本就不学的官宦子弟了。

这次考试是不能交白卷的,就算不会,那也得硬著头皮写一写。

开考之后,杨安国端坐椅上,目光缓缓扫过场中,那些监生们或蹙眉苦思,或神游天外,笔下行墨大多迟疑散漫,透著几分敷衍了事的意味。

唯独陆北顾案前,却是另一番气象。

但见他悬腕运笔,姿態沉稳,墨跡如行云流水般铺展於纸笺。

虽仍存几分被骤然拉来应试的发懵,然一旦落笔,过硬的功底便自然流露,文章条理渐次分明,辞气亦从容不迫。

陆北顾虽然清楚这次考试就是杨安国为了给他刷履歷特意安排的,但他並没有丝毫不认真的样子。

毕竟对於陆北顾来讲,在临殿试之前,能够得到一次热身的机会,也是不错的。

更何况负责出题的周敦颐和宋堂等人,都是有水平的,这次也存了给他餵招练手的意图故而虽然题量比正常考试要少,但题目难度却並不算简单,属於適中难度,认真答起来还是挺耗费精力的。

杨安国抚须静观,眼底掠过了满意之色。

等坐的屁股有些麻了,他时而起身踱步,戒尺轻叩某张桌案,惊得那正打瞌睡的监生一个激灵;时而又在陆北顾身侧驻足片刻,虽不置一词,但那凝注的目光已让周遭学官心领神会。

日影渐高,终至收卷时分。

小吏们上前敛走考卷,眾监生如蒙大赦,纷纷起身活动僵硬的筋骨,然后退去。

杨安国又走向正在整理笔砚的陆北顾。

他脸上端肃的神情已悄然化开,那惯常的、见牙不见眼的笑意重新浮现。

“北顾啊。”

他声音带著十足的暖意,一只手亲切地拍上陆北顾的肩臂。

“今日仓促唤你前来,未曾提前知会,莫怪老夫唐突。”

陆北顾忙站起来躬身道:“学士言重了,只是不知今日这考试”

“誒!”

杨安国笑著打断,手指向周遭空置的考案:“你瞧国子监这些不成器的弟子,无一堪造之材,故而也已经很久没组织考试了。”

隨后他感嘆道:“不过若按旧日常例,国子监內部考试,是有『监元』的,只是这『监元』之名早已空置多年.然你既出自我国子监广文馆,今又高中省元,此等殊荣,岂能无相应名位以彰其盛?老夫思之,復兴旧制,正当时也!”

“周博士,快判卷吧。”

周敦颐和宋堂等人的判卷工作其实很简单,根本就没啥好判的,交上来的卷子,绝大多数都是狗屁不通,仅有几个勉强还能答一些的,答得也是稀烂。

故而,陆北顾毫无悬念地排到了国子监內的第一名。

“此番考试虽略显匆促,然规矩体例一概依足旧章。你的考卷我们都已看过,清通扎实,条理明畅,冠绝全场乃是意料中事,这嘉祐二年的『监元』,非你莫属!”

言罢,杨安国也不待陆北顾回应,朗声吩咐左右:“即刻张榜公示!”

陆北顾立於一旁,知道杨安国这是要把他当成国子监的金字招牌,不过他也乐见其成就是了。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酝酿之后,开封城的各大热闹处所州桥夜市、马行街、朱雀门外的茶坊、大相国寺周遭,都开始有“消息灵通”的閒汉、说书人或是看似无意閒聊的茶客,將不久前东榆林巷酒楼里发生的那场激烈交锋,绘声绘色地传播开来。

之所以今天才发酵,倒不是皇城司做不到,而是一直在等待外交方面的进展。

关於屈野河划界的爭端,在经过多日的谈判之后,宋夏双方进入了关键阶段。

於是,为了在谈判桌上取得优势,陆北顾挫败徐舜卿之事,也就成了大宋打出去的一张舆论牌。

而故事的核心自然是夏使徐舜卿的猖狂挑衅与最终理屈词穷的狼狈,而省元陆北顾临危不惧、挥毫而就《英雄论》,与字字珠璣驳斥谬论的场景,被大书特书。

而陆北顾那篇《英雄论》被誊抄传颂,徐舜卿的《英雄论》却成了陪衬的笑柄,连街头巷尾的稚童都能咿呀学舌般念出几句“丈夫之气,不因显晦而殊”,至於“守则泰山不移,持则金石不夺”、“嗟尔丈夫,当慎所立”等警句,更是迅速在士子与市民中流传开来。

只能说,皇城司的暗中推动恰到好处,既激发了民眾的同仇敌愾之心,又极大地满足了百姓对才子佳话、外交爭锋话题的喜爱,更將陆北顾的形象塑造得高大正面。

一时间,陆北顾声名更炽,不仅以才学,更以气节风骨贏得了广泛的讚誉。

这股由官方悄然引导,在市井间蓬勃生长的舆论浪潮,也成为宋夏此次外交博弈中,大宋用以占据道德与舆论制高点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两界:魔修误入领主世界 射雕:从被逐出桃花岛开始 神峰 关于曹操重生成皇叔的那些事 斗罗:龙王之神明哀歌 芙莉莲:开局支配阿乌拉 女侠,听我解释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 佣兵战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