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火箭弹的面打击范围,把命中率的影响大幅降低,只要考虑射向射距就可以了。
相对而言,真正将空战威力提高了一个层次。
李团长急切道:“那什么时候可以将这些新式炮舰机列装部队?不,不用新式炮舰机,就把我们这些炮舰机改造也可以啊。”
“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我这次去景德镇也是为此。”方文回道。
交谈到此,方文和飞行团的人来到团部,在团部等待景德镇那边的消息。
在等待的时候,方文与邵思慎单独交谈。
“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
“非常好,就像重活了一样。”
“你的伤有没有出问题?”
“没有,我现在和正常人没两样。”
邵思慎特意活动手臂,表示自己没问题,
然后,犹豫下,“总经理,我向你道歉,你当时的判断是对的。”
他说的是当初方文主动支持红军的事情,那时候邵思慎是方文小团体中少有反对者。
虽然这事最终还是邵思慎听从了方文的安排,却一直是两人之间的小裂痕。
但现在,他主动道歉,是从心里开始认同方文的决定了。
方文露出笑容,拍了拍邵思慎肩膀,“他们是有理想的一群人,更关键的是,他们会坚持理想,你看,到现在,这些人都没有变。”
“是啊。而且还有更多人加入了他们。”邵思慎感慨道。
李团长这时走过来,手里拿着电报纸:“军部来电了。景德镇方面已经妥当,接应降落地点在镇东北的瑶里。但那里经常会受到九江方向的日军飞机空袭,上面让我告诉你,行动时一定要小心。”
方文点头,叫上龚修能即刻登机出发,并将两个火箭弹发射巢用罩布盖上,两侧的射击孔也封闭掉。
飞机从军山湖起飞,向东北飞行。
为了防止与空袭景德镇的日军战机撞上,方文在飞行中开启了异能和雷达索敌装置。
通过探测,他对附近区域空域飞行器有了了解。
目前江西境内主要是九江和南昌两地起飞的日军战机。
但目前那些飞行器轨迹,都是指向湖南东南部,应该是配合日军的进攻。
至于景德镇方向,暂时还没有发现飞行器反馈。
这倒是让飞行安全性提高许多。
不到20分钟航程后,飞机便抵达了景德镇上空。
但目标区域并不在城里,而是更远点的瑶里古镇。
这个镇子,是景德镇瓷器的发源地,早在南北朝时期便以陶瓷产业闻名,后来因为地处山区,水力交通不便瓷器中心才逐渐转移到交通更便利的景德镇那边。
但陶瓷产业,依然是这里的支撑。
飞机在小镇上空盘旋,寻找着接应者的指引降落标记。
下方小镇内的人们在知道飞机不是鬼子的战机后,纷纷出来观看。
那条镇中的小河上,乌篷船上人员,将红色染料倒入河水中,为空中的飞机做出降落此地的指引。
方文也看到了。
在小船靠岸停泊后,他调整机位,降低高度,落在红色水面上,滑行一阵,在连廊桥不远处停下。
随后飞机调整方向,驶向河岸。
河岸边,士兵们维持秩序,将围观的人群隔开,随后走来一行人。
舱门开启,龚修能架好踏板,先行下机,做好警卫工作。
方文随后下机,微笑走向那行人。
“请问谁是鑫源商号的赵老板?”
“我是。”其中一人走出,还主动介绍了其他人。
原来,这些人是瑶里镇的镇长,国民军驻军军官。
对方非常热情一定要款待方文一番,尽地主之谊。
看样子,不答应是不行的,方文只能同意了。
随即,一行人来到镇里最大的酒楼中,入坐上菜。
镇长挑头道:“听说你这次来是为了运一批陶瓷到重庆的?”
这当然是借口,方文故作苦笑道:“战时物资紧缺,再加上很多人撤离时仓促,都没有带上易碎的生活用品,连带陶瓷都涨了数倍价格。普通人家便罢了,但那些长官家眷也用不上好的陶瓷就说不过去,我便被硬派了过来。”
“数倍价格不止吧,小兄弟这次飞完,可就赚到了。”其他人笑着应和着方文。
期间,欢声笑语,毫无战时之态。
方文一边应付,一边低声与赵老板交流。
“2位陶瓷专家呢?”
“已经准备好了,他们会在瓷器装机的时候登机。”
“他们家人呢?需不需要一起带走,我也可以安排。”
“一起走?我去问下。”
赵老板找了个借口告辞离开,方文继续在酒桌上应付着。
时间过去半小时,赵老板回来,做回座位,低声道:“一家有妻有子,另一家四口,多了个老娘。”
“可以。”方文回道。
又过了阵,吃饱喝足酒席结束,方文也和赵老板开始了装货。
一箱箱瓷器装上飞机,飞机上也卸下了一批物资当做货款,同时有七位在装机的同时,悄悄进入了飞机中,再也没有出来。
完成了装卸后,方文抱拳告辞,登上飞机起飞返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