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这小子,背着我们偷偷干大事啊!(6k二合一)
周砚笑着把黄鹤夫妻迎进店来,给他们泡了茶,在他们对面坐下,微笑道:“黄老板,你有什么事情跟我商量?”
“今天黄莺在你这里吃了卤肉,觉得十分美味,给我们也打包了一份。”黄鹤看着周砚道:“卤肉确实美味,但我觉得味道非常熟悉,不晓得当年在苏稽桥头卖卤肉的那位张嬢嬢跟你是啥关系啊?你是跟她学的手艺吗?”
“你说的那位张嬢嬢,应该就是我奶奶。”周砚笑着点头:“我的卤肉手艺,确实是跟着她学的。”
“难怪!”黄鹤拍手站了起来,神情难掩激动:“我就说味道一模一样!你这手艺学得好哦!把精髓全学到位了!”
赵淑兰扫了他一眼,立马又缩回到椅子上。
没办法,等了二十多年,实在是太激动了,哪怕路上赵淑兰对他再三告诫,但听到周砚确切的话语时,黄鹤还是忍不住上头了。
周砚嘴角微微上扬,从黄鹤的表现来看,这合作应该是稳了。
“周老板,我们今天过来,主要是想和你谈合作的。”赵淑兰微笑道:“不知道你奶奶有没有和你说过她摆摊的年代,和我们飞燕酒楼在卤肉上的合作,我们现在有意与你续上这份合作,从你这里每日订购卤肉。”
开门见山,周砚喜欢这种聊天方式。
看得出来,赵淑兰应该才是飞燕酒楼的话事人。
“我奶奶确实跟我提过她之前给嘉州不少酒楼、饭店提供卤肉,但没有提具体的店名。”周砚淡然道:“如果是每日订购卤肉的话,那自然是没问题的,卖给散客是卖,卖给你们也是一样的,价格合适,都可以谈。”
“我天天惦记着张嬢嬢,可她连提都没有提过我们飞燕酒楼吗?”黄鹤一脸受伤,有种错付的感觉。
“倒也不是没提过。”周砚笑着道:“我奶奶之前跟我说过飞燕酒楼,说黄老板有个小儿子,小时候经常跟他老汉来苏稽拿卤肉。”
“是我就是我!”黄鹤高兴的指着自己。
周砚一脸疑惑:“我奶奶说,那小儿子叫黄小鸡的嘛,黄老板……”
黄鹤脸上的笑容一凝,略显尴尬。
一旁的赵淑兰憋不住笑了,看着黄鹤道:“黄小鸡是谁啊?黄小鸡……”
“哎呀,我就是黄小鸡!”黄鹤一摆手,无所谓道:“老辈子都喊得小名,自从我老汉走了以后,我都好多年没听人这样喊我了。”
周砚闻言也笑了,感觉关系倒是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今天老太太跟他聊了几句飞燕酒楼,当年他们的合作关系确实处的很不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飞燕酒楼从不赊欠,每天不管拿多少货都能做到钱货两清。
黄家人做买卖,公道。
而且飞燕酒楼也确实做得好,当年嘉州富商、名流最爱去的,就是飞燕酒楼。
黄鹤看着周砚道:“当初张嬢嬢给我们供货,是按照她卖价降两成的价格给我们,你觉得这个价格怎么样?如果合适的话,我们按照这个价格合作也是可以的。”
“降两成吗?”周砚面露思索之色。
卤猪头的利润率他卡的是五成半左右,降两成的话,他还有三成半的利润。
利润率不高,但能走量。
而且不需要他负责切,节省了人工。
这一点和供应给他师父他们坝坝宴用是一样的。
卤猪头肉两块,卤猪耳朵和卤猪拱嘴两块四,黄鹤提出的这个价格,诚意还是比较足的。
周砚的定价,本就比苏稽这边的市场价普遍贵三毛钱。
对方把卤肉批发回去,肯定要对外销售。
能卖什么价是对方的本事。
但利润空间要给对方留够,合作才能长久。
周砚没有急着点头,转而问道:“你们一天能要多少量?每天是你们自己来取货,还是需要我给你们送货上门?”
赵淑兰看着周砚的目光多了几分欣赏,这年轻人做事太沉稳了,不骄不躁,不说黄兵了,连黄鹤都不如他。
她开口道:“前期我们每天保底要两个猪头,后面口碑做起来了,再按照销量来增减。不用你送货,也不需要你帮忙切,我会让黄兵每天来取货,结现钱。”
瞧瞧,这就叫专业!
猪头按个买,不单独提猪耳朵和猪拱嘴。
这年代一头猪就两个耳朵,你要多的,那别家就没有猪耳朵,光卖猪头肉,不合适。
“行,那就按这个价钱来定。”周砚点头。
对方有诚意,又洒脱,那他也不是扭捏的人。
黄鹤和赵淑兰闻言,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来的路上,两人商量了不少应对之策。
如果周砚对价格不满意,要怎么谈判,底线价格是多少,实在谈不下来是否要去找张嬢嬢打打感情牌。
以及来了之后,可能要对谈的不止周砚一个,还有他爸妈肯定也有别的想法。
周砚和黄兵、黄莺差不多大,在他们眼里和孩子差不多,总觉得他做不了主。
结果进了店,茶一泡,谈的意外顺利。
没有扯皮,也没有装腔作势。
周砚他妈抱着睡着了的妹妹坐在柜台后边,除了进门的时候打了声招呼,整个过程一句嘴都没插。
周砚一个人就把事情定了。
看得出来,他并非唐突毛躁做的决定,沉稳的像个老道的商人。
“除了卤猪头,卤牛肉什么时候上?手艺学到家了吗?”黄鹤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当年飞燕酒楼卖的最好的其实是卤牛肉,一天能卖出去三十多斤,逢年过节卖的更多。飞燕酒楼从张嬢嬢那里拿到了嘉州卤牛肉专供权,为此一年还要单独给张嬢嬢一笔额外的专供费用,要的就是唯一性。
“卤牛肉确实还差点意思,因为价格太贵,所以练的少,可能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周砚坦白道,“不过后续肯定是会上的。”
黄鹤闻言有点失望,不过看着周砚还是感慨道:“年纪轻轻能把卤猪货做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厉害。”
“过奖。”周砚谦虚道。
“那等你的卤牛肉出师,我们飞燕酒楼能不能跟你签一个嘉州城区卤牛肉专供合同?”黄鹤说道。
“专供?”周砚疑惑。
黄鹤说道:“你的卤肉肯定如张嬢嬢当年一样,要卖到嘉州各饭店,但卤牛肉这个单品,能不能只给我们飞燕酒楼提供。
我会每年额外给你一笔专供费用,用来弥补你少卖的那些卤牛肉的钱,当年我们飞燕酒楼和张嬢嬢就是这样合作的。
只要我们把口碑重新做起来,卤牛肉要的量会比较大,一天能卖几十斤,比你给那些小饭店一家两三斤的卖要来的快。”
赵淑兰也看着周砚,神情略有紧张。
今天这趟来,除了谈价,卤牛肉专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如果没有差异化,一旦周砚的卤肉在嘉州全线铺开,他们也就无法拿卤牛肉来讲故事拉高单价了。
周砚略一思索便摇头道:“不好意思,这个协议我没法签。”
“为什么?当初我们这样合作了二十多年呢。”黄鹤不解道。
周砚微笑着解释道:“你现在无法给我保证牛肉的订购数量,预期是没法拿来谈判的,嘉州的市场那么大,你们空口说几十斤的量就要拿专供协议,我没法给你们。
反正现在卤牛肉尚未推出,你们也不必着急,不如先把卤猪头肉等口碑做出来,量上去了,卤牛肉能卖多少心里也就有数了,再来谈专供也不迟。
不然我现在张口要你一千一年的专供费,结果你一年卖卤牛肉还赚不到一千块,岂不纯亏本?”
黄鹤面露思索之色。
赵淑兰已是点头道:“周老板说的没错,你考虑的比我们更周全,那就按你说的来,我们先卖卤猪头,把销路打开再谈其他。等你推出卤牛肉的时候,咱们再好好谈一谈。”
周砚笑着点头:“没问题,只要条件合适,我肯定优先考虑老客户,大客户。”
双方握手言欢,周砚拿出纸笔,直接草拟了一份卤肉合作协议。
双方约定价格,以及每日取货时间,且每日卤肉钱货两清,绝不赊欠。
“你这字写的真不错,还有笔锋呢。”赵淑兰看着周砚写协议,忍不住称赞道。
“可不是,黄兵写的字跟鬼画符一样,虾子在纸上都爬的比他写的好看。”黄鹤跟着点头,一脸恨铁不成钢。
周砚笑了笑,没搭话,免得拱了火,让黄兵受无妄之灾。
该说不说,他也算在他这里领了长期饭票的vip客户呢。
一式两份的协议,双方签字画押。
黄鹤和赵淑兰揣着协议,心满意足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