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事,真是数都数不清啊。”皇帝感慨,“说起来,我登基也快满四十年了,宝船走后一年,父王便传位於我,我年少成帝,从政多年,其实前些年,就欲传位於太子,退居朝后,但雪灾突如其来,担心太子挑不起大梁,大灾之下服不了眾臣,坏了国运,也只得再撑上几年。”
『如今托先生的福气,寻得麦、、煤三种祥物,我心已安,明年我便打算让位於太子了。”
皇帝一脸淡然,他十五岁,少年成帝,从政三十九年,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
身为皇帝,常有臣子奉上补品灵丹,他也见过父王是如何伤了身子,早早离世,所以格外注意调养身体,因此看起来还是个壮年人,但实则年岁已经不小,活过的岁月,比他离世的父王年岁还要大些。
太子今年也有三十多岁了,他早有了孙子孙女,已经是爷爷辈的人了。
这难免让他想起了他那苦苦追寻长生的父亲,不由得开口问道:“先生,你说这天下当真可寻长生么?”
“陛下也想寻长生么?”庄行问。
“我只是想起了父王。”皇帝微微嘆了一口气,“先生有所不知,当年宝船一事,其实闹得民生哀怨,父王为了造船,加重劳役税收,对我也起了诸多疑虑,三番五次地试探我,这话说来不孝,但我年少时,为监管宝船一事,常居东海一带,见过了民生之艰,心中才愈发有一腔抱负,想振兴国家,对宝船一事,心中多是牴触,我早已立誓,为帝绝不可失德,不可忘本,才至今日。”
“我不是想寻长生,只是与先生交谈几番,觉得天下如此广大,心想当年觉得绝无可能的事情,这天下也是有见得的。”
“有时候我也会想,那宝船一路上,到底见到了何物呢?如今是不是找到了父王苦苦追寻的长生不死药呢?”
“想著想著,心里就好奇起来,说不定再过几年,年岁再长一些,我也会驾船去海那边的陆地看看呢,当然就不造什么宝船了。”皇帝淡淡微笑,“那边也是有人,有地的啊,若是能纳入我大虞版图..哈哈哈,先生莫要笑我白日做梦了。””
“陛下说笑了,此乃人之常情”庄行说道,“实不相瞒,我也和陛下有过一样的想法,我那师兄,也並非是为赏而上船,他下山时,只留了一张纸条给诸位师长,上面只写了一句话,只说他幼时便想离村。”
“幼时便想离村么.””
皇帝重复了一遍,“那位荣玉先生,也是一个妙人啊,可惜当年没能”
和他结识。”
庄行感觉皇帝和宋玉师兄会很合得来,这只是一种感觉,他觉得皇帝和他,还有宋玉师兄,他们三个人,骨子里或许都是同一类人~
那之后,他又和皇帝待了半日。
虽然二人年岁相差许多,但一见如故,
关於赏赐一事,就在閒谈之中敲定下来了。
按大功之赏,本应该封官加爵,赏金银万两,但道人不入朝政,官爵则不受,金银该如何受赏,便如何受赏,此事通告天下,以鼓励天下人,多为国立功。
话是这么说,但实际上,这些金银,依然保留在国库当中,庄行並未取走。
皇帝赐给他一块金牌,可当丹书铁券,可免死免罪,此外,若需金银財物,皆可凭此令牌取之,也可凭令牌行特权,见令牌当如见亲王。
这待遇,算得上不记名的皇亲国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