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明多权宦
“歷史十大著名太监第九名,冯大伴冯保。』
“冯保,字永亭,號双林,北直隶真定府深州县。』
“早在隆庆年间,冯保就已经成为了东厂提督,也就是影视剧里的厂公。『
“原本他有希望在隆庆年间就成为太监这一行的天板,司礼监秉笔太监。』
『可隆庆皇帝对他不感冒,在高拱的建议下,以陈洪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由此,冯保记恨高拱。
又数年,陈洪罢免,高拱又支持孟冲继任,冯保深恨之。
出於对高拱的愤怒,冯保转而与张居正快速接近,意图对付高拱。
至隆庆帝驾崩,冯保通过李太后的关係,驱逐了孟冲,终於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上位之后,冯保立刻对高拱展开报復。”
高拱自己也是傻瓜,居然说:十岁太子,怎么能治天下!
『一句话就將少年皇帝跟太后都给得罪了,自己被赶出朝堂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天幕暂停,赵清然的声音传来。
“高拱不是傻瓜,他只是在试探皇宫的反应,进行前期准备。”
赵清然乾脆说道“皇宫里的太后与皇帝,若是没什么反应与动作,那文官一统天下的局面,立马就会到来。”
“只不过皇家的人不傻,没给他这个机会罢了。”
“大明的文官,从洪武年间就开始想要夺权。”
“前边有老朱,有朱棣,甚至朱瞻基都是雄主,没给他们这个机会。”
“可他们的这份心思,却是从未放弃过。“
说到这里,赵清然笑声不减“高拱其实是有机会挣扎一下的,可惜身边出了个文臣里的叛徒,
一心想要拯救大明的张居正。”
“有了张居正的反水,高拱毫无办法,只能是灰溜溜的下台。”
“当然了,他也不亏。”
“大明的文官们,虽然俸禄很低,可捞好处的本事,仅次於满清的文官。”
“他自己家,自己的家族早就吃饱了。”
洪武时空。
马皇后有些意外的看著老朱。
今天居然没暴跳如雷?
老朱站在那儿,背手而立,面色有些迷茫,
“剥皮填草都嚇不住他们,这帮子读书人的心,究竟是有多黑?”
听到这话,朱標也是无语。
他也没想到,大明的文官们居然这么贪。
年轻的朱老四,城府倒是没那么深。
还在著“不错了,至少比那满清要强。“
朱元璋与朱標还有马皇后,齐齐的翻白眼。
这难道还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儿不成?!
“咱就不信了。”
老朱咬著牙“三条腿的蛤不好找,两条腿的读书人遍地都是!”
“咱就不信找不著不贪的!“
天幕继续播放。
冯保对高拱的仇恨很重。
万年初年,有人假冒太监混入宫中。,
“被抓获之后,冯保试图利用此人,將高拱牵连进来,从而杀其全家。
只是后来並未如愿。』
李太后,冯保,还有张居正。组成了一个非常稳固的朝堂铁三角。』
他们互相支持,牢牢掌握住了大明朝堂。”
『外戚,权宦,权臣互相配合,权势也达到了巔峰。『
冯保对待少年万历皇帝很是张狂,屡次胁迫少年皇帝。
少年万历表面亲切,心中却是深恨之。
与此同时,李太后也是严格管束万历皇帝,而张居正甚至主动起草万历皇帝的罪己詔。』
“他们如此对待万历皇帝,也为以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冯保擅於弄权,多次算计皇宫內外,以固自己权势。”
为此得罪了许多人,只是铁三角过於牢固,暂时拿其没办法。
“而等到万历十年的时候,铁三角之一的张居正病逝,也意味著冯保开始走下坡路。』
已经成年的万历皇帝,无法忍受自己的大权旁落。』
李太后是他生母,他没办法多说什么。』
张居正过於强势,只能是熬到他死。
可冯保只是一个太监,却是耀武扬威贪婪成性,甚至还想要让皇帝封自己为伯爵,这就触动了万历皇帝的怒火。
『之后在皇帝的示意下,冯保的党羽迅速瓦解,其本人的权势也是隨之消散。』
隨著李太后將大权彻底交给万历皇帝,冯保也就失去了最后一张保命的底牌。
李太后也不可能为了他这个太监,去跟自己的亲生儿子硬顶。,
冯保被贬,发配南京安置的时候。李太后的確是提过两句,可万历皇帝敷衍两句,这事儿就过去了。
冯保被抄家与其党羽被抄家,金银百余万,珠宝奇珍数大箱。』
“在向来以贪婪著称的大明太监之中,倒也不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