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当太监当到长鬍子的童贯
朱棣抬了抬眼皮“怎么改?”
“不可再由大儒教书。”
朱高煦一开口就是王炸,直接动摇儒门的根基。
老二惊愣不已“老大,你糊涂了?不请大儒做太师太傅,那还能学什么?”
“春秋之时,诸子百家繁似锦。”
朱高煦掷地有声“儒学,当时也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很明显,朱棣考虑的更多“儒学当道,恐有不妥。”
“还能有什么不妥!”
朱高煦是真的上火了,眼看著自己这一房的皇位都有危险,他哪里还能顾得上什么儒学昌不昌的。
“看看天幕!”
“大明都被这帮子读儒家之书的读书人,给祸害成什么样子了!”
“继续用儒学,这才是大大的不妥!”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这是要跟儒门开战的节奏。
朱高煦的提议,是要挖儒门的根。
朱棣这里,倒是没太过激烈的反应,而是陷入了沉思。
这时候,老二老三也终於是反应过来了。
他们神色惊疑不定的看著老大。
“你可真狠啊,为了皇位,居然敢跟儒门叫板?”
“老大,我记得你可是儒门弟子来著。”
胖胖的朱高炽,冷笑一声“大明都被他们祸祸亡了,別说是儒门了,就算是玉皇大帝来了,也不行!”
“好朱棣大笑起身,步来到了朱高炽的面前“老大,以前总觉得你软弱,读书都读傻了。”
“没想到,你还有这等血性。”
“好,咱们父子俩,就好生的跟这儒门斗一斗,不给他们霍霍大明的机会!”
老二老三直接傻了。
老爷子这是疯了吗?
这分明就是要跟全天下的读书人开战的节奏!
此时天幕还在继续播放。
『王振贪婪成性,不但敛財还喜笼权。
他仗著朱祁镇的宠信,在大明堪称只手遮天。』
“正统十四年,瓦剌部落袭扰大明边境。
“边疆战事告急,王振竟然鼓动朱祁镇,御驾亲征去迎战瓦刺。』
朱祁镇接受了王振的提议,亲自带领十余万大军,號称五十万出征。'
“因出行仓促,外加王振胡乱指挥,最终导致土木堡大败。』
而导致这一切的王振,也是在乱军之中被杀。
『此人愚蠢至极,骄狂无度,却是引发大明於土木堡一战中损失大量勛贵,
直接导致大明由盛转衰。』
“歷代宦官惹下泼天大祸者不计其数,王振无疑是其中的依依者。』
十大著名太监第八名,土木堡之王王振,盘点完毕。』
短视频暂停,接下来就是赵清然的点评时间。
他也不废话,一开口就是王炸。
“王振死有余辜,朱祁镇愚蠢至极,可土木堡之败,本质上却是大明文臣们,为了削弱勛贵而內外勾结所引起的一场內订。“
“这一战的疑点有很多。”
“出兵的时候,文官们说没有粮草军资。”
“可等到土木堡的消息传来,粮草军资立马就有了。”
“距离土木堡最近不过数十里的援军,面对皇帝求援的圣旨,也是装作没见著。”
“可等土木堡打败了,援军立马就赶到。』
“土木堡之前,京城的文官们一个劲的喊京城空虚,让皇帝抄近路,走土木堡回来。”
“可等到土木堡打败了,京城之中立马就冒出来了大批的军队。”
赵清然乾脆总结“在我看来,这其实是某些文官们,顺水推舟借用王振与朱祁镇的愚蠢,將大明的武勛集团给一锅端掉。”
“爱护百姓什么的,这些文官们做不到。”
“可要要是说到玩弄阴谋诡计,坑人阴人,他们自称第二,绝对没人敢称第“土木堡败的太诡异了,明军明明是內线作战,结果什么支援都没有,缺粮缺水缺援军。”
“大明並非真的缺少这些东西,可就是不给皇帝送过去!”
“离开战术的角度,站在战略的高度上来看。”
“土木堡之战,就是大明故意送皇帝与勛贵们去死!”
赵清然笑著说道“至於说是谁干的。”
“按照谁最终得利,谁就是凶手来推断,看看大明之后大权尽入文臣之手,
就知道幕后黑手是谁了。”
不用点名,诸天万界都知道了,仙长说的是文官集团。
同时也是难以置信。
大明的文臣们,为了坑害武將,居然下手这么狠?
洪武时空。
“杀吧。”感觉心累的朱元璋,淡淡的挥手“能杀多少杀多少,咱看著都心累。”
“不跟这帮读圣贤书的耍嘴皮了,去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