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云长公保佑!”
万历二十一年,三月十八。
在平安道和咸镜道完成赈济的朱寅,和戚继光率领八万大军和两万朝鲜民夫浩浩荡荡南下,只留万人驻守义州、朔州。
一路上铁流滚滚,气势磅礴,看的沿途的朝鲜百姓热泪盈眶。
大明天兵南下灭倭,高丽人有救了!
三月二十二,大军终于过了妙香山,到达安州城下。
安州明军见到经略使的大纛,顿时欢声雷动。
“经略相公和大将军到了!”秦良玉喝道,“击鼓!吹号!打旗示意!”
杨可栋很是激动,“经略相公的大军终于到了!秦将军,我们是不是要出城迎接大军入城?”
“为何要入城?”秦良玉嫣然笑道,“经略相公和大将军,一定会在安州之西的温泉驿道,和倭寇大军决战。他们不会入城的。”
杨可栋道:“不会进城?那我们…”
“我们要率军出城。”秦良玉说道,“守卫安州不重要了,我们的使命已经完成。城中可战之兵还有八千多人,只留下三千守城,其余五千人全部出城和大军汇合,一起参与决战!”
“好!”杨可栋神色兴奋,“终于能够和经略相公一起,与倭寇决战了!”
随即,秦良玉等人就点了五千兵马出城,和开到城下的朱寅大军汇合。
秦良玉还没有来到大纛之下,朱寅就下了巢车,主动上前迎接。
“良玉将军辛苦!”朱寅此时没有穿甲,他快走几步扶住要下拜的秦良玉,温言道:“将军甲胄在身,还请免礼。这次防守安州多亏秦将军了,可谓劳苦功高啊。”
“末将秦良玉,拜见经略相公,拜见大将军!”秦良玉也没有坚持行礼,“末将总算不负经略相公信重,只是折损了四五千将士,城中能战者只剩八千多人…”
“已经打的很好了。”朱寅神色欣慰,目光满是激赏,“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良玉将军安州之功,我一定上奏朝廷。”
执行安州的军事任务其实很不容易,之前很多将领不相信秦良玉一介女流,能有多大本事。但朱寅对秦良玉很有信心,换个将领他还真不放心,事实证明他很会用人。
这些天,秦良玉布置得当,应对有方,又擅长鼓舞士气、激励将士,除了指挥若定、临危不惧,也能亲自守城杀敌,这才让倭寇大军难越安州一步,争取到了宝贵的战机。
当真是天下难得的巾帼名将!
此时,朱寅更加欣赏秦良玉。但当着众将士的面,他也不能对秦良玉太过亲密。
杨可栋也上前拜见,朱寅同样一番鼓励的说道:
“杨将军乃杨老令公之后,祖上世报国恩,千百年忠义之事已成民间佳话。令尊应龙公,替大明镇守播州,威震西南,本官很是敬佩,此次杨将军守卫安州,当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杨可栋听到朱寅的夸奖,受宠若惊,激动不已,忙不迭的说道:
“末将尺寸之功,不敢当相公谬赞。末将代家父和播州,谢相公赞誉。”
朱寅接待完秦良玉等守卫安州的将领,就下令在温泉驿安营扎寨。
秦良玉猜对了,朱寅和戚继光选择的营盘地址,正是温泉驿。
温泉驿的地形利于防守。朱寅和戚继光选择传递安营,当然不是因为防守,而是拖延决战时间,等待最好的决战时机。
选择温泉驿扎营,和安州城相互依托,就能“想决战就决战,想不决战就不决战”。
而且温泉驿的位置比较低,算是个洼地。在此安营,也是给日军下套。这同样是徐渭的计谋,专门欺骗聪明人的。
准备决战的日军早就发现明军主力来到安州,可是看到气势雄浑、肃杀无比的明军,不禁心生悚然。
说起来他们对明军也不陌生了,却是第一次见到这等威势的明朝大军。
就算再有信心的武士,此时见了明军阵容也不自信了。
尤其是明军大队大队的骑兵,当真是人如虎、马如龙,两万多骑兵轰然而来,势不可当。
直到此时,很多武士才明白,之前入唐征明、布武中原的大略,原来根本不切实际。
眼下不是明国能不能征服的问题,而是他们能不能活着离开高丽的事情。
但即便心中有些发憷,日军也满心希望明军立刻决战。因为他们拖不起。
然而,日军虽然安营在便于进攻的位置,可明军居然没有决战的意思,而是四平八稳的防守。
摆明了就是拖下去,耗下去。这是对急于决战的日军最不利的。
日军哪里不明白?可明军依托城池,防守无懈可击,他们若是单方面决战,那就是攻坚了,吃亏太大。
更要命的是,朱寅再次推出天皇和宁宁,以及被俘的一群日本大名,在日军大营前展示,让天皇下诏让日军投降。
甚至,还逼迫小西行长参与劝降。
这虽然是故技重施,但真的太好用了。在朱寅看来简直就是明军的作弊神器。这招数尤其对日军好使,因为日军极其依赖精神力量弥补身高体力的不足,这些招数对他们的士气打击很大。
果然,日军的士气再次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天皇陛下和北政所宁宁就在明军大营,大名鼎鼎的岛津义弘、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等人,也在明军大营当俘虏。
来到高丽的五位方面军总大将,就被俘虏了三人!
这个仗还怎么打?
日军只能送战书约定决战,朱寅根本不受激将。还回书说:“战在我,降在尔!”。
朱寅的回书彻底激怒了日军。宇喜多秀家再次来书,说若是明军不出营决战,就将军中的数千高丽女子,在大军阵前全部扒光衣服斩杀。
朱寅这次,干脆置之不理。
你杀就杀吧,关我屁事。
宇喜多秀家等人眼见士气不可挽回,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可明军偏偏不决战。
加上明军有大量骑兵,他们也不能再南撤了。否则明军利用骑兵优势,在后面不断追击骚扰,神国大军要不了几天也会不战自溃。
此时日军才猛然发现,明军统帅有多刁钻。
自从明军换帅,每一步都踩着他们最虚弱的痛点,每一步都占了先机,一步步的逼迫,不知不觉之间,就让神国大军陷入更大的被动。就算想决战,也没有主动权了。
双方十八万大军对峙安州,不但牵动着整个高丽的心,也牵动着整个大明和日本。
谁都明白,此战已经不仅仅关系到高丽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三国天下的格局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