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在庭审上,辩解自己的行为后,朝著自己辩护律师乔广安看了一眼。
这个案子...
具体的经过流程他都和乔广安商量好了。
认罪认罚,这一点没问题。
但是在刑期上,必须要坚持判决缓刑。
除了在看守所呆的时间,一天牢都不能坐。
他刚才的这一陈述,提出来的这一质疑,就是为了合理的给自己一个减刑的理由。
徐大壮案件的判决,有问题没有错。
可是从其他人的视角来看,他只是其中的一个审判人员。
判他三年有期徒刑,这其中是不是存在著行政上的问题呢?
有这种可能性嘛?
有!
即使他心里面知道,三年有期徒刑是相对合理的刑期,但是他也要把这件事情故意归结到行政的问题上。
来让直播间的观眾误以为在其中有什么內幕。
既然有这种可能性,他在这场直播庭审当中提出来了,法院就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的影响。
还要考虑对他判决三年有期徒刑,会不会造成舆论的再次反转。
张宇先前作为审判人员,同样也作为行政人员,对於某些行政部门的做法和想法都有一定的了解。
进行公开庭审直播,法院这边肯定是想要重新確立自己的公信力。
但是当他提出了这个问题以后...如果不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怎么挽回自己的公信力?
但是法院文不能拿出证据来证实,他这个案件的判决並没有行政的干预。
所以就必须要考虑,要不要对他判决缓刑。
这就是阳谋!
同时,这也叫做什么?
这种也叫做用舆论的压力去裹挟行政司法的判决。
这一招非常的有效,至少法院在判决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舆论的因素。
张宇看向审判台席位,此时的周亮作为审判长对於这个案子目前的情况也有点头疼。
因为他也知道,张宇这是故意在庭审上提出来这一点。
但是作为审判人员,作为行政人员,周亮也不好在庭审上进行反驳。
因为他就是张宇提到的行政因素中的其中一部分。
作为审判长肯定不能直接回应这种问题。
因为这种问题在直播群眾看来非黑即白。
不过....在这时候江如风主动举手示意:
“审判长,关於被告人张宇提出来的这一个问题,我方有话要说。”
看到出现了转机,周亮当即让江如风开口陈述:
“那就说说你方的看法吧。”
“好的。”
江如风点了点头:“我方赞同被告当事人的说法。”
“我方同样也不认同检方提出的控告。”
“认为这个案件中可能存在著行政干预的情况。
不认同被告当事人的说法,还不认同检方提出来的控告,那认同什么?
被告人认为这个案件有行政干预就算了,受害人这边也认为有行政干预?
庭审场上,不少人对於这个说法都有些疑惑。
紧接著,就听到江如风继续开口道:
“我方认为检方提出来的控告,刑期过低,与被告人张宇所触犯的罪行,涉及到的情况不適用。”
2
认为刑期太低了?
庭审场上的眾人,对於这一说法,都陷入到了短暂的沉默当中。
他们还以为江如风是要反驳张宇减刑陈述。
或者是对检方对合议庭有什么其他看法呢。
可是万万没想到.::.对方不是反驳张宇的减刑陈述,而是反驳检方的!
认为检方提出来的量刑条件太轻了?
嘶。::
庭审场上无论是合议庭成员亦或者是检方成员,被告成员,都有著非常丰富的庭审经验。
他们见过这种类似的案子不少,可是这还是头一次在庭审直播,而且是在这么多人关注的情况下,遇到的。
坐在庭审席位上的周亮,在听到江如风提出来认为刑期过低的说法以后,愣了一下。
这个刑期他认为还算是比较合理的。
三年有期徒刑不算过重也不算过轻,但现在提出来太轻了,他倒是想要听听江如风的看法。
同时..
江如风的这一番陈述说不定也能够对张宇的判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至少江如风提出来的这一诉求,能够解决掉张宇刚才陈述所带来的问题,
想到这里,周亮开口道:
“你方认为刑期过低,有没有什么依据?”
“有的。”
江如风整理好材料:“我方不认同在这个案子当中,检方认定的张宇作为审判人员在徐大壮这个案子中判决徐大壮故意伤害,属於情节一般。”
“我方认为张宇的行为应该属於情节比较严重。』
“因为在这个案子当中,按照二审的判决结果为基准,应当判决正当防卫,
判决无罪。”
“可是...
“张宇作为审判人员主张判决故意伤害,判决徐大壮死刑。”
“刚才张宇也已经陈述了,他认罪认罚。”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他对於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也就是说,他在明知道自己的判决会对徐大壮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时,依旧选择对徐大壮判决死刑。”
“这完完全全是把徐大壮的命,当做了一个人情的小小任性。”
“像这种,把法律当做自己的权利,滥用,並且对他人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认定为情节一般,合理吗?”
“我方认为完全不合理。”
“我方认为检方提出来的量刑,与实际的情况不相符合,应当判定成情节严重。”
“同时.:.我方也合理的怀疑这是检方在这次庭审上,与被告人,有一定的关係,所以才提出来这么轻的量刑的原因。”
坐在检方席位上的陈力愣了一下。
“????”
什么情况?
都怀疑检方在这次的庭审上偏向著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