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声东击西还施太极(三)
皇太极命人冲上了试探了一回便带着骑兵退后五里扎下了大营。
他之所以退这么远,大致是想让孙传庭不知他到底是走了,还是准备继续打。
皆因北面五里左右正好有座树林,他命人把营帐往树林里一扎,莫说是相隔七八里了,相隔三四里那都不一定能看到。
岂不知,明军统帅和将领这会儿都配上大望远镜了,那视距足有五六里远,七八里外的树林那也隐隐能看得清。
是故他们在距离边墙七八里外的树林里扎营都没用,边墙上好几个大望远镜盯着他们呢。
孙传庭看到皇太极并未离去那也未曾露出丝毫惊慌之色,相反,他甚至还有点暗自心喜。
皇太极隐藏在树林里没走那就是不甘心啊,这家伙肯定是想等后面的步卒到了再发动攻击,而以步卒的速度,辗转两千余里最少得一个多月。
他们后面可是还有七万车兵增援,且那七万车兵都赶到锦州附近了,再有三四天就到了。
到时候他就可以命骑兵护着青壮去修筑大辽河防线了,皇太极在这里磨得越久对他就越有利。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车兵都还没到,当今天子的旨意就到了。
次日午时许,边墙南面的辽东骑兵大营之中,寥寥炊烟早已升起,一阵特有的卤香味已然四溢,将士们都急匆匆的赶回自己的营帐旁,准备吃面了。
孙传庭那是早已和孙应元、曹文诏、曹变蛟等各自端着一碗卤汤围坐在一口滚水沸腾的大锅旁,眼巴巴的看着亲卫飞快的往锅里削面片。
这是他老家的特色美食刀削面。
传闻前元的时候刀具管制十分严格,十户人家才能共用一把菜刀,想要切个面条那都得等半天。
是故,山西地方上便流传开来一种用小铁片来削面片的习俗。
这刀削面的特色倒不光在这削面片上,那独有的卤汤也是一绝。
原本孙传庭来辽东之后都很难吃到家乡的刀削面了,皆因辽东军民吃饭都成问题,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粮食拿来养猪。
这会儿他们却是沾了建奴的光,那些个牛录家里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养了猪啊。
当然,若是平时没什么事孙传庭也不会命人杀了猪来做刀削面吃。
这不孙应元都来了两天了,他还没好好招待过人家一回呢。
再加上昨日击退了建奴骑兵,那也算是小胜一场,是故,孙传庭才命人杀了头最肥的猪,炖了好几大锅卤汤,招待孙应元一番,同时也给将士们打打牙祭。
没过多久,锅中便削满了面片,小将曹变蛟那是迫不及待的站起身来,单手拿过一个竹笊篱,熟练的在锅中翻动起来。
曹文诏和曹变蛟叔侄老家也是大同镇,他们跟孙传庭那是正宗的老乡,且三人还都是边军屯卫出身,关系那可不是一般的好。
没过多久,曹变蛟便欢喜道:“好了好了,可以捞了,大人,要不您先来?”
你小子,习惯了是吧?
孙传庭微笑着摇头道:“你这什么待客之道?孙将军远来是客,你先给他满上。”
曹变蛟闻言,连忙给孙应元碗里来了一大勺,这才给孙传庭、曹文诏和自己捞上。
他们吃得正来劲呢,南面忽而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不一会儿,周遇吉便带着五六百骑奔入大营,紧接着他便带着一人直奔帅帐而来。
孙传庭见状,连忙起身招呼道:“哎呀,周将军,来得正好,快来尝尝我们家乡的刀削面,来人,盛两碗卤汤来,赶紧削面。”
这面先不忙着吃。
周遇吉勒住战马,飞身而下,疾步走过来拱手道:“大人,陛下派吕公公来传口谕了。”
呃,没细看,这位还是宫里来的!
王应朝和吕直这两专门传口谕的太监为了不被内奸看出端倪来,穿的还都是禁军将士的戎装,不细看真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