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下诏罪己纯属放屁(下)
反贼撤出凤阳府本是好事。
不过,若是有人颠倒黑白,那好事也能变成坏事。
次日一早辰时许,朱觉才刚来到玉熙宫主殿大堂,才打开第一份奏折扫了一眼,那就气得想骂人了。
凤阳巡抚杨一鹏上奏,反贼攻陷凤阳,尽毁皇陵而去,中都留守朱国相、指挥使程永宁、凤阳知府颜容暄等文臣武将四十余员被反贼屠戮殆尽,中都留守司两万人马死伤殆尽,地方乡绅、里正、甲首等亦被反贼屠戮殆尽,凤阳府一片狼藉。
内阁票拟,啰里啰嗦写了一大堆,意思就是皇陵尽毁,先祖受辱,他这当皇帝的必须下诏罪己。
这口气,大有秋后算账的意思,这帮家伙,着实无耻。
朱觉看罢,气得把奏折往桌上一拍,怒斥道:“放屁!什么东西?”
皇陵尽毁怪朕?
朕是负责守皇陵的吗?
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你们是占尽好处,利益你们还要全占。
朕想靠海外贸易赚钱来拯救大明还得跟你们抢货源,你们还给朕挑动民变!
你们就光拿钱不办事,出了事全是朕的锅。
还要朕下诏罪己。
你们没一点责任!
朕养着你们干嘛?
正事不干一点,光会争权夺利,出了事还要朕负责,官是这么当的吗?
他这一发怒,王承恩和刘若愚那都吓得满脸惊恐之色。
这是怎么了?
王承恩是想问又不敢问。
刘若愚那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朱觉见状,深深的吸了口气,渐渐压住了心中的怒火。
他很清楚,发怒是没用的。
东林和齐楚浙党就是想气得他乱了方寸。
高迎祥和张献忠拿下凤阳其实没多大战略意义,特别对于他们自身来说,并没有一点好处。
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打下来有什么用?
他们就捞不到任何好处,口粮都捞不到,打完了还得乖乖撤退,这等于就是赔上口粮白打一场,除了打他当皇帝的脸,意义在哪里呢?
这年头刨人祖坟其实就一个作用,从此结下死仇,不死不休!
若是从正常人的角度出发,这种没一点好处且还跟当今皇帝接下死仇的事是没人会去干的。
此事就极不正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就是个巨大的阴谋,高迎祥和张献忠这是在跟皇太极打配合呢。
历史上凤阳失守之后,崇祯就被羞辱的怒不可遏,立马疯狂调集大军围剿高迎祥和张献忠,把能调去的人马全调去了。
结果,正是崇祯把人马全调去围剿高迎祥和张献忠的时候,皇太极奇袭独石口,一路打到延庆州。
崇祯匆忙之下没了办法,只能把蓟州镇守军全部调过去。
这一下就使得蓟州镇边军几乎尽丧于延庆州,京畿等于不设防了。
皇太极杀入京畿那就是进了无人之境,想怎么劫掠怎么劫掠,根本没人管!
这次其实跟历史上那次是同样的阴谋,同样的套路,只是他没上当,压根就没去管高迎祥和张献忠。
皇太极奇袭独石口,杀入延庆州,那也是白跑一趟,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这会儿皇太极被他遛狗一样牵着鼻子到处跑,东林和齐楚浙党没了办法,只能拿反贼来恶心他,想气得他乱了方寸。
他能上当吗?
外廷这帮厚颜无耻之徒他就无需搭理,气什么气?
他直接把奏折撇给刘若愚,冷冷的道:“凤阳巡抚杨一鹏满门抄斩!”
这会儿他真没空去搭理那帮外廷官员,他忙着呢。
他匆匆将奏折处理完,便开始查阅王承恩收集来的资料了。
这些资料还都是跟瓷器有关的。
其实,大明的瓷器并非都出于景德镇一带,景德镇之所以出名那是因为官窑在那里,当然,那里的高岭土也是烧制瓷器的黏土里面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