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觉闻言,那是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嗯,那我们就挖一里长,二十丈宽的水道,先把海河北岸全建满,看够不够,不够的话,海河南岸我们也全建满。”
哎呀,那可太好了。
王徵闻言,不由激动的拍道:“陛下英明。”
卢象升和袁祐闻言,却是不由得眼珠子一鼓。
这海河可不是通惠河,通惠河那才四十来里长啊,这海河一百四十里都不止!
您还先把北岸给建满,不行再把南岸建满?
袁祐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道:“陛下,微臣斗胆,这海河足有一百四十多里长啊,这样的船坞水道我们得建多少条啊?”
朕自然知道海河有多长。
朱觉琢磨道:“这水道要挖二十丈宽,两边的船坞肯定也要建二十丈宽,再加上摆木材的地方,一里也能就并排建两条船坞水道。
且我们还得在港口码头这边修建一座城池才行,若是刨去城池占的地方,这海河北岸也就能建两百多条船坞水道,这样吧,先凑个整,来个两百五十条。”
还先凑个整?
这两百五十条就是两百五十里的水道啊,这得多少人来挖水道,又得多少人来建船坞?
袁祐想了想,又小心的问道:“陛下,您想这边的船坞水道什么时候完工啊?”
这个自然是越快越好。
朱觉琢磨道:“我们尽快吧,最好能在明年开春之前完工。”
那得多少人手啊?
袁祐看了看卢象升,又小心道:“陛下,现如今京师驻扎的京营将士满打满算也就剩下八九万了,京师的匠户那最多也就能征召来一两万青壮,这么多的船坞水道,十万人恐怕一年都建不好啊。”
人手不有得是吗?
朱觉琢磨道:“蓟州镇那边不是招来了将近八十万匠户吗,那可是将近四百万人,上百万人口的城池我们都修建了四座啊。
那边的炼铁厂、炼钢厂和铸造厂主要用到的还就是铁匠,其他匠户我们都可以拉过来啊,特别是木匠,那得全拉过来造船。”
呃,那边的匠户并不是没活干啊。
袁祐小心道:“陛下,那边的炼铁厂、炼钢厂和铸造厂主要用到的是铁匠没错,但那边也需要大量的人手挖矿啊,这会儿匠户青壮基本都在挖矿,怕是抽调不出多少人手来啊。”
匠户怎么能拉去挖矿?
朱觉连连摇头道:“匠户不能去挖矿,这样吧,你让田国丈那边多征召点农户青壮,先把木匠青壮全替换过来建船坞。
还有,这海河两岸但凡能征召到的农户青壮我们全部征召过来挖水道,给他们开二两银子一个月的工钱,能征召多少就征召多少,这样人手总够了吧?”
这样人手够了吗?
木匠可是匠户里最多的,蓟州镇那边光是木匠就有二十余万户,再加上这边征召的农户青壮,那最少十多万,再加上京营将士那就是四十万了。
这十万人得建一年左右,四十万人就是三个月左右了。
现如今才十一月份呢,到明年开春最少还有四个月,时间足够了。
袁祐闻言,细细想了想,随即连连点头道:“够了,够了,陛下英明。”
那就行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细细交待道:“忠贤,又要你辛苦一下了,你赶紧把这边的地收了,明天就开始收,海河北岸三里范围内的地全收了。
还有,港口码头和造船厂之间我们要建坐能容纳上百万人口的城池,需要多少地,你看着办,就跟蓟州镇那边四座新城差不多大就行了。”
这算什么辛苦啊,有事干总比没事干强啊。
我不怕辛苦,我就怕没事干。
魏忠贤连连点头道:“奴婢明白,奴婢明天就拉人过来收地,保证五天之内收完。”
这冰天雪地的,你可不能把人赶出门冻死了。
朱觉琢磨道:“建斗,你明天就派人过来搭建帐篷,就搭建最简单的五人帐,按一百五十万人的规模搭建,另外,拉十套供暖锅炉过来,给所有帐篷都通上暖气。”
卢象升闻言,连连拱手道:“微臣遵旨。”
朱觉又交待道:“忠贤,这边的农户你让他们先住帐篷里面帮忙做做饭,烧烧水什么的,朕也给他们算工钱,老幼妇孺都算一两银子一个月。”
这做饭烧水还算工钱?
您这简直是给他们送钱啊。
他们还不争着抢着往帐篷里搬啊。
魏忠贤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奴婢明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