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论水滸
起了办学的心思,江瀚便打算先召集军中所有骨干军官,分批次的进行学习。
然后再由这批军官,传授给各自魔下的士卒,江瀚则会带著人亲自抽查。
“各位,我想在军中办学,教你们读书认字。”
江瀚刚刚把这个消息说出口,大帐內瞬间炸开了锅。
“旗总,您让咱们这帮扛刀杀人的,去学那酸秀才咬文嚼字?”
“大王,您不是开玩笑吧?俺连自己名字都认不全呢!”
听到办学、读书这两个词,大帐內的一帮大老粗们瞪大了眼,满脸不解。
就连身为官军的邓阳也忍不住皱起眉头,一脸惊。
他们这些当兵吃粮的,只管衝锋陷阵就行了,让他们读书认字,那不是为难他们吗?
学习?学个屁。
江瀚看著这帮傢伙的反应,早有预料,也不生气。
他伸出手往下压了压,示意眾人安静:
“停停停,都別吵了,谁说让你们学那酸秀才,整天之乎者也了?”
“咱们今天这第一堂课,不讲別的,就讲《水滸传》!”
水滸传?
这三个字一出口,效果立竿见影!
方才还满脸不情愿、叫苦连天的一眾糙汉子们,眼晴瞬间就亮了!
这个他们可太爱听了!
甚至连李自成、张天琳和浑天猴这三个外人,都立刻来了精神,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满脸期待,赖在大帐內不走了。
江瀚见状,心中暗笑。
他就知道,想让这帮大老粗乖乖听讲,就得用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东西来切入!
而明代最膾炙人口的,无非就是《水滸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这三本皆成书於明代,其中《水滸传》和《三国演义》向来都是各路反贼叛军们的心头好。
譬如老野猪皮努尔哈赤,就曾將《三国演义》奉为兵书,钻研不輟。
而《水滸传》则更对这些陕北出身的反贼们的胃口。
很多人扯旗造反时,都会仿照模仿梁山好汉,给自己起个外號。
不仅能掩藏真实身份,避免连累家人,而且更是一种发自內心的认同和模仿!
他们一个个自比梁山好汉,只因不堪大明朝廷压迫,才不得不揭竿而起,落草为寇。
“好了!肃静!”
江瀚示意眾人安静,隨即派人去將还在清点收穫的赵胜,以及负责巡查营地的邵勇等人,也一併叫了进来。
不多时,大帐內便坐满了人,粗略一数,足有二三十號骨干军官。
这帮人一听到江瀚要讲水滸,便把值守的活儿都安排给了属下,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见眾人都到了,江瀚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视全场,朗声道:
“水滸传,想必在座的各位弟兄,都很熟悉。”
“有的人,或许读过好几遍;有的人,就算不识字,也肯定听说书先生讲过里面的故事!”
“但凡是听过的人都说,水滸传写得好,对不对?”
帐內眾人轰然应诺,显然对这个说法极为认同:
“对!!”
江瀚点点头,接著询问道:
“都说水滸传好,可你们想过没有,它到底好在哪儿?”
话音刚落,李老歪蹦了出来,扯著嗓子道:
“我知道!杀人放火!快意恩仇!”
江瀚白了一眼他:
“不对!”
当著眾人的面,江瀚也不好训斥李老歪,给他留了几分面子。
李老歪也很识趣的缩了回去,不敢再著杀人放火。
江瀚摇了摇头,话锋陡然一转,一字一句地说道:
“依我看!水滸传,好就好在它写了投降!”
“它用梁山好汉的悲惨结局,血淋淋地告诉了我们一一投降派,到底是个什么下场!”
此话一出,满帐譁然!
眾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精彩纷呈,有人震惊,有人疑惑,有人皱眉沉思,也有人面露不以为然之色。
显然,江瀚这个观点,顛覆了他们对《水滸传》的传统认知。
江瀚也不急,任由他们消化片刻,才继续讲道:
“我今天之所以选水滸传,来当咱们的第一堂课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它讲的,就是咱们正在干的事情一一造反!”
他指著眾人,
“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穷苦人家出身?”
“咱们辛苦劳作了半辈子,又或者任劳任怨的当了边兵,不就是想安安稳稳的混口饭吃,当个顺民?”
“可结果呢?最后还是齐聚一堂,当了反贼。”
“这些出身和经歷,是不是像极了那豹子头林冲,打虎英雄武松等人?”
眾人听罢,纷纷点头,深有同感,就连李自成、浑天猴等人,也是一脸的戚戚然,
唯独坐在前排的邓阳,脸上写满了尷尬和不自在。
“他娘的,老子可是朝廷命官!”
“怎么今天却混在了一群反贼堆里,听著反贼头子讲造反心得?这叫什么事儿啊!”
江瀚却没有理会邓阳的尷尬,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可为什么这帮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最终却落了惨澹收场的结局?”
“仅仅是因为出了一个宋江那样的,一心只想招安的头领吗?”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