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kimi是种传染病
“简直鬼屎!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啊?”
“我也不理解啊!他先把汉密尔顿挤走,等束龙上去保底多拿十分不是更赚?”
“这些都不说了,束龙前面作为队友帮了他那么多次,现在盯著队友猛干是不是有毛病?”
天台三兄弟简直把义愤填膺都给写在了脸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声討著刚才场上那令人难以理解的一幕。
这下好了,原本可以將爭冠积分领先一口气扩大到22分的大好局面,被维斯塔潘的骚操作这么一折腾弄不好还会被反追十分回来。
关键是还把队友给得罪了,是嫌二打一不够刺激硬要玩一打二是吧?
哦不对,等博塔斯上来之后弄不好还是个一打三。
天才!
別说是这哥仨,刚才那一拨不管是国內的解说还是天体的英文流解说都表示非常难以理解,感觉像是维斯塔潘整个人都昏了头了,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在和谁爭冠。
即便现在去问维斯塔潘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可能就连他自己也给不出特別具体的答案。
大概就是当五盏红灯熄灭的那一刻,在维斯塔潘的潜意识中束龙的威胁性要远远大於身边的梅赛德斯。
但你不能一边重视自己的队友还要一边轻视七冠王的能力,既要又要的下场就是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场上的车手还能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驾驶上面不去胡思乱想,红牛目前的管理和策略组才是最头疼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就是去帮车手们头疼场上的战局,现在更是头疼上迭加头疼。
以目前这种情况还想让束龙配合著车队打战术显然是不可能了,一旦让汉密尔顿拿下冠军分差便会再次缩小到2分,显然是车队难以接受的情况。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先让束龙把汉密尔顿干掉,这么一来就可以將追进的分差缩小到3分,之后再看看能不能想个办法让维斯塔潘上一个位置。
就比如——undercut?
还没等策略组这边打定主意,主看台的狂热车迷们便开始齐声高呼了起来,提醒对面楼上的天台三人组重头戏来了。
比赛已经进行到了第5圈,始终保持著克制追进的束龙,终於逮到了汉密尔顿在第20號弯出现轻微推头的小失误快速贴近,在发车主直道上打开了这场比赛的第一次drs,朝著內线抽头拼了一脚晚剎车。
显然汉密尔顿现在就比维斯塔潘清醒得多,知道两人的强硬对拼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完全不对等。
在后视镜里看到束龙的动作之后,汉密尔顿便没有选择硬堵路线,反而拉到外线提前了自己的剎车点,让过束龙之后带著更高的弯速內切弯心,准备拼一手交叉线的出弯。
快速降档的“轰轰”声像是一柄抡圆了的大铁锤,每一下都砸得人心尖儿绷颤。
无处释放的紧张感让老李不由自主地咬紧了自己的舌尖,巴不得给手上的相机捏出“咔咔”响。
“一定要超掉啊.”
这个位置的观赛视角不如上赛paddock club的天台,但至少整条主直道一直到2號弯之后都能获得相对比较清晰的视野。
尤其是1號弯这里的搏斗,可以说几乎就是在天台三人组的眼皮子底下发生的。
束龙对於晚剎车的点位和力度都拿捏得太精准了。
並非一味地將自己扔到对手身前绝命晚剎,而是保持著恰到好处的弯速紧紧贴住弯心,完美避开弯中顛簸的隆起。
出弯后又用尽了香肠路肩被取消后的每一寸赛道空间,最大限度抵消了自己入弯角度不足对於出弯给油点的影响。
再加上內线更短的行车距离和提前冒头的身位优势,丝滑完成了这一次乾净利落的超车动作。
“牛逼!!!”
“芜——!”
老李几人顿时一扫刚才对於维斯塔潘的不爽,如果不是他刚才那么胡乱一折腾,束龙想要取得p1的领跑位可能都没有那么轻鬆。
而当他们以胜利者的视角来审视开局的混乱,似乎对於维斯塔潘做出的选择就没有那么难以理解和感到无法接受了。
当你在整个上半赛季拼搏了11场比赛之后总共获得了其中5场大奖赛的冠军,反观另一个人回归了6场比赛就拿下了其中4场的胜利,甚至其中有一场还是开著地球组赛车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那么试问!
有这样一个人作为你的队友怕不怕!嗯?
既得利益方总是会变得相对比较宽容的,这么换位思考一下之后,哥几个反而还觉得维斯塔潘可怜到有些可爱了起来。
完成了超车的束龙也在车里鬆了一口气。
这么一来他就算是暂时摆脱了drs的困扰,至少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內都可以不用去理会什么车队指令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保持在乾净空气里安心地跑自己的保胎节奏。
从赛前对於正赛最快轮胎策略的推断也能看得出来,单圈长度5.513公里正赛总共需要进行56圈比赛的奥斯汀cota赛道,本质上是一条胎耗相当严重的赛道。
倍耐力官方给出的轮胎配方从硬到软依次是c2、c3和c4,属於居中水平,通常也適用於其他很多同类型的欧洲赛道。
但是剧烈的地形高低起伏以及严重的顛簸现象还是极大影响了轮胎在这里的耐久程度。
所以领跑並不等同於提前胜利,正赛中对於轮胎的管理或许才將成为影响比赛最后结果的关键所在。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处於乾净空气中的领跑位总是有些优势的。
从后视镜里观察了一下汉密尔顿的动態,束龙发现对方似乎没有追进自己的意思,反而和身后的维斯塔潘打在了一起,两圈后便自己掉出了drs的攻击范围。
“非常好,现在我们只需要稳住自己的领跑,如果可以將第一个stint延长至18圈以上对於后程的比赛会很有帮助。”
“多谢了!很高兴没有听到你们让我去做我现在並不想做的事情!”
“不用谢,只是因为这就是目前最正確的判断。另外设置建议调到strat8,我们可以多保存一些赛车的状態。”
“copy.”
照著雷尼给出的提醒完成了对赛车设置的调节,稍微放鬆了一些的束龙按下方向盘上的饮水按钮,准备润一润干到微微有些刺痛的嘴唇。
自从与反应对应的基础属性被束龙刷满之后,他对於【能量特调】的依赖程度就直线下滑。
玩游戏玩得多的小伙伴都知道有一个概念叫做词条稀释,【能量特调】带来的那些加成现在对於束龙发车阶段的帮助其实微乎其微,这么一来束龙也不用每次发车前都需要给自己强行餵个水饱。
以前束龙在正赛中不喜欢喝水,是因为被放置在身后的水壶会不断承受引擎的烘烤,比赛过半之后喝起来甚至会有点烫嘴。
本来车手在座舱里就热得不行了,这时候再喝热水那不是纯纯给自己找不痛快?
不过今年红牛对饮水系统进行了改进,水瓶被放到了前鼻锥里,可以確保整场比赛车手都有清凉的能量饮料可以享用。
现在束龙也更愿意將原本【能量特调】的激发时间从赛前转移到比赛中,虽然对於身体属性的强化效果不算明显,但这个玩意儿的提神效果还是很顶的。
特別是现在这样的领跑阶段,无聊起来真的能把人给开困了。
结果按下那个饮水按钮之后,嘬住水管的束龙迟迟没能在嘴里感受到他期待了许久的凉意,最后还不信邪地用力吸了两下。
“hello?有人吗?你们是不是在赛前忘了什么事?”
“怎么了?”
“我的饮水按钮不起作用,你们是不是忘记往我的水箱里灌水了?我们现在已经需要这么极端的轻量化了吗?”
雷尼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復,转头看向的身边的霍纳,霍纳又转头看向他身边的惠特利。
领队负责的是车队整体的管理,但细微之处的执行运营则另有其他人负责,这个人就是身为赛事运动总监的惠特利。
像什么管理比赛团队、协调进站换胎人员、监督赛车准备以及確保后勤顺畅等都是由惠特利负责,赛前的饮水系统检查和补给自然也归他管。
此前车队很少会在这些地方出现紕漏,不然向来以能力为重的红牛也不会让惠特利坐到这个位置上来。
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每一步赛前的准备工作都是惠特利在现场盯著的,所有环节都有相应的表格核实。
奈何f1赛车的空间寸土寸金,根本没人会想著在饮水系统上还要专门装个监测传感器,到底是哪除了问题他们也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