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有可能爭杆?
不可否认的是梅奔依然有优势,只不过优势远不及两支车队预想中的那么大。
偏偏吉达又是非常考验车手大心臟的高难度赛道,这里对於车手们试探赛车极限的容错率极低,稍有不慎就会上墙完蛋。
也就是说赛车的性能並不一定就能左右最后排位赛的结果,车手对於精准与极限的拿捏才是关键。
二练中法拉利知名极限哥就思想出了问题,勒克莱尔在22號弯的出弯处打滑高速上墙,整辆赛车被撞了稀烂,幸运的是人没有什么大碍。
而二练红牛採取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测试方法,他们让束龙和维斯塔潘在赛道上模擬攻防。
只不过由於练习赛阶段,赛道的每一个区段都常常会出现或是靠边让车或是单纯在调设置的赛车添堵,无论谁是攻方其实都很难完成超车,但这同样暴露出了红牛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
他们的引擎相比於汉密尔顿的那台实在是太过於老旧了,引擎动力的输出上限不够!
反倒是脏空气下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完全避免影响当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可至少两名车手都反馈现在赛车处於脏空气下要比以前可控多了。
但引擎输出的动力不足就意味著超车的难度被大大增加,配合上吉达赛道本身狭窄侷促的设计布局,这让他们很难创造出超车的机会。
於是在二练的后半段,红牛把两人都叫了回去,经过一番简短的商討过后,车队决定给束龙换上了一套低阻的尾翼。
给出的理由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切削plus版的尾翼目前单圈上限更高,主要让维斯塔潘带著去和汉密尔顿爭杆,但缺点是超车的突破能力不够,一旦爭杆失败就会比较被动。
维斯塔潘本就属於那种特別敢於孤注一掷的性格,他的意愿就是跟汉密尔顿硬刚到底,就拼排位决胜负!
当然有一件事可能会刺激到车手的自尊心所以霍纳没提,那就是根据车队目前的评估判断,维斯塔潘对赛车的適应速度好像不如束龙快,临时更换配置在他这里的风险比较高。
下一场比赛多半还是会用这一套,车队需要让维斯塔潘多一场適应和练习的机会。
至於低阻尾翼的单圈上限暂时未知,但从二练末尾的攻防测试效果来看,这套设置的超车能力高出了不止一筹。
至少束龙突破维斯塔潘的防守会变得相对容易许多。
因为吉达的弯道本来就没有多少超车的机会,束龙只需要在前半段紧跟住维斯塔潘的节奏不掉队,藉由两段连续的drs迅速贴近位置之后,便可以利用发车直道的最后一段drs一举突破。
当然,难点在於前面连续的高速弯部分跟住过弯节奏。
这个对於车手的考验就比较严苛了,事实上束龙也是这么和车队反馈的,有时候他为了维持住不掉速度会被迫採取滑移角更大的开法,通过滑移角去榨取更多的轮胎抓地力。
但这么一来除非能够迅速找到超车的机会,否则只要尝试进攻轮胎的长距离胎损就会非常不乐观。
而且由于吉达赛道本身超长的单圈,束龙甚至在排位模擬时就要对轮胎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不然c4配方的红胎在比赛后半程就会变得相当挣扎。
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一站红牛肯定不能把希望都放在同一种策略上。
甚至因为束龙的引擎比维斯塔潘少了两场大奖赛的损耗,就算排除对赛车的適应速度这件事不谈,这种超车的任务还真就只能放在束龙的身上。
凭藉束龙的发车能力再加上一点正赛策略上的变通,哪怕维斯塔潘最后爭杆失败红牛也不会完全丟失夺冠的希望。
三练没有別的任务,就是让束龙和维斯塔潘分別去找自己赛车的排位单圈极限。
不过束龙也因此被迫多消耗掉了一套新红,这么一来他在排位赛当中就只有4套新红可用,在吉达这种非常容易被慢车阻挡的地方,他的排位赛就必须非常谨慎地去找到一个合適的窗口。
这一场比赛和卡达不太一样,是红牛的策略组主动提出了让束龙q2用红胎做圈速。
正赛最佳的策略预计是黄白一停,但黄胎的c3与白胎的c2在这一条赛道似乎有著相似的磨损率,红牛安排给束龙的任务是开局迅速提升位置然后实施undercut战术,不排除有採取红黄一停战术的可能。
这么一来既有可能让束龙给自己爭取到位置优势,同时打乱汉密尔顿车组的策略阵脚也对维斯塔潘有利。
经过半个赛季的磨合之后,红牛已经可以说是是围场里二打一最专业的车队了,没有之一。
到了下午排位赛的q1,场面堪称史诗级的混乱,束龙第一圈就被拉塞尔和马泽平两人轮流挡了一次。
没见过两台慢车一个往左边靠,另一个往右边靠的,唯一能得出的结论就是马泽平有毛病。
不过q1的时间很长,总能找到个合適的窗口节点做出有效的一圈。
结果就连束龙自己也没想到他能在q1榜首晋级,甚至这一圈还是他用推过一轮的旧红跑出来的
博塔斯三练的时候引擎漏油,最后梅奔临时给他换了套赛季初的旧引擎上去,q1的时候甚至引擎还出现了缺火丟槓的故障。
汉密尔顿没少受到交通问题的困扰,至於维斯塔潘则是因为出现了一点失误,他自己在tr里说整个第一计时段都跑得像屎。
不然为什么说街道赛总是有著別样的魅力呢?
q2对於束龙来说甚至还要更轻鬆一点,因为全场就只有他和拉塞尔两人开了新红做圈速,其他所有人都清一色上了黄胎。
幸运地在赛恩斯上墙引发黄旗之前跑出一个有效圈,红胎做完了圈速的束龙直接在榜一舒舒服服地蹲到了q2停表。
很快赛会重新起表,比赛进入了q3阶段。
如果只看开局的战况,或许绝大部分车迷都觉得红牛这一站应该是稳了。
一轮飞行圈过后,维斯塔潘拿下p1,束龙p2,博塔斯p3。
汉密尔顿呢?
他的第一个飞行圈直接被勒克莱尔给挡严了,1:48根本就能不能算是有效圈速,只能急慌急忙地用旧胎重新推了一圈,最后排在他的队友博塔斯后面。
嗯.
本来以为博塔斯在q1都该寄了,没想到梅奔的光速抢修不仅给人救活了,甚至一路都拼到q3重新加入到了与两台红牛的对抗当中。
迟则生变,抓紧时间进站更换新的软胎,梅奔和红牛的几台赛车很快便重新开启了新一轮对於杆位的爭夺。
或者说——是两台赛车对於杆位的爭夺。
束龙本周对杆位的爭夺力度確实不算高,他更换第二套新胎的时间点很早。
反正q3的其中一套红也不能用在正赛里,他还不如多找点时间做两个飞行圈,万一遇上乾净窗口排名还就上去了呢?
快与轮胎过热只能二选一,束龙选择了不上墙,最后跑了一个1:27.679暂列p3。
p1是难得抓到一个乾净窗口的汉密尔顿,终於展现了一把他“刘一圈”手术刀般的精准操作,跑出了1:27.511的全场最快圈。
眼看剩下的时间已经不足以自己充满电再飞一圈,束龙乾脆也不再挣扎,提早返回p房等著出最后的结果。
然后他就看到了维斯塔潘最新的一圈两段刷紫,直接比汉密尔顿目前的最好成绩快了足足0.2秒!
这不就是赌贏了吗?
红牛p房里的人手都快举起到一半了,就等著维斯塔潘最后衝线强吃明天的杆位,坐在赛车里侧头看著数据墙的束龙眼皮子却突然跳了两下。
维斯塔潘的这套调教他也不是没跑过,相对更好的高速弯动態稳定性,不代表著红胎在这足足6.175的超长单圈中就不需要对胎耗做相应的管理。
max好像有点太急了
两个计时段就拉开0.2秒的圈速並不是没有代价的。
眼看终点线就在面前,红牛飞驰的1號赛车在27號弯出弯这个完全没有难度的地方,出弯的给油突然带起了赛车尾部预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滑动,直接重重甩在了赛道边的护墙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