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曹操率郭嘉、于禁、许褚、史涣、朱灵、路昭、蔡阳、冯楷、殷署等文武官员及六千兵马进驻安平国治所信都城。
得知曹操亲自引兵到来,曹纯、张辽、徐晃、李典四将,纷纷出城向曹操请罪。
曹纯嗓音嘶哑,满脸羞愧的伏地告罪:“末将兵败折将,有负司空重托,罪该万死!”
张辽、徐晃、李典紧随其后:“末将无能,请司空治罪!”
曹操目光扫过四人,沉默片刻后翻身下马,亲手扶起曹纯:“胜败乃兵家常事。刘备奸猾,非尔等不尽力。”
随即对张辽等人道:“文远、公明、曼成,起身说话。孤来安平,是为探明情势以定方略,非为问罪。”
这简短的话语,尤其是那句“非尔等不尽力”及伸手扶起的动作,如同卸下了压在四人肩上的巨石。
四将皆是眼眶微红,强自压下心绪,一同起身拜谢。
片刻后,信都衙署之内,灯火通明。
曹操坐于主位,郭嘉、于禁、许褚等随行文武分列左右,曹纯、张辽、徐晃、李典四人则并立堂中。
看向曹纯,曹操细眼微凛,淡然问道:“战报不尽详细,自何时起,战局生变?妙才又是如何失陷于敌手?等等诸事,皆详细道来。”
曹纯不敢隐瞒,将在乐成的战事一一述说。
大致的情况,曹纯在战报上就已经告知曹操,如今再听细节,曹操的眉头也愈来愈紧蹙。
瞥了一眼曹纯四将的惶恐之状,曹操又按下心头的疑虑,再次安抚道:“刘备非常人也。尔等能当机立断,护持余众撤回信都,已是尽力。兵败之责,主在孤统筹未尽周密,预判不明,非尔等征战之罪,不必再挂心。”
“今日先行歇息,尔等所部兵马,由文则暂为整饬安顿,明日集议,再议应对之策。奉孝随我入后堂议事。”
“谨遵司空钧命!”四将再次躬身领命,对曹操更生钦佩。
曹操的平静与问责之外主动担责的姿态,比起斥责,更能抚慰这些败军之将的自责与惶恐。
随后,曹操起身离座步入后堂,郭嘉紧随其后。
“妙才被擒,孤始料未及。刘备此番用兵,环环相扣,以弱击强,先分妙才、子和之势,后击妙才、子和之隙,二人败得不冤。非其等不尽力,实是刘备技高一筹。”曹操轻叹一声,又道:“昔日元让在兖州被吕布部将所擒后,孤就立下军规,‘今后如有劫持人质的,连人质一同消灭,不要顾忌人质’。故而孤方才未提救回妙才之事,只为严明军法,以儆效尤。然而妙才于孤,至关紧要,孤不忍见其落难,奉孝可有营救良策?”
对外要谈军法规矩,对内就得谈人情了。
明面上曹操是不能提营救夏侯渊的事的,从夏侯渊被生擒的那一刻起,夏侯渊在明面就等于战死了。
任何明面上营救夏侯渊的决定都会影响曹操制定的军法威严,故而曹操既不能主动提也不允许众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