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54人核心团队的一员,江屿在全体员工大会结束时,特意给陈默介绍过这个小伙子。
陈默翻开这份方案,目光扫过其核心构想。
模仿蚂蚁触角的高灵敏度、多向感应结构用于陀螺仪,以及模仿蚂蚁肌肉纤维的快速精准驱动机制用于微电机
瞬间!
他脑海深处沉寂的系统,骤然爆发出清晰而强烈的机械提示音。
【系统提示:
叮!检测到您当前位置内,存在新的手机陀螺仪研发方案《蚂蚁触角仿生陀螺仪》,是否投入研发点启动黑科技研发?
确认请选择「是/否」】
几乎是同一毫秒,第二条提示紧随而至
【系统提示:
叮!检测到您当前位置内,存在新的手机微电机研发方案《蚂蚁肌肉仿生微电机》,是否投入研发点启动黑科技研发?
确认请选择「是/否」】
陈默的目光牢牢锁定在《仿生蚂蚁》方案上,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扬起。
橙子2上要使用的黑科技技术,已然在他面前了。
陈默的目光在方案的署名“周明哲”上停留片刻,眼中精光一闪。
他毫不犹豫地拿起办公桌上的内部电话,手指精准地按下代表技术部的“5”号键。
“江工啊,让你们硬件组的周明哲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陈默的声音透过听筒传达,清晰而直接。
技术部副主管江屿沉稳应下:“好的,陈总!”
他放下电话,目光扫向硬件研发组的蜂巢式工位区,精准地落在那个瘦高、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经典红黑格子衬衫的身影上。
周明哲正对着电脑调试 k3v2c的虚拟模型,一边收集反馈数据,一边下意识地佝偻着背。
工位隔板后,他那习惯性驼背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
“小周!”
江屿的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整个硬件组安静下来:“陈总找你,现在过去。”
“唰~”
十几道目光瞬间聚焦在周明哲身上。
方案才交上去不到一上午,陈总就指名道姓单独召见?
这意味着什么,已经是不言而喻。
羡慕、好奇、夹杂着善意的打趣声低低响起。
“明哲,行啊,深藏不露!”
“看来陈总看上你的‘蚂蚁’方案了,苟富贵勿相忘啊!”
“小周,回来请客!”
周明哲的脸颊瞬间染上薄红,他有些局促地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习惯性地缩了缩脖子,显得更加驼背了。
他连连摆手,声音带着点不自信的磕巴:“没没有的事,大家过誉了,可能.可能是方案哪里有问题,陈总要问问”
江屿看着他这副样子,左眉骨上的疤痕似乎都柔和了些,他嘴角微扬,带着鼓励催促道:“快去吧!别让陈总等急了!”,语气里是难得的温和。
这个自从九月初入职以来,就比较踏实的小周,江屿还是比较看好对方未来的。
周明哲这才忙不迭地点头,像是想起了什么,迅速从桌上一堆零件和图纸中抽出一份边缘带着咖啡渍、画满了手绘原理图的草稿纸。
这是他凌晨三点发完邮件请教许老师后,初步拼凑出的微电机概念验证模型草图。
他紧紧攥着这份带着他“技术浪漫”理想的草稿,深吸一口气,挺了挺那总是习惯性驼着的背,快步离开了蜂巢工位区。
穿过忙碌的通道区,经过三个挂着不同铭牌的会议室和三个主管办公室的门,周明哲来到了尽头那扇厚重隔音的总经理办公室门前。
他再次深吸气,努力站直身体,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进!”陈默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周明哲推门而入。
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微微一怔:陈默并没有坐在那张象征权力的老板椅上,而是站在办公室一边的接待区。
他正熟练地摆弄着一套精致的青瓷茶具,壶口氤氲着热气。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给整个空间镀上了一层暖意。
“小周来了?”陈默抬起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朝他招了招手:“过来坐!”
周明哲抱着那份皱巴巴的草稿原理图,有些受宠若惊地走过去,小心翼翼地坐在了陈默对面的沙发上。
陈默笑了笑,动作流畅地用青瓷杯斟了一杯清澈透亮的茶汤,轻轻推到他面前。
“别紧张啊,喝口茶,说起来.”他语气轻松随意:“我记得你档案上写着26岁,比我还要大两岁呢,对吧?”
小周连忙双手接过茶杯,指尖感受到温热的触感,心中的紧张感奇异地被这温和的氛围驱散了一些。
他抿了一小口清香的茶水,压下翻腾的激动,这才有些惭愧地点点头:“是是的陈总,实在惭愧,虽然痴长两岁,但.我没什么大本事!”
陈默闻言笑出了声,眼神里带着真诚的欣赏。
“哈哈!话不能这么说,我看了你的档案,国内top1高校生物工程的本科,后来却跑去别的顶尖学府读了机械电子双学位。
毕业论文还是《昆虫运动神经的机电信号转化模型》,拿了省级创新奖。
这跨度可不小啊!”
他身体微微前倾,带着点好奇:“怎么当初没继续深入研究生物,反而转战机械电子了呢?”
周明哲的脸又红了红,推了推眼镜,有些不好意思地坦白。
“其实.是考研的分数差了点,够不上本校生物的王牌专业分数线只能退而求其次,选了个能录取的学校和当时觉得呃.更有‘钱途’的机械电子了!”
“哈哈!”
陈默这次笑得更大声了,带着由衷的赞许。
“改得好!改得妙!不然我怎么能收获一份这么有建设性、这么有创意的仿生机械解决方案呢?”
“生物工程的底子加上机械电子的应用,这才是跨界创新的黄金组合啊!”
这毫不掩饰的肯定和轻松的氛围,彻底让周明哲放松下来。
他不再那么拘谨,眼睛也亮了起来,主动将怀里那份沾着咖啡渍和铅笔痕迹的草稿原理图递给陈默。
“陈总,这是我的初步构想和一些手绘的验证草图,以前也用.用一些废旧零件大概搭过模型,有一定的可行性!”
陈默接过图纸,目光扫过那些充满灵性的线条和标注。
凭借脑海中系统刚刚研发完成的一级《蚂蚁触角仿生陀螺仪》和《蚂蚁肌肉仿生微电机》方案的核心思路。
他瞬间就理解了周明哲草图中的精髓,并能精准地抓住关键点进行探讨。
“触角的多级振动感应结构,你是想模拟蚂蚁触角柄节和鞭节的联动传感机制?这个微缩后的材料选择和应力分布是关键”
“对!陈总您说到点子上了,我设想用多层复合压电薄膜来模拟鞭节,但微型化后的结构强度还需要验证!”
“仿生肌肉束的驱动单元,你这里画的堆迭式记忆合金片.爆发力是够了,但响应速度和复位精度不行!”
“这个的确是个难点,所以我考虑结合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做阻尼层和快速复位机构,灵感来自蚂蚁后足基节肌的弹性能量储存.”
两人围绕着图纸,从生物原型到工程实现,从材料特性到信号处理,聊得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投机。
陈默展现出的对材料学难点的快速理解和对工程学的敏锐洞察,让周明哲既惊讶又兴奋。
聊到兴头上,周明哲眼中闪烁着属于“技术浪漫主义”的光芒,他忍不住说出了那句藏在心底的工程师信条。
“陈总,我一直觉得,工程师就该像诗人一样,去大胆地打破物理法则那看似固化的‘语法’,用创新重新组合,写出更优美的技术‘诗篇’!”
陈默看着他眼中纯粹的光,笑着点头:“说得好!我们橙子要写的,就是颠覆性的诗篇。”
然而,当话题深入到具体的仿生学参数,尤其是蚂蚁触角的神经信号响应频率、肌肉纤维的微观结构以及运动协调的精确生物学模型时.
周明哲兴奋的神色慢慢被凝重取代,他习惯性地又驼了背,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膝盖。
“陈总!”他坦诚地皱起了眉,黑框眼镜后的眼神带着无奈:“实不相瞒,毕业这几年都在搞硬件,当年学的那些蚂蚁生物学特性,很多细节真的记不清了!”
仿生学,精髓在于对生物原型的精确理解和工程学抽象简化。
“光有工程构想,没有精确的生物学参数支撑,我们很难把‘蚂蚁’真正微缩到手机里,性能也会大打折扣的!”
他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希冀:“如果有可能我们或许需要请教真正的专家!”
“你有人选?”
“我的导师许德昌教授,是国内蚂蚁学领域的泰斗,也是昆虫神经-运动耦合机制研究的权威,他现在就在云省的大学带学生呢!”
陈默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果断地放下茶杯,眼神锐利。
“好!既然许教授是关键,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出发,你立刻准备相关资料,我让宫总订最快的机票去云省!”
“是!陈总!”周明哲精神一振,立刻站起来。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砰”地一声推开,一个穿着白衬衫,头发梳得油亮的脑袋探了进来,正是市场部主管赵铁柱。
这小子嬉皮笑脸,完全无视了办公室里的严肃气氛。
“陈哥!陈哥!”赵铁柱挤了进来,嗓门洪亮:“我听说你要飞云省,是不是有大动作啊,带我一个呗!”
陈默挑眉,笑着道:“我是去请教专家,又不是去玩,你小子去干嘛?”
“咱们公司现在不就卖着橙子1q嘛,稳得很,加上市场部有百万哥和林小夏盯着,出不了岔子,你就让我跟着去开开眼,长长见识呗,我保证不添乱!”
他拍着胸脯,一副死皮赖脸也要跟上的架势。
陈默哑然失笑:“那你小子现在就去让宫姐订三张机票去!”
看到二人如此随意的交流方式,周明哲抿了抿嘴,头更低了,表示自己啥也没看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