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琳琅满目的展台,保罗内心其实并不抱太大希望:“这可是种的工博会,那些真正的核心技术,国际巨头怎么会轻易亮出来?”
在这里找到能满足温尼克总裁要求的、精度在0.001°/h到0.0001°/h的超精密陀螺仪供应商?
简直是天方夜谭!
作为阿斯唛(asm)长期负责在鸥美寻找顶尖供应商的资深考察者,对于种,他骨子里始终带着一丝技术优越感。
保罗站在入口处,看着《参展指南》上的展位图,一时有些无从下手。
这时,一个清脆的、带着点努力字正腔圆的女声响起:“hello! can i help you?(你好!需要帮助吗?)”
保罗抬头,看到一位穿着“小蓝衫”、笑容明媚的东方女孩(小雨)站在面前。
他有些惊讶,这女孩看起来和他女儿艾丽差不多大,英语却相当流利。
这与保罗来之前,从某些鸥美媒体上获得的关于种的刻板印象——贫穷、落后、封闭,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深城机场的现代化景象再次浮现在他脑海。
“是的,谢谢!”保罗收起轻视,礼貌回应:“我对精密部件特别感兴趣,比如高端陀螺仪,能简单给我介绍一下这个展馆吗?”
“当然!”小雨眼睛一亮,自信地开始介绍:“w1馆聚焦工业自动化!您会看到世界知名的巨头,如得国的桶快和霓虹的发哪科在这里展示尖端技术!”
她引导保罗来到桶快的展台,一台激光切割机正在精准操作,火飞溅中,一块钢板上迅速呈现出清晰的“工博会”中文字样,引得观众阵阵赞叹。
接着是发哪科的展台,一台灵活的机械臂正模拟调酒师的动作,流畅地摇晃着调酒壶,引来一片掌声和拍照。
保罗看得频频点头,这些国际巨头的技术确实精湛。
最后,小雨带着一丝自豪,将保罗引到一处相对朴素的展台前:“这是我们国内工业研发的一个亮点--京城大学机电学院自主研发的首台国产‘工业母机’!”
只见一台看起来有些庞大笨重的数控机床正在工作。
随着指令下达,锋利的刀具在一个金属工件上精准切削。
不一会儿,一个独立的、结构精巧的“工”字被完整地切削下来。
小雨获得了给外国友人展示的机会,她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这个“工”字,将其放到第二个被切削下来的那个“工”字凹槽里。
令人惊叹的是,它竟然严丝合缝,几乎看不到一丝缝隙!
把第二个凹槽工件放到气密性比较好的胶垫上,小雨用镊子再次把“工”字取出来放上.
小雨示意保罗轻轻按压,甚至能看到“工”字下方的空气被压缩产生的细微反弹!
“哦!令人印象深刻的精度!”保罗这次是真的感到惊讶了,他俯身仔细观察,对这台“种制造”的工业母机刮目相看。
“这种加工精度相当了不起,尤其对于你们来说!”
保罗承认,种在基础制造领域的进步速度远超他的想象,然而,这份惊讶并未彻底改变他的核心目标认知。
看完京大工业母机的展示,保罗对小雨真诚地道谢。
“非常感谢你精彩的导览,小姐,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但他内心依然笃定:像阿斯唛需要的、那种用于下一代euv光刻机核心稳定系统的、精度达到0.0001°/h级别的超精密陀螺仪
这种真正的高精尖货色,绝不可能出现在种主导的一个普通工博会展台上,更不可能来自一家种的公司。
他的目光扫过展馆深处那些国际巨头的豪华展台,准备去那里碰碰运气。
保罗告别了小雨,漫无目的地沿着主通道向展馆深处走去,目光扫过一个个或宏大或精致的展位,寻找着可能的目标。
天钿、东之、tdk、发哪科、桶快、茜门子、asc都是鸥州和霓虹厂商为主,并没有北美厂商参展。
原因也很简单,一个沃尔夫条款,就规定了北美的高精密陀螺仪不可能进入种,甚至是看也不行!
毕竟竖着飞叫火箭,横着飞就变快递了,载荷也可以变成载核的。
这些参展的鸥州和霓虹精密巨头们,他们的展品固然先进,但要么是大型系统集成,要么提供的陀螺仪精度距离阿斯唛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不知不觉,保罗走到了主通道的尽头。
这里人流明显稀少了许多。
他的目光被一个极其朴素的展位吸引——橙科微电机有限公司,展位号20。
与周围光鲜亮丽的展台相比,这里简直像个临时摊位:简陋的喷绘背景布,几张铺着深绿色绒布的桌子。
要是保罗不仔细看,甚至看不到桌上放着一些不起眼的金属小器件,旁边堆着些黑白印刷,订书针外露,看起来颇为廉价的产品手册。
两位工作人员,一位表情严肃的中年人和一位略显驼背,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他们就站在那里,显得有些局促和失落。
保罗下意识地皱了皱眉,这种小公司能有什么技术?
他本欲直接走开,但职业习惯让他还是瞥了一眼离他最近的那个小金属块旁边的说明牌。
他的目光瞬间凝固了!
英文说明牌上清晰地写着:
product: myt-2.0 gyroscope module
key parameter: bias stability: 0.001°/h
features:
compact size (40% smaller than previous gen)
dust-proof coating (5x extended lifespan in harsh environments)
shock resistance (patented biomimetic antenna structure)
“0.001°/h!”保罗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个精度,已经非常接近温尼克总裁要求的下一代euv光刻机最低下限了!
他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小数点。
他立刻俯下身,凑近那块不起眼的金属块,仔细阅读每一个单词。
没错!就是 0.001°/h!
关键是,这不属于霍尔尼尔gg1389光纤陀螺仪那样的战略管控物资,这是商品!
而且,这个myt-2.0,还有粉尘防护和抗冲击的独特技术!
他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目光急切地在展台上搜寻。
很快,他在一个角落的玻璃罩里,发现了另一个更小的器件,旁边的说明牌更是让他瞳孔地震。
technology showcase: myt-3.0 gyroscope
bias stability: 0.00001°/h (beyond fiber optic gyro!)
core tech: integrated swarm intelligence calibration algorithm
0.00001°/h?
超越光纤陀螺?
群体智能校准算法?
保罗感觉自己的认知被彻底颠覆了!
他猛地站起身,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之前的自大和轻视荡然无存。
保罗死死盯着展台后那位略显驼背的年轻技术员,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excuse me! sir! about this this myt-2.0 and myt-3.0(打扰一下!先生!关于这个.这个myt-2.0和myt-3.0)”
他指着展品,手指都有些颤抖。
周明哲和冯国富被这个突然激动起来的老外的反应吓了一跳,但看到对方指向的是他们的核心展品
冯国富立刻反应过来,捅了捅还在发懵的周明哲低声道:“快!老外问技术!小周你上!机会来了!”
周明哲深吸一口气,推了推眼镜,努力让自己的很久没用过的英语清晰起来。
“yes? how can i help you?(是的?有什么可以帮您?)”
保罗的问题像连珠炮一样砸了过来,核心只有一个:这些数据是真的吗?有测试报告吗?能演示吗?
而在不远处的主通道上,陈默、宫韵(抱着猫包)、赵铁柱三人正悠闲地逛着。
赵铁柱被发哪科的机械臂调酒吸引,大呼小叫。
陈默的目光则被京大的“工业母机”吸引,驻足观看,啧啧称奇。
桶快的数控五连轴机床,就一个高低床大小,京城大学这个一辆小货车。
但别看它笨重一大坨,但好歹是自家的东西啊!
陈默上去问人家卖不卖,人家表示委托沈机量产还有段时间呢!
不过以后他们会在京城搞个精加工数控中心的校企,欢迎下单!
额.陈默表示可以考虑!
宫韵安静地跟在旁边,偶尔低头看看猫包里的小咪。
他们暂时还未发现,在展馆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橙科这匹“黑马”,正以震撼性的超精密陀螺仪技术,牢牢抓住了一位来自荷蓝顶级采购商的心。
一场可能影响未来全球精密制造格局的对话,正在那个简陋的20号展位前悄然展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