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ck micro motor的远征
京大精加工数控中心。
巨大的厂房内,空气带着一丝金属切削液特有的微凉气息。
一台宛如钢铁巨兽的“数控桥式龙门五轴联动车铣复合机床”正发出低沉的嗡鸣。
在陈默穿针引线的介绍下,张院士陪同着橙科的技术总监周明哲,站在控制台前,目光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参数。
“加工完成!”操作员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后的兴奋。
巨大的防护门缓缓开启,机械臂精准地将16枚闪烁着金属冷光的精密定子取出,小心地放置在特制的防静电托盘上。
每一枚定子都呈现出镜面般的光泽,结构复杂精密。
“单件造价2.2万,16件一共35.2万!”
京大精加工中心的负责人对周明哲说:“我们的价格本就比国际市场低20%,这次是看你们一次性加工超过10件,才额外给出12%的折扣价!”
周明哲点点头,他更关心的是精度。
之后,他跟着中心的质检员,利用超高精度的三坐标测量仪、激光干涉仪等设备,对这16枚定子进行了严格的复检。
数据在屏幕上跳动
尺寸精度:±0.0018mm(优于要求的±0.002mm)
公差等级:it4级(远超要求的it5级)
表面粗糙度:ra 0.008μm(优于要求的ra 0.01μm)
“完全符合要求,甚至超标准了!”质检员确认道。
周明哲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他转向张院士,郑重道:
“张院士,非常感谢京大的鼎力支持,请您放心,如果橙科能拿下订单,合同中承诺的,京大授权给我们的环境控制模块技术部分,将享有20%的利润分成!”
出于对商业信息的保密,陈默和周明哲并未向京大方面透露预研对准系统的参数及竞标具体信息。
张院士温和地笑了笑:“好说,好说!能帮到国内的企业走出去,也是我们的心愿!”
他看着那些精密的定子,带着一丝好奇和惯性思维。
“我还不知道你们这个陀螺仪最终能达到什么精度呢?能被外商看重,想必已经达到国际水准了吧?”
在张院士认知里,商业化的高精度陀螺仪,能达到“千分级”(0.001°/h),偏差±0.0008°/h就算不错了。
毕竟三个零(0.001°/h),基本就是国内当前技术的极限了,这些年国内技术突破主要是在增强稳定性,减小偏差值。
周明哲是个半路出家的工程师,对“国际水准”这种模糊概念缺乏直观比较。
他只知道myt-3.0当初陈总的设计指标是五个零(0.00001°/h),并且他们也做到了。
所以周明哲以为这只是个“还不错”的水平,便很实在地点了点头:“嗯,应该是吧!”
那语气平淡的,仿佛在说一件很普通的事。
张院士只当他谦虚,或者理解有偏差,也没深究,笑着目送周明哲将16枚价值不菲的定子,小心翼翼地装入特制的恒温防震储存盒中,踏上了返回山城的旅程。
山城,橙科微电机有限公司,改造后的超净实验室。
周明哲带回了京大精加工数控中心加工的“超精度定子”,一回来便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组装工作中。
他与经验丰富的刘师傅、王师傅一起,在千级洁净度的环境中,屏息凝神,将这些精密定子与橙科预先加工好的其他核心部件(转子、传感器、电路板等)进行组装、上漆,目标是制造出14枚myt-3.0陀螺仪。
这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心和技巧的工作。
即使有京大提供的顶级定子,组装过程依然充满挑战。
最终,16组定子,成功组装出14枚合格的myt-3.0陀螺仪核心单元。
损耗的两组,是由于极其微小的装配应力导致的性能偏差,无法达到严苛的五个零精度。
这14枚闪烁着冷冽黑色光泽、凝聚了顶级材料与极致工艺的myt-3.0陀螺仪核心,就是橙科冲击阿斯唛供应商资格的王牌。
接下来,便是构建完整的ck-pas 1.0系统(橙科-精密对准1.0系统)。
这套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核心由三部分构成:
对准传感器(高精度陀螺仪阵列):这是系统的“眼睛”和“感知神经”。
一套系统需要4组myt-3.0陀螺仪,分别负责:
掩膜的预对准和定位
晶圆的预对准
掩膜工件台与晶圆工作台的对准
掩膜与晶圆的最终对准
这是硬件核心,成本最高,技术壁垒最深。
调平调焦系统(群体校准算法):这是系统的“大脑”。
陈默早已将加密的核心算法存储在特制的硬件加密u盘中,由周明哲带回两个u盘。
一个u盘,对应激活一套系统。
这套算法如同精密的大脑,能实时处理来自4组陀螺仪的海量数据,进行复杂的群体校准计算,实现超高精度的动态调平和调焦控制。
环境控制模块(京大授权方案):这是系统的“恒温室”。
基于京大的技术授权,橙科进行了适配优化。
它负责精确控制陀螺仪工作区域的温度(波动±0.1c)、湿度(波动±2%)以及隔绝外界振动干扰(衰减96%以上60hz机械波),确保“眼睛”和“大脑”能在最稳定的环境中发挥极致性能。
周明哲团队利用8枚myt-3.0陀螺仪(4枚x2套),成功组装出了两套完整的ck-pas 1.0系统。
剩余的6枚myt-3.0,则作为战略储备件。
橙科内部,恒温恒湿测试实验室。
两套ck-pas 1.0系统被固定在特制的测试平台上。
周明哲亲自操作,进行连续8小时的高强度系统级测试。
测试报告很快生成:
【ck-pas 1.0系统测试数据报告】
1、测试条件:
陀螺仪型号:myt-3.0 (0.00001°/h)
环境:恒温实验室(23±0.5c)
时长:8小时连续运行
2、核心指标:
静态对准精度:
水平姿态角误差:≤0.003°(1σ)[优于设计指标]
方位角误差:≤0.005°(1σ)[优于设计指标,完美满足纯静基座下双矢量定姿算法最优解要求]
动态误差特性:
零位漂移率:实测 0.000018°/h *[优于标称值0.00001°/h近100%!]*
随机游走系数:0.00048°/√hz [无限接近量子惯性导航理论下限]4
3、重复性验证:
10次重复测试方位角标准差:0.004°[优于allan方差预测值0.005°]
长期稳定性(24小时模拟推算):方位角漂移 0.00015°[远超军事级锁定需求]
4、误差溯源分析:
主要误差源已明确:
安装误差引入的等效加速度计零位偏差(通过内置标定程序补偿后降低>65%)
残余温度梯度导致的谐振器微变形(需后续真空封装工艺进一步优化,已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看着这份堪称惊艳的测试报告,周明哲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橙科已经拿出了压箱底的实力。
这对准性能,不仅完全满足阿斯唛下一代euv光刻机的要求,甚至在某些关键指标上实现了超越!
与此同时,由冯国富负责的几项关键准备工作也已完成了。
出口许可:ck-pas 1.0系统(商用型)的设备hs编码已确认非禁运目录,并成功获得了官方签发的《出口许可证》!
运输保障:费60万元,委托航天科工旗下专业公司“辰光”定制的特种碳纤维运输箱已送达橙科。
机械陀螺仪的运输和使用,对环境的要求会更高一些。
这个特种运输箱外尺寸:800mmx660mmx620mm,内尺寸:300mmx200mmx150mm。
看起来跟一个冰箱差不多,但实际容积才有一个小抽屉大小,主要是它的内部极其精密。
容器:三维曲面建模定制的内托体,eva-pe发泡胶完美填充0.1mm级空隙。
防护:
高阻尼蜂巢板隔离层,可衰减98%外界60hz机械波。
内置恒温恒湿装置,维持23±2c温度及36%±3%湿度环境。
八通道主动减振系统,确保震动控制<1.5g。
全箱体防静电处理(导电涂层+内置防静电袋)。
72小时循环变压测试,泄漏率≤0.7pa/min。
监测:实时采集280,000组/秒震动波形数据,配备高精度倾斜传感器和温湿度记录仪。
这个定制特种运输箱,最多可容纳八套ck-pas 1.0系统,是陈默专门吩咐过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对橙科的期望。
这次只装两套,空间绰绰有余。
冯厂长除了搞定特种运输箱,还搞定了物流,联系了具备鸥盟特种货物运输资质的dhl空运,提供全程包干服务(含报关、鸥盟免税证明申办等)。
由于货物属于超精密仪器、大件(连同特种箱总重远超21kg),运费按公斤计:飞往荷蓝埃因霍温每公斤1168鸥元!
成本核算(令人窒息):
myt-3.0定子加工费:35.2万
其他材料与组装、测试成本(含损耗):约 57.4万/套 x 2套= 114.8万
特种运输箱:60万
国际空运费(含箱重):17.2万鸥元≈ 140万
硬件总成本(不含软件授权):(35.2 + 114.8 + 60 + 140)= 350万
单套ck-pas 1.0硬件成本:350万/ 2 = 17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