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天气,已经让农家脱掉外衣。
卞晟却好像走了趟冰窖一样,心里拔凉拔凉的,他发誓再也不来梁邹了。
自从被王耀恐嚇后,失神落魄的卞晟,在偏堂和李良简单走了一下流程,就赶紧逃离梁邹。
生怕走晚了,王耀拿他祭天。
“这些人都欺软怕硬。”
王耀、李良又开始商討下一步安排。
“郎君,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你就不怕他去刺史面前乱说吗?”
王耀笑著宽慰李良道:“刺史都无法將我免职,小鬼又能奈我何?”
“接下来你带队要下乡一趟,要亲自核实梁邹各里现有人口、田地,务必减少隱户数量。”
“这么多佃户、奴婢恢復其身份后怎么安排?各归原籍吗?”
这是李良最头疼的问题。
很多人早就是豪强佃客,没有別的亲属在世,就算有亲属在世的,愿不愿意接收也是个大问题。
“不急,我已有办法,这几日让兴华协助你,我就一点要求,胆敢阻挠清查者,顶格处置。”
王耀准备实行的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三长制。
能够抑制豪强的再次出现,和防止隱匿户口以及逃避租调徭役,並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
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
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徵收租调,徵发徭役和兵役。
其实治理乡间,还有一套更严密的制度,就是明清时期的保甲制。
可王耀寧愿採取三长制,也不愿意採取一千多年后,明清时期的保甲制。
原因很简单。
保甲制是以乡绅为主体、官民共治的治理体系。
这种制度简直就是魏晋时期的豪强宗主督护制的翻版,无非就是豪强被乡绅取代,本质上对底层百姓的压迫並没有改变。
“这是兴华的任命文书,稍后你带给他。”
李良接过后看去。
『秦威武將军令,告并州新兴郡九原县曹兴华足下。
尔怀忠亮,武略超绝,以寡敌眾,有赵云之勇,安定乡民,效费禕之略,是以辟尔为本將军司马,参赞军务,典领部曲。
免之哉!
此令。
秦威武將军,督乐安诸军事、假节,王耀。
建元十六年岁次庚辰,五月十日。』
“这怕是不合规吧?”
李良有些担忧,王耀只是一杂號將军,没赐开府,自行徵辟属官要给上级匯报,通过后才行。
有时候,重要官职,更是只能由上级任命。
別看杂號將军品级高,但在任命下属这方面確实不如王耀本职的七品县长。
起码梁邹县內,除丞、尉二职外,其余职务可由王耀自行安排。
“有什么不合规的?別忘了我还督乐安诸军事,我就是威武將军上级,回头你替我补上一份,允许威武將军徵辟司马的文书。”
看著李良目瞪口呆的模样,王耀表示都是基本操作。
这都是小儿科了,王耀曾经还见过一张空白文书上盖有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的文书。
自己和那对比简直小巫见大巫。
“快去吧,我早就许诺要重用他,估计兴华该等著急了。”
“行,我稍后再安排些吏卒,和我一起去乡里,就从,陶家附近开始吧。”
李良带著文书告退,准备接下来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