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快点。”
“你们先走,丫头崴到脚了。”
“来丫头,不哭,阿翁背你。”
一路上,成群结队的人,从四面八方爭相涌向陶家坞堡。
等陶辰三个儿子带著其家属风尘僕僕赶到陶家坞堡时,已经人山人海。
“兴华,带你的人去外面维持秩序。”
“县丞放心,交给我了。”
曹山点头应下,带三十多人穿梭在人群中。
李良看著乌泱泱一群人,有些开心,郎君办法就是好用。
“赵主记,安排几个人,通知来的乡亲们排好队,粮食多的很,莫哄抢,扰乱秩序者打板子。”
赵主记是从吏卒提拔上来的,从曹魏时期,其家世代为吏卒。
因此赵主记办事老练,先提前问道:“县丞准备分几队分粮食?”
李良看了看人群,又看了看己方官吏,想了想才说:“安排十队吧。”
“喏。”
主记喊来吏卒,安排道:“前面摆上十张桌子,然后让同村人排在一起,告诉他们粮食多的很,敢扰乱秩序者除了打板子,粮食也不准领。”
隨著吏卒下场,场下人群井然有序的分成十队,毕竟谁敢和粮食过不去呢。
“申时到了,登记放粮。”
看官府没有玩虚的,人群中传来一阵欢呼声。
“姓名。”
“牛四。”
“我说大名。”
“俺大名就叫牛四,家里兄弟六个,我排行老四。”
“行吧,家住哪?”
“牛头村。”
“在籍不在籍?”
“不在,俺在陶家种地好些年了。”
“不在籍要有三名在籍的作保,你同村人在吗?”
“在的,在的,大伯、二伯、舟叔,你们往前走两步,差爷问话。”
牛四担心自己领不到粮食,有些著急,对身后不远处几人喊道。
“你们三人在籍是吧?”
“对对,我们都是牛头村的。”
“保人姓名。”吏卒直接问道。
“牛头。”
“牛脖子。”
“牛舟。”
“嘿,你们村就你家有点墨水。”吏卒指著牛舟笑道。
吏卒写下保人姓名,让人去户曹干查询保人姓名是否属实。
户曹干吏早都抱著籍册等著了,几秒钟就找到信息,“没问题。”
吏卒收到通知,提笔写下。
牛四,家住牛头村。不在籍,保人:牛头、牛脖子、牛舟。
“去,拿著条子到坞堡领粮食。”
牛四此刻才放下心来。
听著十支队伍,不时传来呼喊保人的声音。
李良看场面可控,这才长舒一口气。
如此一来,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隱户的存在了。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的功夫,人群都散开了。
虽然在李良看来,来的人著实不少,毕竟来现场的人將近四千人,快赶上樑邹县一半人口了。
但在王耀眼中,这点人太少了,后世隨便一个商场的日流量都要远大於他。
等李良带人返回梁邹县城时,太阳早已落山。
验证李良信息后,城门开启,放李良等人通过。
来到县衙,王耀早已安排人点上蜡烛。
“今日人来的多不多?”
“不少,感觉来了梁邹一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