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土木堡之变,天子被俘
玉车內,乘坐的是萧何、张良、陈平三人。
他们在小声的爭论不休。
至於为何爭论?
確確实实是因为询问国策之事,陛下將这后世人的利用程度,全部关心在了皇室子嗣、皇后、江山的问题上。
可他们始终认为,好的国策和制度,可以让王朝少走很多弯路,这是能给未来皇帝的最好物品。
“说的在理,我们是臣,陛下可能有他自己的看法吧..:”张良似注意到了外界的动静,悠悠嘆道。
估计,陛下此时就在车前。
是的,他们是故意装做爭论起来,给陛下看的。
目的就是让陛下从此以后,在陆煊身上多询问一些国策和制度。
他们明面劝过陛下,可陛下置之不理,因此只能想出这种办法,在察觉到车马停下后,故意爭吵这些事情,从而让陛下侧面知晓他们的苦心。
实际上他们怎么可能认为,自已等人制定的货幣政策,会比陆煊的好?若是他们能想出来方案的话,就不会让陛下询问陆煊了。
车外,刘邦若有所思。
没想到张良、萧何等人为了朕的想法,竟然决定独自处理这些疑难问题,而不选择更加便捷的方法。
辛苦他们了。
可隨即,刘邦似想到了什么,忍不住一笑。
车马行驶的路上,哪怕驰道平稳可还是会发出滚滚声音的,他乘坐在陆煊的车內,並没有听到眾人的议论,这很正常。
而隨著车队停下。
张良等人很明显意识到,是有事情发生了。
他们这是私下里爭论、商討这些事情,如果车队停下了张良等人肯定知晓自已这个皇帝可能会过来,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还可能继续爭论,让自己听见?
很明显,就是故意的。
政治智慧,他刘邦並不弱於这些臣子,而他相信张良等人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依旧选择这么做。
算是无声的侧面劝諫了。
倒是有心了。
不过他倒是已经开始准备询问国策之事了,没看到他特意让车队停下,然后让张良等人前去么?
隨即,他示意让侍卫请眾人出来。
然后压低声音和张良、萧何等人说了些什么,眾人心领神会。
“我就先留在车內吧,玉络车虽大,可五个人乘坐略显得拥挤。”陈平这时道,他对於內政也有些许经验,可毕竟不如萧何,这件事情不如不过去一起掺和。
刘邦頜首。
眾人来到陆煊的玉络车內,车队再次滚滚而行。
“陆煊,我將老房、老何全部喊来了。”
“笔墨皆已准备妥当。”
陆煊点了点头,宽的车內哪怕乘坐了四个人也丝毫不显得拥挤,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和语言,然后缓声道:
“我这套方案是基於后世人的看法和眼界,同时之前我研究歷史时,也深入学习过;若是陛下能召集大量拥有货市制度、经济理念的官员按照这个方法实行,再总结给出更好的建议,我朝货幣问题能得到很大的解决。”
陆煊继续说著:“目前宝钞已经失去信誉程度,合该准备大量金、银等贵重物品,按照统一的规定兑换,比如每发行一贯宝钞,就需要相应的白银或者黄金备用支撑,这么说吧,发行了多少宝钞,国库內就合该拥有多少相应的金银储备资源。”
“就算没有金银,也需要大量的粮食,若是发行一千万贯,国库和各地粮仓內的粮食总额,最少也需要价值两千方以上,这样哪怕出现问题消耗一千方价值的粮草,剩余的依旧能应对不时之需。”
陆煊刚开始说,刘邦和眾人就愣住了。
宝钞?
“陆君,这所谓的宝钞..:”刘邦这么一问,轮到陆煊意外了,季叔不清楚何为宝钞?
仔细想想或许还真的不清楚,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才发行宝钞,而根据之前推测季叔在明朝建立后不久就来到了远东,若是说在发行宝钞前季叔就被赶到了这里,不清楚倒是正常的。
不同国度地区,认知不同,也正常。
“开国第八个年头,宝钞诞生。”
刘邦明白了。
他现在是开国六年,那么这是两年后他准备发行的东西。
所以现在不知道也正常。
陆煊看不见眾人的表情,但没有听到周围人的声响,想来他们应该是明白了,於是继续说著:“然后朝廷设立专门、独立的宝钞发行机构,按照『经济增长速度』、『国民消耗速度』、『交易规模大小』等,控制宝钞数量的发行,当然这几个词语,是我们后世人所使用的词语,我倒是一时半会想不起来如何用古人的称谓替换掉这三个词语,总之到了京城我好好和那些官员们讲讲,他们会明白的。”
“接著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允许百姓以宝钞兑换粮食,原本的歷史中,隨著宝钞大量製造、发行,使得宝钞的价值缩水,同时官府可以用宝钞换取百姓手中的物品,而百姓却不可以用手中已经贬值的宝钞换取生活中所需的粮食,这怎么可以?这就是在破坏国家信誉,降低货幣信誉,长此以往还有谁愿意相信宝钞的作用?”
“接著..:”
陆煊说了不少东西,其中自然也夹带著些许的私货,不过这不重要。
因为他並不善於此道,所以並不肯定这种方法一定有用。
这也是为何,他需要到了京城和大量善於经济的官员商討的原因之一了。
只有两两合作,才能最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想了想,陆煊提前说了一下这个问题,他声音再次响起:“当然,这种方式是否能完成我不能保证,因为我现在失明,再加上我並不擅长经济学,所以这些建议很有可能没有用,必须和大量官员商討,才能彻底解决,而且这些官员必须擅长、懂得经济学。”
所谓的擅长懂得经济学,换算成古代,也就是户部那些长年累月计算天下帐薄的官员罢了。
眾人听的晕头转向,一些他们能理解的內容,自然能听明白。
可有些东西,刘邦等人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再加上他们同样不是擅长经济的人,也听的不是很懂。
“感觉很麻烦的样子。”刘邦沉声道。
他自然不可能让陆煊接触其他官员的。
那么,陆煊方才提出的各种想法和建议,就必须由他们交给其他官员。
陆煊也不可能和这些官员商討货幣制度之事。
所以,这个问题看似陆煊已经给他们解决了,但实际上能否成功,依旧未知。
或许说,已经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