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就不管这件事情了吧,他相信以萧何的才干早晚能利用这些信息,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的。
他试探性的问道:“这货幣之事,应该不急著解决吧?晚些时日估计问题也不大。”
“甚至,就算留给后代皇帝解决也未尝不可,我感觉不是什么太大问题。”
若是萧何都迟迟无法解决,那就索性不管了。
他就不信,解决不了此事,这大汉的朗朗乾坤还能顛覆。
还能再冒出来一个项羽、刘邦。
“怎么不是大问题?”陆煊脸上露出认真之色,道:“就是因为货幣体系不完善,使得我朝经济增长缓慢。”
“以至於王朝中期发生土木堡一战,没有了稳定的经济增长,使得王朝从此衰落,很难再度恢復强大的国力了。”
土木堡之战?
刘邦本来是认为,若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话,索性就不理会了,因为他的精力有限。
不可能靠著他这一代,將所有事情全部解决完。
就比如这货幣之事。
他不可能为了此事,让陆煊和眾多官员接触,也不可能因此就不杀死陆煊了。
原本是想问问,如此会导致何等后果,结果怎么扯出来一个土木堡之战?
“土木堡之战是怎么回事?”刘邦脸色並不是很好看的问道,怎么听起来是汉朝对外战爭失败了啊?
他清楚若是中原王朝对外战爭失败,会有何等的危难。
异族入侵,民不聊生。
国破山河,江山飘摇。
汉朝覆灭的原因,不就是因为这远东地区的建奴么,可他没有想到汉朝中期居然还经歷了一场大败。
“这件事情不提也罢,是一件比较耻辱的事情。”
“並且隨著我的到来,歷史也將改变,此事也不会发生了。”
陆煊想了想道。
朱祁镇被俘虏之事,確確实实是件羞辱、不可提的事情,他怕说多了季叔血压上来,同时也担心若是这件事情说出来,不慎传出去,朱元璋暴怒。
朱元璋的脾气他並不清楚,自己也没有见过朱元璋,但根据史书中大肆诛杀官员,应该能想像到朱元璋脾气不会很好,眼下他还未在京城立足,也未表现出该有的后世人价值,朱元璋真的有可能认为他在妖言惑眾,一怒之下將他杀了。
“陆君,和我说说,我是真的挺好奇这件事情的。”
刘邦知晓此事很有可能未来不会发生了。
但,他还是担心。
事事不可绝对,或许哪怕经过他的各种准备,未来依旧是老四上位了呢?
或许,经过陆煊的治疗,刘盈依旧早死了呢?
那这种选择下,他或许很有可能选择立老四刘恆为太子,那么很有可能接下来的歷史轨跡將会如同原本的歷史相同。
刘邦认为后世各种事情自己起码要了解清楚才行,有的事情若是在他有能力的时候,儘量解决。
就比如这异族问题。
异族可以说是中原最大的威胁之一,眼下他已经决定让韩信扫平远东地区的异族,这样很有可能能解决到汉朝末期的罹难,那么为何不顺便把这汉朝中期强大的异族,也设法提前诛灭呢?
“也罢,也罢。”
“但此事,绝不可对其他人提起,绝对不可。”陆煊再三叮嘱道,在他看来这些事情未来也不会发生了,说起来也没有什么意义。
就当给季叔讲一个歷史故事听吧,反正他现在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老四燕王继位后,为永乐大帝。”
“而之后分別为洪熙皇帝、宣德皇帝、正统皇帝,到了正统皇帝这一代,已经算是王朝中期了。”
“也就是这一年,北方的瓦刺部在首领的带领下逐渐强大,统一北方诸部,
不断侵扰我朝边境。”
“正统皇帝继位时年幼,前期由太皇太后与『三杨』辅政,政治较为清明,
说到这里我觉得挺可惜和遗憾的,太皇太后、太后掌权的事情时有发生,辅政大臣专权跋扈、染指权力的事情也发生了不少,可这些在正统皇帝年幼时都是不存在的,这种先天的良好环境,可以说他不作死,决定不会让王朝踏入万丈深渊。”
“可惜的是,人总是要死的,隨著太皇太后和三杨相继去世,正统皇帝宠信的太监王振开始掌权,王振怂皇帝效仿先辈建立军功,以提高威望。”
“正统十四年,瓦刺率四路大军南下,在王振的鼓动下,正统皇帝率领大军出征,而由於准备仓促,大军出发时,军粮、兵器等物资准备不足,军队组织混,大军抵达后,王振得知前线战败的惨状,心生畏惧,决定撤军。”
“在撤军途中,王振为了炫耀权势,想让皇帝“临幸”他的家乡,於是行军路线多次变更,导致士兵疲惫不堪。当大军退至土木堡时,被瓦刺军追上。”
“土木堡地势较高,缺乏水源,大军掘井二丈仍无水,士兵饥渴难耐。也先伴装撤退,並派使者前来议和,皇帝中计,下令移营就水。大营移动时,队伍大乱,瓦刺军趁机发动猛攻。我朝大军全军覆没,正统皇帝被俘,隨征的眾多大臣全部战死。”
这是一幅血淋淋的歷史画卷。
战无不胜的明军惨败而归。
陆煊每每想起,都不由得感慨。
后世网络上很多人说朱祁镇是“大名战神』、“瓦剌留学生”,辱骂嘲讽朱祁镇,也有不少人说这是明朝史官污等等,但他觉得就该骂朱祁镇,你败了你就该被骂。
杨广败了,也照样挨骂啊。
也就是这一战未曾导致大明灭亡罢了,不然的话朱祁镇和隋煬帝没有什么区別。
陆煊嘆息一声,继续道:“这一战,打崩了我天朝上国的国运,大量精锐部队在土木堡之变中损失殆尽,军队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此后,我朝在军事战略上逐渐由进攻转为防御,对北方边境的控制能力下降,不得不加强长城沿线的防御工事,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土木堡之变使我朝的统治秩序受到极大衝击,朝廷內部人心惶惶。为稳定局势,正统皇帝的弟弟在群臣的拥立下继位,同时土木堡之变导致大量军费开支付诸东流,战爭对北方边境地区的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生產停滯。为应对战后的局面,我朝政府不得不加大赋税徵收,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这也是为何我说,王朝初期的货幣制度混乱埋藏下了隱患,太平盛事也就罢了,苦的是百姓,而一旦发生这种意外之事,前期埋下的隱患就会爆发,没有良好的货幣制度和政策,使得王朝中期的经济復甦缓慢,经济不行,其他方面自然也不行,昭昭华夏,中原上国,再也组建不出来能打的军团了,从此慢慢的衰落..”
说到这里,陆煊也想起来了一件事情,明朝这混乱的货幣制度,还是到了嘉靖时期才解决的。
若是说没有这场大败,或许明朝后期也不会那么艰难。
但一切都没有如果。
可能,这就是歷史的遗憾吧,苍茫歷史,总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总是带著些许遗憾留给后世人瞎想的。
是大多数人的意难平。
隨著陆煊缓缓说完土木堡的故事,整个车內,已经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