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宴规格礼制,是否与往年有所不同?”
刘邦若有所思,他的父亲还在世,老爷子活了这么大岁数,可能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儿子能当皇帝。
他对待父亲自然很尊敬。
而也就是今年,他左思右想,觉得合该给老爷子上尊號,於是尊其为『太上皇”。
那么,寿宴的规格就与之不同了,往年老爷子虽然是皇帝的父亲,可並没有尊號,宴会隆重一些就行了,倒是並不需要什么礼仪,可今年却不同。
老爷子现在已经是太上皇了,那么寿宴除了隆重外,也需要各种礼仪。
这是必须仔细、慎重,好好的制定好的。
因为这必然是大一统王朝中,首位开国太上皇的寿宴,作为歷史的头一遭,
他需要制定好相应的礼仪,让后世也隨著学习、借鑑。
“此事,需要好好商议一番。”良久后刘邦道。
本来刘邦以为萧何和张良两人的稟告已经结束了,可隨之就又听张良言:“还有事情,那就是原本制定的人口问题,目前我朝人口增加速度缓慢...”
“还有粮食问题,虽勛臣们愿意上交田地,可依旧有很多百姓无田可耕..:”
“另外,近来民间传言,汉朝不如秦朝,原因皆为上升之路堵塞,秦朝有军功爵制度,可汉朝並未延续此制度...”
“除此之外,军事制度徵集方式不合理,百姓怨声载道..:”
“匈奴虽然退了,可有很多大臣认为不如和亲,起码能减少很多损失。”
“还有..”
刘邦脸色一沉。
“好了,好了!”
“全是问题,怎么这么多问题,回去后一个个解决!”
他有些后悔了。
若是早些將这些问题全部总结出来,然后询问陆煊,是否现在已经解决大半了呢?
他有些心烦意乱,但也不能就这么赶萧何和张良离开,因为有些事情急,有些事情缓,缓的事情还能慢慢来,可急的事情现在就要商议个办法。
三人在车內商討良久,渐渐的,天黑了。
部分问题拿出大致办法后,刘邦有些倦了困了,揉了揉眉心,算了算了,明日在去陆煊那里吧。
时间就这么流逝著。
第二天,刘邦起来后,浑身充满了干劲,很快就將各种事务处理完毕,然后来到陆煊的车內。
“季叔,早啊。”陆煊露出微笑,他已经能隱隱看到季叔的样子了,一个中年男子,额头高隆,有著大鬍鬚,感觉很有男人魅力的样子。
但依旧很模糊,只有近距离才能看的稍微清楚那么一些。
距离彻底恢復,还需一两日。
“嗯,陆煊。”
刘邦心中此时有些急了,距离长安越来越近,按照现在赶路的速度估计明日就回到长安了,儘可能的今日多问些东西吧。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询问著:“陆君啊,再给我讲讲我朝未来发生的故事,
我很想了解了解后世皇帝的事情。”
本来刘邦是想询问国策的。
但就一两日时间了。
索性不去问了。
什么事情都要问陆煊,老子还要你们这些大臣有什么用?让你们领著朝廷的俸禄当饭桶吗?
我是皇帝,我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既然从刚开始就没有询问政策,已经是一个错误的开始了,那么就让这个错误继续延续下去吧。
“好,不过我就当故事给你讲讲吧,你就听个乐呵就行。”
陆煊露出笑容来道,明朝皇帝的故事可太多了。
眾多大一统王朝,热度最高的应该就是明朝。
因为明朝具备特色的皇帝特別多。
“我给你讲讲洪熙皇帝吧。”陆煊道,
“哦?洪熙皇帝?”刘邦露出感兴趣之色,他若记得没错,这个洪熙皇帝应该就是老四的儿子。
“洪熙皇帝是个贤明、仁德的皇帝,可以说永乐大帝的內政都是洪熙皇帝处理的,不过很可惜的是,洪熙皇帝继位十个月,就不幸早死了。”
嗯?
刘邦脸色顿了顿,怎么又早死了?他发现自己家族后世似乎命都不是很长啊。
“换一个皇帝讲讲。”刘邦皱著眉头,想在听听其他皇帝的故事。
“那就讲讲宣德皇帝吧。”陆煊想著,既然当做故事来讲,那就隨便说说,
把每个皇帝身上所发生的,能值得拿出来谈谈的说一说。
“宣德皇帝总能活的久一点了吧?”刘邦挑眉。
陆煊笑道:“自然远远比洪熙皇帝活得久。”
“不过宣德皇帝身上倒是发生了值得拿出来说说的事情,那就是永乐大帝和洪熙皇帝去世后,宣德皇帝的叔叔准备造反,最后投降;不过宣德皇帝並未处死他,而是贬为废人。”
“但谁能想到,有一次宣德皇帝去看这位叔叔,居然被人家绊倒,宣德皇帝震怒,命人用三百斤的铜缸將他扣住,然后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將他活活炙死在铜缸內。”
刘邦眼皮子挑了挑,特么的,他的儿子那个还未出生的湘王被自焚而已,怎么又有后世子孙自相残杀,被活活炙死?
“不听这个宣德皇帝了,接下来是正统皇帝了吧?也不听他的。”
“还有,正统皇帝被俘后,不是他的弟弟继位了么?估计也没啥本事,居然后面又被赶了下来,还有没有其他的皇帝?”
刘邦越听越不舒服,怎么感觉他的后代子孙有些不成器呢?
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
都能挑出来不少的毛病。
“那就说说成化皇帝吧。”
“正统皇帝被俘后,他的弟弟是景泰皇帝,后来正统皇帝復辟,年號为天顺“接著是成化皇帝。”
“这个成化皇帝也挺有意思的,沉浸美色,迷恋一个比自己大了足足十七岁的女人。”
陆煊说著说著露出笑意,这个朱见深在明朝歷史上也挺有名的。
刘邦已经听不下去了,怎么又是个废物皇帝?
大汉王朝,就没有个正经的皇帝么?
“继续说,接下来的皇帝呢?”
“接下来是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就是朱佑堂,不过这个皇帝在明朝中的存在感比较低。
可却依旧有可以说说的地方。
“弘治皇帝倒是还算个不错的君主,不过幼年时期过得並不好,他的母亲纪氏是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被俘入宫中,负责管理皇帝私房钱。成化皇帝临幸纪氏后使其怀孕,宠冠后宫的万贵妃得知后,命令宫女为其墮胎,宫女谎报纪氏是“病痞”未怀孕,但万贵妃仍將纪氏贬居冷宫。”
“纪氏在冷宫中偷偷生下皇帝,万贵妃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张敏却冒著性命危险將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弘治皇帝一直被偷偷养到六岁才被发现並立为皇太子,不久后纪氏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
刘邦心中思绪纷乱,好不容易见到一个看起来似乎很不错的皇帝,但幼年经歷如此坎坷?
就没有什么顺风顺水的皇帝,然后做出了又为国家的事情,然后发展国力,
让大汉兴盛的吗?
想了想,刘邦问道,“有没有,既为国家做出事情,又有不俗能力的皇帝么?”
“有的有的。”陆煊正好要说这位正德皇帝,朱厚照。
刘邦脸色一喜,可渐渐的听著陆煊的话,慢慢的垮了起来,“正德皇帝我觉得就是个不错的皇帝,也是唯二亲征的皇帝,不过刚刚开始他也沉迷享乐,但隨后他却亲自率军与异族交战,后来藩王造反他又准备亲征。”
“不过可惜,这个皇帝掉水里面淹死了,年仅三十一岁。”
刘邦脸色黑了下来,咬牙切齿的道:“怎么一个个命都不长?”
“难道就没有一位君主,活的能长一些么?”
陆煊闻言,自然而然道:“自然是有了,下一任皇帝是嘉靖皇帝,这位皇帝获得算是挺长的了,並且他的能力绝对不差。”
刘邦脸上露出喜色。
终於有一个活得长、能力强的君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