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阶级中,百姓阶级尤为重要。”
“纵观歷史,四种阶级状態,相当於三者压榨剥削一种。”
“也就是皇权、权贵、大族,联合或独立剥削压榨百姓阶级。”
“这也是为何汉朝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可对於百姓来说却未得到真正休息的原因。”
“我所讲的,就是让四种阶级中,皇权阶级与百姓阶级站在同一位置上,或者说两种阶级彻底联合起来,虽然百姓阶级数量大於皇权阶级,可百姓阶级自古以来就存在著弱势,只要皇权阶级愿意主动庇护百姓阶级,那么百姓阶级自然而然愿意拥护皇权阶级,这就代表著皇权阶级和百姓阶级联手,对抗权贵和大族阶级。”
“两种弱处弥补。”
“如此王朝可延续良久。”
陆煊说了很多。
刘盈的思维也已经渐渐被打开了,他现在已经清楚为何百姓阶级如此重要了,也明白陆先生给他讲的究竟是什么。
让皇权阶级和百姓阶级联手。
皇权阶级庇护百姓阶级,获得百姓阶级的支持。
百姓阶级拥戴皇权阶级,防止被权贵阶级和大族阶级剥削。
那么,王朝当能延续良久。
“所以,我汉朝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皇权阶级和百姓阶级联手。”
“同时,若是联手了,皇权阶级將站在大族阶级和勛贵阶级对立面。”
陆煊点了点头。
这就是教导人的意义,他看出来了刘盈渐渐地思维已经被打开,已经明白该如何做了。
“现在我给你讲解,如何能让皇权阶级与百姓阶级联合。”
刘盈正襟危坐,仔细倾听。
“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战,打造意识形態,进行重构。”
“新的意识形態,就是“天命-民生“共同体。”
“然后重塑统治合法性来源。”
“摒弃秦代“法自君出“的绝对威权敘事,构建“以民为本“的天命观。”
“陆贾《新语》提出“圣人承天诛恶,与民更始“。”
“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早期实践,將灾异解释为“天子失德伤民“
倒逼皇权关注民生,这也是一种方法,不过太极端。”
“民间信仰的官方化改造,將社稷祭祀与农事周期绑定,原本歷史上,文帝亲耕籍田,获得诸多好处,同时官方认证“孝悌力由“为道德標杆,使皇权价值与百姓伦理趋同。”
刘盈仔细思索著,提出疑惑:“可贵族和大族都掌握了书籍,也相当於掌握了知识,就算皇权和百姓联合,可百姓们並不识字,我也听闻过不要给百姓开民智的建议,皇权和百姓中间隔著权贵和大族啊..:”
“这个就需要一个新词语了。”
“突破信息垄断。”
陆煊看了刘盈一眼,详细的道:“首先是基层监察体系创新,这个是重中之重,设置“循行天下“的刺史,赋予直接向皇帝报告民情的特权,以此破开皇权阶级和百姓阶级中间的信息连接。”
“或建立“诣闕上书“制度,允许百姓越级申诉。”
“扩大“察举制“中“孝廉“名额,使平民精英有上升通道,以及军功授爵制度残余利用,警如七大夫以上爵位可免役。”
刘盈脸色一顿,平心精英有上升通道?
他很聪慧,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平民上升。
就会衍生出新的权贵,大族。
这岂不是要永远对抗下去?
他將这个疑问提出,陆煊深深的看了刘盈一眼,他越来越发现刘盈的智慧和能力了,这一点都能看出来。
“这个,依然不急著讲。”
“皇权阶级和百姓阶级联合,才是重中之重,不然的话休养生息意义並不是很大。”
“我给你两个歷史上,不错的案例。”
“灾害响应中的政治表演。”
“皇帝发布“罪己詔“时同步开放皇室苑林,这是歷史上真正发生的事情,
警如文帝开放御苑賑济灾民。”
“建立“常平仓“与民间“义仓“的联动体系。”
“重点来了,法律武器的选择性使用,要严格称之豪强官吏、宽鬆处罚百姓黔首。”
刘盈只感到世界观被衝击著。
这对么?
不是刑不上大夫吗?
怎么,严峻的刑法要用在官员上?
陆煊看出来了刘盈的不解,想了想,这里给刘盈详细的解释了一番:“百姓犯法和官员犯法,属於两种不同的概念,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同的。”
“百姓犯法,小则偷鸡摸狗,损害也仅仅是一人或者十余人的利益,大则杀人放火,但也最多局限於乡里之內。”
“官员犯法,小则贪污受贿,影响郡县之治;大则结党营私、剥削百姓,一人之力可毒害千人、万人,甚至百万人。”
“两者所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同,岂可用同样的律法约束?所以官员犯法,必重於百姓十倍。”
“对豪强“首匿罪““逾制罪“从严,对百姓“小过“从宽。”
法律,也並非是公平的。
仅从所犯下的罪过,来处罚罪人,陆煊觉得並非那么公平。
特別是古代。
他认为,越高身份者和普通平民者,若犯下相同律法,高身份者合该受到更严重的刑法。
他想起了明朝时期的朱元璋。
洪武年间,大开杀。
若他对百姓用如此重的刑法,洪武年间造反案例,可能不止三四百啊。
而对官员动用如此重的刑法,则显得並没有太大损失。
因为相同的刑法,也取决於群眾基数,官员数量才多少,百姓数量又多少?
可能使用这道律法每年只杀百名官员,但在百姓身上就是千人、万人。
陆煊心中思索著,刘盈这个时候穆然起身,“弟子受教了。”